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代工廠太少,台積電吞IBM訂單倒計時

晶圓代工大廠格芯在28日宣佈,無限期停止7納米制程的投資與研發,轉而專注現有14/12納米FinFET製程,及22/12納米FD-SOI製程。

之後,一直以來的合作伙伴AMD也立即宣佈將CPU及GPU全面轉向臺積電,並表示自家產品發展將不受影響。

7nm代工廠太少,臺積電吞IBM訂單倒計時

對於這樣的改變,市場人士表示,除了AMD代工廠轉向臺積電之外,之前格芯收購其晶圓廠,併為其代工旗下Power系列處理器的IBM,未來恐怕也將把代工單轉交由臺積電來生產。

事實上,藍色巨人IBM在半導體制造上過去也有深厚的技術。其中,在32納米節點上,AMD使用比標準晶圓生產技術先進半世代水平的SOI製程技術,就是來自與IBM合作研發。而且,過去IBM也有自己的晶圓廠的來生產下的Power系列處理器。

不過,在晶圓代工產業興起之後,IBM的晶圓製造業務對公司而言變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因此,在2015年之際,IBM將晶圓製造業務、技術、以及專利一同賣給了格芯。格芯不但因此獲得了IBM的15億美元補貼,並達成了晶圓供應協定,格芯成為IBM處理器的代工廠。

IBM目前的主力處理器是Power9,最多可以擁有24核心,最高頻率可以達到3.3GHz。

而這顆處理器是由格芯的14納米制程所生產的,應用在IBM的服務器上。日前,IBM還在公開場合上,公佈了Power處理器的發展路線圖。預估在2020年左右將推出下一代的Power10處理器,支援PCIe5.0技術。

據瞭解,原本IBM規劃,下一代的Power10處理器將會使用格芯的7納米制程生產。

但是,現在隨著格芯退出7納米制程技術,IBM的Power系列處理器,在新一代產品製程上就不得不選擇別家代工廠了。

而就目前來說,7納米及以後的製程節點上,有計劃與實力發展的廠商只剩下3家。也就是英特爾(intel)、臺積電及三星。不過,因為在10納米制程技術上的發展延遲,英特爾原則上可以排除。因此,IBM未來只剩下臺積電與三星可以選擇。

不過,這臺積電與三星兩家的問題在於過去並沒有大量製造高性能CPU的經驗。

其中,臺積電僅有過去代工過X86處理器,也為AMD代工過16納米的APU處理器。如今,又再拿下了AMD的CPU訂單,在高性能CPU製程技術上相較三星更為豐富一點,因此出線的機率大大提升。

目前,IBM現在還沒有公佈具體的選擇。而且,IBM的Power9處理器還要繼續發展兩年多時間,現在也沒必要急著公佈下一代產品的合作代工商。

只是,業界認為,臺積電在製程技術領先,至少未來兩年都有可能獨家拿下蘋果A系列處理器訂單。在此情況下,臺積電拿到IBM訂單的機會將會高於競爭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