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版號交易的主要法律風險:企業應慎重對待版號購買

網絡遊戲版號交易的主要法律風險:企業應慎重對待版號購買

2018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下稱“版署”)發佈通知稱,將對網絡遊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消息一出,直接導致年初因機構改革已經停批版號的影響雪上加霜,部分網絡遊戲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打起了“購買版號”、“版號授權”的曲線救國主意。

但是,因版號由版署發給特定的主體、特定的遊戲,所以其身份屬性極強,網絡遊戲企業擅自交易(購買、許可)網絡遊戲版號,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網絡遊戲版號交易的主要法律風險:企業應慎重對待版號購買

一、 網絡遊戲上線運營合法條件:“四證一備”

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關於規範網絡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等規定及實踐,我國網絡遊戲上線運營,至少應當具備如下“四證一備”:

(1)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在線運營網絡遊戲屬於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的一種,運營主體應當依法取得B25類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實踐中,運營主體申請文網文、版號、網遊備案時,或者入駐國內安卓/IOS平臺運營時,均需要提交ICP許可證作為申請材料。

(2)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 在線運營網絡遊戲屬於經營性網絡文化的一種,運營主體應當依法取得文網文。實踐中,運營主體申請網遊備案時,或者入駐國內安卓/IOS平臺運營時,均需要提交文網文許可證作為申請材料。

(3) 著作權登記證書:儘管我國著作權不以登記生效,但實踐中,運營主體申請版號時,或者入駐國內安卓/IOS平臺運營時,均需要提交著作權登記證書作為申請材料。

(4) 版號:版號俗稱網絡遊戲的“出生證”,實際上包括版署批文和ISBN號兩部分,是網絡遊戲上線運營的必備前置審批程序,由版署審批。

(5) 網絡遊戲備案:網絡遊戲備案是文化部的要求,俗稱網絡遊戲的“身份證”,網絡遊戲上線運營後30日必須辦理網絡遊戲備案。

上述“四證一備”,不僅是監管執法的重點檢查項目,也是遊戲入駐國內安卓/IOS平臺運營時平臺重點核查的項目,可以說缺一不可。

網絡遊戲版號交易的主要法律風險:企業應慎重對待版號購買

二、 版號交易的政策背景:“三定待定”、“總量控制”

但是,因為今年年初國家部委層面推行機構改革,版署職能從廣電總局剝離出來(實際上2013年才合併進去的……),由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工作,中央宣傳部對外加掛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牌子。但是新的版署一直以“三定”工作沒有確定為由,暫停了網絡遊戲版號發放工作,導致近六個月以來,市場上積壓了數千款網絡遊戲沒有發放版號。

而2018年8月30日,新版署發佈最新通知,“根據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這個理由也是醉了……),新版署“將實施網絡遊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這無疑對嗷嗷待哺的網絡遊戲市場當頭一棒。

至此,兩項政策疊加,導致網絡遊戲行業經營雪上加霜,基本處於無米下鍋的狀態。為了疏解手上積壓的網絡遊戲上線運營需求,大家各顯神通,於是版號交易大行其道(目前一個版號已經炒到30~50萬元左右)。

網絡遊戲版號交易的主要法律風險:企業應慎重對待版號購買

三、 套用版號的行政監管法律風險

正是因為前述原因,眾多網絡遊戲運營企業為了能夠儘快上線運營新遊戲,常見的做法包括裸奔,或者盜用版號、購買版號(含版號授權)、套用老版號等。

其中,盜用版號、購買版號(含版號授權)、套用老版號都屬於套用版號,即新遊戲套用已經獲得版號的舊遊戲(別人的遊戲或者自己的老遊戲,通常已經下線或者停更,但是版號沒有註銷)名稱、版號等材料,提交給國內渠道(安卓和IOS等)上線過審。

由於國內渠道也急著盼望有新遊戲上線,所以往往不會實質審版號、遊戲名稱、遊戲內容、收款單位的一致性,這就給套用版號留下了可乘之機。

但是,根據《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關於規範網絡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等規定,已經獲得版號的網絡遊戲變更作品內容或者更新資料片的,視為新作品應重新申請版號;已經獲得版號的網絡遊戲變更遊戲出版服務單位、遊戲名稱或主要運營機構,應提交有關變更材料,經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國家版署辦理變更手續。

所以,套用其他網絡遊戲的版號的,視為遊戲內容發生根本變化,應當重新申請版號;且運營機構已經發生變化,應當辦理變更手續。未按照上述要求辦理的,“一經發現,相關出版行政執法部門將按非法出版物查處”。

此外,不排除未來監管政策趨嚴的情況下,相關渠道可能會從嚴審核上線遊戲的版號等資質條件,未來存在套用版號的遊戲可能無法在正規渠道上線運營的法律風險。

網絡遊戲版號交易的主要法律風險:企業應慎重對待版號購買

四、 版號交易的潛在民事法律風險

除了上述行政監管法律風險外,版號交易(購買、授權)還存在如下法律風險:

1. 商標許可糾紛法律風險:一般情況下,出讓方都有將舊遊戲名稱註冊為商標。很多版號交易合同僅有版號購買、授權的約定,但沒有與遊戲名稱有關的附屬註冊商標有關的轉讓、許可約定,更沒有辦理商標轉讓、許可備案手續,出讓方隨時可能存在“反咬”受讓方商標侵權的法律風險。

2. 著作權歸屬糾紛法律風險:為了套用出讓方遊戲版號,受讓方遊戲名稱必須命名為出讓方遊戲名稱,而該遊戲名稱之前已經在國家版權登記中心登記為出讓方名下,未來存在著作權糾紛的較大法律風險。

3. 侵犯第三方權益的法律風險:因大多數版號交易項目並未做完整的法律盡調,完全不清楚出讓方的遊戲之前是否存在商標侵權、著作權侵權等情況,若受讓方貿然套用原版號後繼續運營新遊戲,存在遊戲名稱商標侵權,甚至“繼受”舊遊戲內容侵權的法律風險。

4. 無法打擊第三方侵權的法律風險:因受讓方遊戲的著作權登記證書、版號等官方文件均是登記在出讓方名下,因此一旦發生第三方侵權案件,受讓方可能無法有效證明權利人身份,需要出讓方配合侵權打擊行動。

5. 運營分成糾紛的法律風險:為了規避監管及渠道審核,部分版號交易項目存在套用出讓方主體資質及銀行賬戶等情形,未來還存在新遊戲運營分成糾紛的法律風險;此外,部分舊遊戲存在收入分成約定的情況(尤其是IP授權分成約定),套用版號後的新遊戲是否會被第三方主張分成,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6. 其他法律風險:因套用版號,企業還存在投資欺詐、上市阻礙、信披不充分等法律風險。

所以,訟贏君建議,在現有政策背景下,若企業仍然堅持購買版號的,建議在交易前開展必要的法律盡調,同時還應當慎重對待版號購買、授權合同,應當在合同中加入商標轉讓/許可、舊遊戲著作權轉讓、新遊戲著作權歸屬等有關約定。


訟贏,聯合全國各地律師

力圖打造最優質的律師服務平臺

為用戶提供同城律師服務

方便快捷地為當事人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