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里,選擇失明

“知識改變命運,新媒體改變村運”

導語:一切成功都有跡可循。

山東有個小村莊,那裡的村民靠寫新媒體內容,月入7000+,比上海月均工資還多 462 塊。

但是我們發現,做為新媒體人,他們或許更敬業,更努力。通過這個熱點,我們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你有沒有想過

你每天看的文章是誰寫的?

他長什麼樣子?

住在哪裡?

和什麼人交往?

紮根農村的自媒體團隊

山東濟南有條小村,李廟村。這條小村,只有一個懂自媒體的人,他叫李傳帥。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李傳帥用他的知識,改變了整條村的命運。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李傳帥在村裡開了一個 “自媒體工作室”,走進去就能看見一塊白板,裡面寫滿了名字和數字,數字從幾百到上萬,都是這群農村自媒體人的收入。她們 7 月平均收入達到 7594 元,比上海的月平均工資還多 462 塊。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這群自媒體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村裡的留守婦女。她們文化程度不高,對自媒體基本沒有了解,但是比較勤奮。

“鄉親們可能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們是很有潛力的,只要稍加引導。他們很樸實,會很認真地去做事,而且從來都不會偷懶。事實證明的確是這樣,起初我的員工打字很多還是一指禪,後來慢慢練得打字如飛。”

她們還有一個共同點,特別會製造爆款。

5月,團隊一位成員寫出了 23.8 萬閱讀量的文章——《家裡喜得千金,外公不遠千里來祝賀,送的禮物讓人佩服》。另一篇文章——《農村花二十萬的四合院,寬敞明亮,勝過樓房》,也拿到了 26.4 萬閱讀量。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這個團隊甚至已經做起課程變現和電商變現。

李傳帥開了一個線下自媒體培訓班,價格放在一線城市也算高了。每期每人 6800 元,包吃住,但是全國的人都會去學習。甚至還有其他省的村書記,不遠千里跑去學習。

據瞭解,這些新媒體成員寫軟文,大概1000元一篇,收到以後給女工們會拿到抽成 20%。此外還有內容電商,會把農產品的鏈接插入文章中。

農村自媒體引起熱議

李傳帥的新媒體團隊曝光後,引起了很多爭議。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有人說:“我終於知道這些沒有營養的內容是哪裡來的了”。也有人說:“憑什麼風花雪月就是好內容,下里巴人就是低俗!”

不說價值觀的東西,這群農村自媒體人,的確實現了一個小編所有的目標。從 10W+ 閱讀量,接廣告,到最後開課,甚至做起了電商變現。

每個成功背後都有其原因,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我覺得農村自媒體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不恥學,不偷懶

這次採訪曝光後,有一些文章標題說,農村婦女一邊帶娃一邊寫文章,輕鬆 10W+。我覺得這種想法不太可取,其實她們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這群農村的留守婦女,開始的時候,甚至連打字都不會,別說寫文章,拍視頻。她們需要經歷 3 個月的培訓期。

這段時間,她們每天抄寫大 V 的標題,文章,分析大 V 文章怎麼寫的,為什麼能火。而那些在三農領域比較火的人更是,每天早上都要花 30 分鐘來抄寫,理解別人的意思,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一年。一段時間下來,本子都抄了很多本。

李傳帥說,他不限制她們的上班時間,只要上滿了 8 個小時就行,但這群村裡的婦女從不偷懶,據他回憶,有一次村裡晚上7點半停電,她們有的人沒幹完活兒,等到來電後,又主動回來繼續幹,一點都不落下。

捫心自問,我沒有她們這樣學習的態度,能夠堅持從手抄標題開始,甚至持續了一年。我也沒有她們這樣的耐心,能夠持續分析大 V 的文章,持續學習,反而才幹了一兩個月就想出爆款。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系統運轉,技術運營

除了留守婦女的努力以外,我也挺佩服李傳帥的。

他初中輟學,自學了編程技術。在創建自媒體團隊的時候,自己研發了一套軟件,只需要點開軟件,複製文章,系統就會檢測出錯別字、敏感詞。

“我按照平臺的一些規則研發了軟件,用來檢測文章是不是違反國家的政策、是不是有敏感內容(比如罵人的、暴力的、邪教等這些)。另外,錯別字也能檢測出來。有可能不是故意去寫,但有這些內容的都發不出去。審核包括主管審核、平臺審核、軟件審核。”

配合這套技術,不太瞭解規則的成員,不用自己去理解,就可以創造出符合標準的內容。

李傳帥還會做 “自媒體矩陣”。平臺覆蓋了騰訊企業號、今日頭條、網易號、百家號、一點資訊等 20 多個。現在微博粉絲有 40 萬,其他平臺加起來大概有 100 萬。

李傳帥團隊的粉絲,很少來自微信公眾號,主要分佈在今日頭條,4 月份做到了三農領域全網第一。

當問他怕不怕粉絲被搶走的時候,他說:

我能在一週時間做到全國三農排行第一,肯定是有技術的。不研究這個東西,不可能每天都出爆文。這個還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如果任何人都能做的話,現在應該很多人已經做好了。

很多自媒體人都會有一個苦惱,當家里人問起工作的時候,根本解釋不清楚自媒體是什麼。但李傳帥用這套系統,不僅團結起了一批對自媒體一無所知的人,還研發了一套技術軟件,實現效率化生產,實現了盈利。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農村自媒體的難處

除了內容和運營,農村自媒體有一個問題,城市自媒體人很少遇到,李傳帥克服了。

李傳帥剛開始回村裡做自媒體的時候,村裡的人議論紛紛,覺得他是傳銷。村裡的人連打字都不會,也很少接觸到公眾號,更別說理解新媒體這個行業。

而他做自媒體,更多是想為村裡人發聲:

我都是寫一些農村的事兒,傳出去之後有人說寫得好,為我們農村做了一些好事。比如,環境衛生我們整個村是第一,傳出去後,他們有很多感慨。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慢慢村裡人覺得自媒體可以幫他們講話,讓大家知道他們,也就理解了李傳帥。

在比較火了以後,李傳帥甚至開始在自媒體這個做扶貧推廣:

他最近一次做宣推,是給鎮上一家西瓜種植基地做宣傳。“我們在文章裡嵌入購買鏈接,很快就有訂單了,還賣到了鄭州”。

從被懷疑是傳銷,到最後做扶貧推廣,農村自媒體帶來的,不只是爆款文章和李傳帥的個人傳奇。

寫在最後

安家在農村的自媒體,不斷創造 10W+,不用離開家裡,不用面對房租交通壓力,還拿著比一線城市還高的工資。

坐在城市的我們,有人忙著眼紅他們,用各種措辭酸他們,說他們走捷徑,說他們只會洗稿,說他們創造低俗內容。

但是內容分發的遊戲規則,是一線城市制定的,農村自媒體沒有犯規,也沒有觸犯誰的利益,他們得到的,都是他們爭取的。

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薪過萬:別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

農村自媒體也能寫出爆款,也能變現,也能做電商,說明自媒體這個平臺讓競爭越來越公平。甚至都不需要先富帶動後富,誰努力,誰就能自己富起來。

你說你基礎不好,但是他們開始的時候,連打字都不會;你說你不懂方法,他們連自媒體是什麼都不知道;你說你沒有人指導,他們也是從抄寫標題開始。

你可能錯過了QQ,錯過了微博,錯過了公眾號,但是自媒體這個行業,發展空間還很大,希望你不要在前途光明的行業裡,選擇失明,再一次錯過。

誰努力,誰就能自己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