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不用等完成D1輪融資,估值達40億元

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餐飲業態迎來了一輪升級換代的新發展。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大佬紛紛入局,新零售引發的鯰魚效應讓整個餐飲行業呈現出蓬勃的活力,技術帶來的變革更讓餐飲平臺服務商的估值節節上升。

2018年5月11日,智慧餐飲服務商——美味不用等(以下簡稱“美味”)“D1輪融資& 智慧餐廳發佈會”在上海小南國花園酒店鑽石餐廳隆重召開。美味宣佈已經完成D1輪融資,融資額高達4億元人民幣,由阿里、攜程領投。經過本輪融資,美味的估值已達到40億元,朝著“獨角獸”的方向一路狂奔。有意思的是,美味的戰略投資方集齊了阿里口碑、攜程、百度、新美大,強大的互聯網巨頭投資陣容獨此一家。

美味不用等完成D1輪融資,估值達40億元

戰略投資方攜程、口碑代表與特邀嘉賓以及美味不用等高管共同啟動D輪融資儀式

美味何以受眾多投資人青睞

在發佈會上,美味不用等、攜程、阿里口碑共同宣佈完成D1輪融資,融資額達到4億元,由華興資本獨家擔任F A(融資顧問)。完成融資後,美味的估值已經達到4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美味不用等成立於2013年,短短5年時間已經成長為餐飲平臺服務商的領軍企業。截至目前,美味不用等為近10萬家餐廳提供了智慧餐飲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為近10億人次的消費者提供了高品質的餐飲服務體驗,去年全年產生的訂單數超過3億,流水總量(GMV)近300億。

在發佈會上,投資方攜程集團CFO王肖璠、螞蟻金服資深總監&企業發展部總經理朱超、口碑副總裁陳盛等高層悉數出席。記者注意到,螞蟻金服在美味不用等的C+輪融資中已經現身過。

如果從美味不用等的融資歷史來看,這還是唯一一家集合了阿里口碑、百度、攜程、新美大等互聯網巨頭資本,並且有戰略合作的互聯網企業。為何會受到巨頭集體青睞?有分析人士認為,餐飲平臺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任何巨頭都不敢小覷,而美味不用等通過獨闢蹊徑的餐飲解決方案進入餐飲業態,與新美大、阿里口碑等平臺的業務互補,也是備受青睞的原因。

記者瞭解到,出行領域的佼佼者攜程此前就與美味不用等有業務往來。攜程美食林作為攜程餐飲領域的重要佈局,此次與美味的深入合作,可以滿足攜程拓展到店場景的意願,而美味在排隊、預訂、點餐、支付等領域深耕多年,擁有攜程亟需的在餐飲連接落地服務與餐位庫存,能夠為攜程提供從出行到就餐場景的信息流+服務流+權益的閉環,這正是攜程戰略投資美味不用等的重要原因。

據悉,D1輪的融資將用於互聯網餐廳系列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

無人駕駛餐廳藍圖初現

無人餐廳,你可能已經見到過了。但是,“無人駕駛餐廳”,你見到過嗎?

在發佈會上,美味創始人兼CEO謝新法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念——“無人駕駛餐廳”,這是美味不用等在新起點上規劃的遠景藍圖。

美味不用等完成D1輪融資,估值達40億元

美味不用等創始人兼CEO謝新法暢想“無人駕駛餐廳”

“無人餐廳與無人駕駛餐廳,有著本質的區別。”謝新法認為,無人餐廳是表面上沒有人的服務,背後卻由人來進行經營決策;而美味不用等希望搭建的“無人駕駛餐廳”,在餐廳裡依然是有人服務的,但其背後卻是AI自主決策,可讓餐廳老闆和管理者完全放手,它背後是餐飲管理和決策的重構,就像無人駕駛技術一樣,自動來識別道路情況並快速反應。

在謝新法的設想中,“無人駕駛餐廳”是基於AI技術的虛擬經理人運營和管理的餐廳,“AI經理人就像餐廳的‘大腦’,能自主進行資源調配、營銷、員工管理與考核等全方位決策。謝新法認為,要實現無人駕駛餐廳的願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經過三個階段的考驗。第一階段是人貨場連接,第二階段是數據智能參與輔助決策,第三階段才是無人駕駛狀態。

過去五年,美味不用等做了兩件事。第一,利用排隊等位,收銀等系統,提升人貨場在線連接率,目前已經實現了人貨場的部分連接。第二,致力於提升數據智能和AI決策幫助餐廳經營,即做餐廳的輔助駕駛。“當前餐飲行業已實現大部分人貨場的在線連接,但數據智能和AI決策才剛剛開始。”謝新法如此判斷。

美味COO夏小虎圍繞餐廳“輔助駕駛”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他認為,輔助駕駛可分為四個環節——輔助開店、輔助管理、輔助運營及輔助營銷。他認為,經過5年的思考和演變,美味在輔助駕駛的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比如在輔助開店環節中,美味可利用深厚的大數據積澱和科學的分析模型,為餐飲企業提供目標商圈整體的客流變化趨勢,並根據競爭飽和度,確定新店位置;開店後美味還會根據經營狀況進行餐飲健康體檢,和同業態、同商圈進行對比分析,並給到運營優化建議。

美味不用等完成D1輪融資,估值達40億元

美味不用等COO夏小乎詳細闡釋“餐廳輔助駕駛”

要做到輔助駕駛,大數據的採集、挖掘是關鍵。美味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楊佳佳關於企業大數據的分享中,既包含全國排隊人流分時間段的變化趨勢分析,2017年店均排隊量TOP10菜系,還給出了精確到分鐘的2017年各菜系平均等位時長,及精確到千米的線上取號平均距離,狠狠地秀了一把 “肌肉”。

美味·智慧餐廳、共享餐廳雙線齊發

在“輔助駕駛”階段的智慧餐廳註定會是未來幾年餐飲競爭的趨勢。著眼現狀,美味不用等也推出了“美味·智慧餐廳”和“共享餐廳”兩個餐飲“新物種”。

據悉,“美味·智慧餐廳”輔助駕駛的核心產品,包含排隊、預訂、點菜、支付、餐飲供應鏈管理、CRM會員管理及營銷五大核心繫統,覆蓋餐廳經營場景全流程,在“效率”、“服務”、“營銷”、“管理”、“數據”五大方面,賦能餐飲行業。

更令人驚喜的是,此前極度保密的美味“共享餐廳”,隨著項目負責人李軒的公佈同時浮出水面。它解決的是困擾餐飲業多年的“痛點”——排隊的餐廳,如何提升效率並且提高消費者體驗;不排隊的餐廳,又如何提升盈利?美味共享餐廳是全新的解決方案。這個“新物種”不設廚房,僅提供優質的就餐場所、簡易的自制食品和便捷的就餐服務。消費者可通過APP預約,可同時訂購到800米商圈內不同餐廳的美食,在共享餐廳內享用,免除排隊的煩惱,而對於對接餐廳來說,既可通過共享餐廳擴大經營業範圍,更有望實現彈性坪效管理。據悉,第一家美味共享餐廳已登陸上海,有望在今年6月投入運營。

美味不用等完成D1輪融資,估值達40億元

首家美味共享餐廳將與6月在上海投入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美味·智慧餐廳,還是共享餐廳,都只有像美味不用等這樣具有資源整合能力的平臺可以實現,此外,雙線齊發,有利於美味不用等在不同維度收集數據,對於其最終實現“無人駕駛餐廳”的遠景目標十分有幫助。

大咖雲集

乾貨不斷 美味生態價值凸顯

本次大會雲集了500多位知名餐飲企業的高管,臺上更是大咖雲集、星光熠熠。餐飲行業最頭部的企業家和美味高層濟濟一堂,深度探討餐飲智慧化經營的新趨勢,共同開啟智慧餐飲之春。

美味不用等完成D1輪融資,估值達40億元

知名餐飲企業高管深度探討餐飲智慧化經營的新趨勢

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TANSH國際天食集團(原小南國)董事局主席王慧敏,從行業角度分享她對於智慧餐飲新進展和未來新趨勢的見解和建議。

由攜程美食林CEO劉驍舟、望湘園(上海)副總趙建光、江邊城外總經理孟洪波、魚非魚&嘻遊記創始人劉峰、食尚國味集團董事長尹江波、雕爺牛腩&薛蟠烤串&皮娜鮑什下午茶CEO孫麗婷等重量級嘉賓組成的圓桌論壇上也是妙語如珠、金句不斷。幾位大咖傳統菜系的新玩法、菜系怎麼保持常新、品牌如何打造/創新、門店如何創新管理等話題進行了智慧分享和思維共振。

乾貨不斷的分享讓不少與會者收穫滿滿,現場儼然成為了餐飲行業的一次小型的巔峰盛會,也證明美味“無人駕駛餐廳”概念的崢嶸氣象已經初露端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