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果樹管理要點,快來查收!

當前果樹管理要點,快來查收!

一、華冠蘋果卸袋前能澆地嗎?

答: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充分利用水利。

春夏乾旱灌水:少澆、勤澆、淺澆、半邊澆。應付過旱象即可。伏天灌水:應待後半夜地溫涼時最佳。切不可最高溫時灌冷水,造成植物生理乾旱。生理乾旱表現為地下是溼泥,而樹上葉片萎蔫,果實萎軟早落。根本原因是土壤缺氧,根呼吸不暢。果園提倡溝灌,也就是用三分之一的水,灌三分之一的地,面積就夠了,堅決反對大水漫灌。

二、紅富士果還未採收,葉子就落完了,這個該咋辦?

答:早期落葉病是一個模糊概念,包括紅蜘蛛及金紋細蛾等蟲害落葉,包括營養不良落葉,還包括自然災害落葉,包括所有非正常時間的提早落葉,防治要對症施法。

斑點落葉病是元帥系的大敵。

褐班病是富士系的大敵。

炭疽葉枯病易染金冠系列。

褐斑病,引起多種果樹特別是富士果樹快速大量落葉的第一大病害。

褐斑病又包括:①同心輪紋型,中心為暗褐色,四周為黃色,病斑周圍有綠色暈環,在病斑中出現黑色小點,成同心輪紋狀。葉背為暗褐色,四周為淺褐色,無明顯邊緣。②針芒型。病斑似針芒狀向外擴展,無一定邊緣。病斑小,但數量多,常遍佈葉片。後期葉片漸黃,病斑周圍及背部保持綠褐色。③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上生小黑粒點,但不呈明顯的同心輪紋狀。病斑暗褐色,後期中心為灰白色,但邊緣有的仍呈綠色。

1、褐斑病5月、8月兩次高發。由於5月套袋藥打的勤,多數人沒見過。

2、褐斑病直接傳播距離50公分,修剪上距離地面五、六十公分的枝不留。病菌首先從這裡傳到樹上。

3、溼度達80%,溫度起碼5℃以上。病菌染上以後,潛伏期6~12天,所以雨後10天前治療劑必需噴上樹。

三、高海拔地區脫袋可以適當早點嗎?

答:高海拔地區著色容易,無需提前推後。

四、老師,我們最關注的是如何提高蘋果的表光?

果子上色難?首先,看是不是剛用過吡唑醚菌脂類藥。收穫前40天停止用藥。

一、硼供應過量。(微量元素缺了減產,多了就受害)。

二、大水漫灌。(根下缺氧)。

三、磷鉀施用過量。(果實黃而不紅)。

四、氮過量。(不脫綠)。

五、養分供應不良。返綠現象是因為內源養分不全面,花菁苷不穩定。

六、溫差小。12℃以上才好。(高溫還不能大於30℃)。

七、摘袋過晚。

八、高溫天,著色難。

九、環剝久不癒合。

十、套袋過晚,脫袋過早,果實在袋內生活天數不夠。

總結,養分積累是著色第一要素。(控氮,保磷,增鉀,補微量元素)。每天噴兩回金福牛3000倍清水。或M-FJN美國進口原粉葉面肥2000倍清水液,每次加入美蓋鎂2000倍幫助著色。

五、用施肥耬施肥時,有機肥和複合肥可以先混合攪勻後再施嗎?還是怕反應不提前混合?

答:有機肥與複合肥早混、晚混、隨時混無大忌,混用好、菌肥與複合肥不能早混。1、隨混隨施隨與大量土拌勻。2、分層與大量土拌勻。

六、蘋果果實皸裂損失慘重,怎麼辦?

答:今年總體看,很多果皮被高溫強光殺傷,表組織老化,不如往年的表組織活躍。雨季到來,果肉細胞分裂快,而老化的果皮生長不同步造成裂果的。

第一要素是乾溼交替的氣候造成。(不要過多的懷疑其他原因。就是乾旱時間長。突然澆水或突遇大雨造成);第二因素可以說是補鈣不足不及時;第三因素是基因遺傳,前輩是國光;第四因素低海拔地區特有毛病;第五因素膜袋纏繞果實,缺氧高溼。

1、解決裂果的措施:

首先,堅持早套袋,套好袋,套厚袋,套雙袋。

一、果園復膜。(復黑色地膜、復草)。

二、改大水漫灌為溝灌,隔行灌。

三、搞果園滴灌,滲灌,節水灌溉。

四、整順果袋,保持通透良好。

五、果實成熟期努力保持地皮不幹。

六、及時補鈣補足鈣。

七、條件便利時用些硅肥。

八、培育不裂果品種。

九、重要的一條,果園起壠,復蓋,溝灌,生草。

裂果問題解決了。

2、蘋果水裂紋。

果園水裂紋發生嚴重,與果園管理有關

1、果樹外圍向陽的部位裂紋多,內圍背陰部位少;光照強的果園裂紋多,鬱蔽果園少;果樹高處水裂紋多,下部少。

2、海拔在770米以上,果實水裂紋相對較輕;海拔460~500米以下,裂紋率明顯加重。

3、留果稀果個大的裂紋相對較多。

4、強枝上的裂紋少,弱枝上的裂紋多。

5、果個90#以上的果實裂紋較多,而80以下的果實裂紋較少

6、其果園主要是有機質含量高。所以裂紋少。

7、純紙袋果水裂紋重於紙+膜。

8、蘋果需求鈣的兩個高峰期,如在幼果期補鈣三遍,裂紋少。

9、果樹樹幹跟部起壟的果園比沒有起壟的果園水裂紋少。

八、老師可以講一下套膜袋的著色技術嗎?

答:1、提前鋪反光膜。2、摘葉:第一次摘貼果葉,摘距離果面5公分以內葉。第二次摘距離果面20公分以內葉。總量不超過總葉數30%,留葉柄。3、轉果,可一次轉90度,陰面成陽面,個別的使用膠帶固定。

中農樂果業科學研究院講師 李根寬老師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