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一、寫在開頭

最近公司的一個同事離職了,北京上學4年,工作2年,他還是選擇回到老家陝西,結束北漂之旅。這使我不禁想到了那個問題:“是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二、意味著什麼

首先我們要明白回老家意味著什麼,繼續北漂也意味著什麼。

1)【回老家】


回老家就意味著你這幾年在北京積累的人脈都將弱化,甚至你的工作經驗也會跟著貶值,因為你的老家或許沒有北京那樣的BAT的互聯網公司,沒有500強的總部分部,你甚至還要更換行業。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回到老家

當然回老家也意味著你可以離自己的故鄉,離自己的父母近一點了,這樣照顧他們也方便了很多。

2)【繼續北漂】


繼續北漂意味著,繼續承受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和麵對激烈殘酷的競爭,但是收入和機會也是很高很多的。但是沒有北京戶口,沒有一套房子的你,在這個城市依然找不到心的歸宿,夜裡的萬家燈火沒有為你留下的一盞,你多少還是有點落寞的。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北上廣的生活

繼續北漂也意味著,你有鹹魚翻身的一天,多年的努力換得金貴的北京戶口,甚至擁有了北京的一套房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北京人了,這樣你也覺得在北京待著也挺好的,這是的你已經不是“北漂”了,你是地道的北京人了。

北京代表著希望的未來、職場的跳板、人生的歷練場,也代表著極高的房價、肆虐的霧霾、擁擠的地鐵和馬路。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北京的地鐵

留在北京,不管是交通、服務、建設還是設備,都遠比家鄉更為便捷,更重要的是,留在這裡的一份驕傲感,讓人無法割捨,畢竟是首都,繁華都市,五色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同時也沉迷其中。再說回家,家,畢竟是最親的地方,親情熟悉。但是北漂的你有沒有發現,回家後,有些不習慣家裡慢節奏的生活了,甚至感到心慌,不適應。在北京呆了好久,在心裡北京已經成為第二個家了,這個發現有點悲哀有點感觸。

三、為什麼逃離,為什麼逃回-- 北上廣容不下肉身,老家放不下靈魂

1)【為什麼回老家】


簡單來說:

1️⃣回老家,壓力小,生活愜意,收入和當地的物價匹配,也能過得很滋潤

2️⃣回老家,離親戚朋友近,辦事也方便,幸福感強

3️⃣回老家,可以多盡孝,讓父母安度晚年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回老家-孝敬父母

2)【為什麼留著北上廣】


1️⃣北京機會多,工資高

2️⃣如果能獲得北京戶口,將來孩子上學考大學也好一點

3️⃣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比如互聯網,大型金融機構,只在北上廣一線城市有,別的城市不成氣候,不好找工作。

4️⃣放不下現在已經擁有的,不敢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重新開始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在北上廣追逐夢想

3)【總體來說】


故鄉是每一個人永久的思念,但也是永遠都回不去的地方。逃離北上廣回到家鄉,父母送上安慰,朋友給與鼓勵,會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但很快,現實將會把人激醒。由於眼界和觀念的不同,你會發現自己和周圍的環境以及人格格不入;如果沒有關係,沒有後門,你會發現找個理想的工作真的很難;假如你去找工作,你會發現有編制的單位很難進,而沒編制的工作又很少。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何去何從?

工作機會少,幹事要拼爹,觀念不合拍,讓不少“逃離北上廣”的人身在故鄉為異客,自己的逃離之地反倒更覺親切。於是,很多人帶著無限的失望再次回到那個他們內心有些“恐懼”的地方,重新來過。大城市相對的公平,更多的機會,給了他們一個迴歸的理由,儘管這看起來像自我安慰。

逃離有逃離的無奈,回來有回來的苦楚。逃離或者逃回都是個人的選擇,但他們奔波的足印,留下了這一代人的生存軌跡。他鄉無法融入,故鄉無法接納,身在何處都是客,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時代的悲劇。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逃離北上廣?

誰喜歡漂泊,誰不愛家鄉,但發展的不平衡,機會的不均等,不背井離鄉,外出闖蕩,就只能困守貧寒,去當“窮二代”。誰喜歡飄泊不定,誰不渴望家的溫暖,但自閉的城市,瘋長的房價,讓白手拼搏的人看不到希望的明天。

逃離也罷,逃回也好,心安之處是故鄉。但要心安,不能僅靠個人的奮鬥和修養,還要靠社會創造條件,給予呵護。馮唐易老,青春易逝,不能讓理想的青年和青年的理想如南飛的烏鵲,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四、怎麼辦--去留肝膽兩崑崙

就看自己怎麼打算了,自己規劃好,如果能在北京買房得戶口紮根,就留在北京唄,畢竟“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現在科技這麼發達,離父母遠,也可以常聯繫啊,微信電話等都很方便,還有就是飛機高鐵也很便捷,反正自己的收入高,這點費用還是負擔的起的,否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在“天子腳下”混的。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逃離一線城市

如果自己感覺北京買房無望,只是在北京幹幾年,留點積蓄,得點工作經驗,攢點人脈,那就過幾年回老家唄,老家歡迎你,歡迎你這樣的人才榮歸故里,到那裡都是一樣吃放,都是一樣的生活賺錢,並無二致。

現實中,有人辭去小城的公職,還打算到上海重活一次呢。

在老家,工資不算高,待遇不算好,不過,房價不算高,花銷不算大,有車有房,生活愜意自在。

但對於這樣的生活,有的人說:“工作第一天就能看到退休那天了,再混下去,我就廢了。”不願做溫水中的青蛙的他們,決定去大城市闖一闖。

留下,是天花板一樣的房價和漫無邊際的零餘之感,生存艱難。逃離,是三四線城市的從頭開始以及發展被局囿的憂慮之感,心存不甘。留下還是逃離,尷尬了一批漂泊在北上廣的年輕人。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逃回了北上廣

很多在大城市漂泊過的人說:故鄉,已經“回不去”了。從漂泊者的刺膚體驗來說:回不去的故鄉,遠不是因為三四線城市少了幾家星巴克、幾座萬達,而是因為三四線城市的文化生活、消費選擇以及各類公共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個體的需求。就像朋友所言:我已經看過了這個美好而廣袤的世界,就不能假裝沒看過啊。

而關於逃離這個問題,有人說:對於自己內心沒有方向的人,去哪裡都是逃離,而對於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裡都是追尋。

五、我自己的情況

對於我而言,12年畢業,現在天津待了2年,14年來北京,到現在已經北漂4年了。收入只能說說的過去,但是仍然是奮鬥在一線的“搬磚”行列,屬於那種混的很一般的人,北京買房是無望了,戶口也是不用想。如果想在北京長久待著的話,就只能是一直租房了,但是北京租房也不便宜啊,動輒就四五千塊錢,這在老家城市是不可想象的。還有就是工作上沒有大的起色,總是一線底層員工,這也讓人很尷尬,出來找工作,也不好找了,我們這一行業正好是“吃青春飯”的行業,不當leader就只能選擇轉行了,這樣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離開or留下,值得思考的問題

所以我也面臨一樣的問題,繼續北漂,還是回老家。大家也總說“過幾年再說”,也確實是過幾年,再說。如果能好好問問自己的心,自己是更願意待在北京還是回到老家,然後做出更有利於這個目標實現的行動,或許會更好。

六、寫在最後

人來人往,當屬平常。畢竟,我們的大多數,都只是這座城市裡的零餘者,來了,無人知曉;走了,華燈依然。可北上廣,對於我們這一代人還是有著一種特殊的意義吧:它承載著我們年少時所懷抱的激情、理想與希望。

可當現實照進理想,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一如既往地純粹著,向著理想那方呢?衡量現實、計算得失,北上廣的去留不再只是僅憑一腔熱情。

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

去留肝膽兩崑崙

借用一句不太恰當的話,“回老家,還是繼續北漂”是去留肝膽兩崑崙的事,但總也需要費點思量的事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