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傑的歌聲唱出無數愛的故事

瀋陽日報記者:關捷8月3日,著名唱作人、歌唱藝術家劉祥傑應邀參加東北首家奧特萊斯——瀋陽賽特奧萊音樂節。在這場藝術盛會里,她推出的作品是一首自己譜曲並演唱的作品《愛是一支歌》,她高雅端莊的颱風,美妙動聽的演唱,深受來自全國各界人士的喜愛,掌聲如潮。激動之餘,人們不禁要探尋,是什麼樣的心靈托起如此傑出的藝術?

劉祥傑的歌聲唱出無數愛的故事

在這裡,我們簡要說說在她那令人一唱三嘆的愛的故事……劉祥傑是一位德藝雙馨的歌唱藝術家,同時,作為著名聲樂教授,她也是“祥音聲樂”的創始人。

在十四年的聲樂教學生涯裡,她始終堅守“博愛第一”的教育原則。她辦學,並不以營利為目的,廣泛地傳播愛與音樂藝術,是她的執著追求。在她的學校裡,有教無類,貧困的人也可以進來深造。只要音樂素質良好,即使經濟條件有限,甚至身體殘疾,她也都會將校門大大敞開,請他們一一就座。

在藝術教學中,劉祥傑獨創了一種高效可行的普及性的技術手段,這個手段適用各個年齡段歌唱愛好者學習,並取得重大進步。在“祥音聲樂”創辦僅僅三年的時候,她就實現了自己的既定教學目標,她收穫了一大批歌唱人才,活躍在全國的城鄉各地。

劉祥傑的歌聲唱出無數愛的故事

如今,她又運用音樂美學的思想,對中國歌唱藝術的審美特徵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創造具有時代特質的意在培育歌壇新秀的獨到的教學方法。創新,使“祥音聲樂”獲得了空前的突破與進展,為國家培養了眾多如吳莫愁、賴馨儀、劉霽萱、李海超(海歌)、張建波、視障女孩馬麗新、賴添翼、王芙寧等各類藝術風格的優秀演唱人才。

劉祥傑的歌聲唱出無數愛的故事

馬麗新,原為黑龍江嚴重視障女孩。自幼喜歡唱歌,可是家裡一直把她當做負擔,幾次想把嫁出去。她多次拒絕。最後一次,馬麗新在網上發現了“祥音聲樂”,她通過QQ向劉祥傑求救,劉祥傑答應收她為徒。這樣,馬麗新隻身逃到了瀋陽,逃婚成功,她開始一步步走向藝術殿堂。因為眼疾,長期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歧視,又曾被很多培訓學校拒之門外,這樣,馬麗新就形成了悲觀自閉、落寞厭世的病態性格。劉祥傑像母親一樣,一點點溫暖她培育她,馬麗新在悄悄發生變化。僅僅三年的時間,她變成了另外一個小姑娘,變成了陽光自信、熱愛生活、刻苦學習、積極進取,她變成了一個精神抖擻的青年。2015年,劉祥杰特別推薦馬麗新參加省市媒體晚會演出,深入影視劇組演唱和飾演角色,從那天起,馬麗新的《瀏陽河》、《十送紅軍》火爆了瀋陽城好長時間。

馬麗新成才了,她如今已經在黑龍江成立佳木斯昕新聲樂培訓中心,她的學生成績優異,家長就此口碑相傳,她多次被授予“優秀輔導獎”,“金牌教師”等殊榮,她的培訓中心被授予黑龍江藝術教育示範基地。此外,劉祥傑培養“袖珍女孩”王芙寧成為當紅歌手的故事,同樣感人至深,央視《向幸福出發》以“歌聲點燃人生希望,王芙寧高歌謝恩師”為題詳細向全國觀眾講了這個故事。

劉祥傑在聲樂藝術領域裡的開拓精神,使得她創作的作品具有經典性質。比如《清集西瓜大又甜》、《愛上西隱亭》、《紅紅的瑪瑙》、《新時代新北京》等等,每一首作品都讓“祥迷”們深深陶醉,並廣為傳唱。喜歡她歌聲的觀眾,最小的只有三歲、最大的竟高達七、八十歲。她的歌聲愉悅精神、陶醉心靈,人們說,劉祥傑是直擊靈魂深處的音樂天使。

劉祥傑音樂事業的成功,主要的促進因素是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民,比如,這次參加“瀋陽賽特奧萊音樂節”即是一例。8月3日,當演出即將落幕之時,場上全體員工唱起了《相遇賽特奧萊》那一瞬間,賽特奧萊的蔣總站起身來,高呼,“這是劉祥傑老師為我們公司創作的店歌!”瞬間,劉祥傑老師成了全場觀眾的焦點,人們給她熱烈掌聲,也紛紛送上鮮花。

《相遇賽特奧萊》並不是劉祥傑僅有的店歌,她創作的《紅紅的瑪瑙》、《愛上西隱亭》、《美麗普弄我家鄉》等佳作均為全國很有影響的優秀獲獎作品,並多次被國家主流媒體爭相報道,她的創作為宣傳當地的地方文化與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們當然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劉祥傑的音樂教育、音樂創作會走向更加輝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