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哪裡?


解讀:中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哪裡?

“大米庫存嚴重,但五常大米卻供不應求;柑橘銷路不暢,但贛南臍橙卻從不愁銷。”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今年兩會上,“農業供給側改革”也成了熱詞。對此,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表示,中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規模化,中國現在需要做的是把小農種植組織起來,建立產銷對接機制,把利益鏈條拉長,做品牌農業,實現利益最大化,讓農民充分享受農業產業化帶來的應得利益。

品質化:低品質農產品比重太大

今年兩會,九三學社以界別提案的形式,提交了《關於發揮市場作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建議》。九三學社的調研指出,當前中國農業呈現結構性過剩的實質,是低品質農產品比重太大,比如適宜生產麵包等深加工優質糧食總體不足,需要大量進口。比如我們常常看到“大米庫存嚴重,但五常大米卻供不應求;柑橘銷路不暢,但贛南臍橙卻從不愁銷。”

作為新發地的“掌門人”,張玉璽對中國農業的“困局”進行了深入研究。他總結中國農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解放後至1978年,稱為“短缺時代”,在這個階段,農產品生產嚴重的供不應求,豐產即是豐收。第二個階段是1978年至2005年,這一時期稱為“發展時代”。這個時代物產極大豐富,產銷關係是“總量平衡,豐年有餘”。第三個階段是2005年至今,稱為“流通階段”。在這個階段賣比種更重要,沒有種不出來,只有賣不出去,豐產不一定豐收,有時還會出現“產量越高,收入越低”的困局。

對於中國農業現狀,張玉璽認為已經陷入了一個怪圈。中國農民務農不掙錢,年均純收入300元/畝至400元/畝,遠遠低於進城務工收入。而國家對農產品的補貼已經到達天花板,收購價高於市場價,同時中國大宗農產品價格已經全面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導致進口農產品擠壓國產農產品,農民收入更低。

解讀:中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哪裡?

規模化: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規模化

張玉璽表示,農業生產共分四個環節,種子研發、種植養殖、運輸、銷售。其中種植養殖環節風險最大,利潤最低,僅佔總利潤的不到10%,而這也正是中國農民目前所處的環節。

要破解怪圈,農業規模化是根本出路。張玉璽說,農業改革比鋼鐵生產改革還要難,因為農民是盲目的,農民不知道該種什麼?2012年,海南“海燕”號颱風災害過後,農業種植大面積遭受破壞,但有一部分山區的蔬菜躲過了颱風,大概佔到總種植量的30%左右。春節過後,豆角居然賣到8塊多一斤,後來農民總的一算賬,不賠反賺。最後總結出來一條不成文規律:農民的出路在於“受災”!

“這說明一個道理,農產品種植不是越多越好。”張玉璽說,農業規模化還可以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中國農業是小生產對大流通。中國農民搞生產是一窩蜂的狀態,盲目跟風種植。比如今年2月份雲南油麥菜滯銷,上千噸蔬菜爛在地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農民盲目跟從,種植面積大增,導致產量過剩。

因此中國農業需要的是市場經濟中的計劃經濟。農業規模化後,農村合作組織可以根據市場形勢,合理計劃每年的種植面積,形成產銷對接鏈條,慢慢解決滯銷問題。

解讀:中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哪裡?

品牌化:農產品“品牌化”提高附加值

此外,中國的農產品還存在品牌信譽度低、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表示,發展農業,沒有放心產品什麼都白談;有了放心產品,但不能形成標準化也白搭。“我們都在講食品安全,如果沒有品牌,食品安全就是一句空話,因為沒有品牌,就很難實現可追溯,很難監管。”

新發地市場總經理張月琳說,農產品最能發展的就是地理標誌品牌,比如煙臺的蘋果、京華火腿、五常大米等,地理標誌很快就能把產品的名氣打出來。我國有2000多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其中95%以上都是農副產品。這些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中很受歡迎,是我國農業走出去的拳頭產品。

據瞭解,新發地市場正在推動“標準化”農產品,提倡商戶向“淨菜”“淨果”交易模式轉變;同時也嘗試將半成品和淨菜直供食堂、機關、企業、學校等地,產品進入廚房後減少了一些加工環節,廚房面積和廚餘垃圾都會減少,綜合成本也會下降。新發地自有品牌“珍品薈”,也將在國內首推限定價格、重量、品質的“標準化”果蔬,實現直接掃碼結賬,可以免去過秤的環節。

河南雲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豫見雲動”,始創於2012年,取意“心隨雲動,豫見未來”,一個宗旨“立足河南,服務中原,讓一億農民通過網絡富起來”,兩個定位“農村電商教育領航者,縣域經濟轉型行動派”,三個著力點“服務農村電商,聚焦電商扶貧,助力鄉村振興”,四個底色“正直、務實、專業、進取”,專注於農村電商實操人才培訓、地方特色產品整合上行、電商創業孵化、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大數據中心運維、“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建設、農特產品防偽溯源系統建設等縣域電商生態體系構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