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吳琦:結構性去槓桿 應注重「精準滴灌」

「解讀」吳琦:結構性去槓桿 應注重“精準滴灌”

「解讀」吳琦:結構性去槓桿 應注重“精準滴灌”

8月31日,在證券日報社、中國經濟網聯合舉辦的“結構性去槓桿與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座談會”上,恆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主任吳琦表示,當前經濟運行雖穩中有變,但去槓桿的大方向沒變,結構性去槓桿進程不會暫停,調整的只是力度和節奏。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

「解讀」吳琦:結構性去槓桿 應注重“精準滴灌”

8月31日,在證券日報社、中國經濟網聯合舉辦的“結構性去槓桿與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座談會”上,恆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主任吳琦表示,當前經濟運行雖穩中有變,但去槓桿的大方向沒變,結構性去槓桿進程不會暫停,調整的只是力度和節奏。

吳琦表示,2017年以來,我國總體槓桿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年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顯示,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實體經濟槓桿率由2016年的239.7%上升到242.1%,增速趨穩。在總體槓桿率趨穩的同時,結構性分化的特徵日益凸顯。

“國有企業債務仍是當前最突出的債務問題。”吳琦表示,近年來,國有企業降槓桿工作積極穩妥推進,但總體成效仍低於預期,一些內生性、結構性的問題日益凸顯。一是國有企業同時肩負稅收、就業、投資等職能,在去槓桿過程中,易受干預。二是部分國有企業集中在鋼鐵、煤炭、電力等行業,與去產能、補短板等任務相交織,進一步加大了企業去槓桿的壓力。三是去槓桿的關鍵點之一在於國有資產處置,如果缺乏規劃或者有效的手段,有可能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同時,吳琦指出,民營企業槓桿在快速下滑,需引起高度重視。2007年之後,在國企槓桿率持續上升的同時,民營企業的槓桿率不斷下降。間接融資尤其是銀行信貸在社會融資中仍佔據主導地位。2017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比例維持在68%以上,是非金融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銀行的低風險偏好決定其難以將信貸資源向民營企業傾斜。民營企業無法從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市場結構中獲得足夠的融資支持。

談及如何更好地推進結構性去槓桿,吳琦表示,一是要實現“漂亮的去槓桿”,既要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又要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二是推進“結構性去槓桿”,既要做好國企降槓桿工作,還要控制好居民部門的槓桿,緩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漂亮的去槓桿”還需要產業政策的配合。三是結構性去槓桿要從全局出發,實現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統籌協調,從政府、企業、家庭三個維度推進結構性去槓桿工作。

在結構性去槓桿的過程中,吳琦認為,第一,注重政策的協調配合和綜合施策。結構性去槓桿應特別注重“精準滴灌”,既要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又要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第二,持續推進國企降槓桿工作,也要關注去槓桿進程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一方面,以強化資本管理為準繩,嚴格控制增量債務,推動國有企業形成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另一方面,以優化債務結構為主線,有序化解存量債務,推動國有企業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率。第三,控制好居民部門的槓桿,防止其過快增長。■

「解讀」吳琦:結構性去槓桿 應注重“精準滴灌”

文章發表於《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