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二季度大事記,傳遞了哪些信號?

今天,全球央行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召開。美聯儲透露:美國未來6-12個月的經濟前景“相當強勁”。

央行二季度大事記,傳遞了哪些信號?

央行

在此之前,人民銀行上午再官方網站發佈了《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這是例行發佈的一份報告。我們順著對4-6月央行政策和行為的脈絡,把握一些訊號。

第一,繼續開展“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合作,與7國續簽合計1030億人民幣。

這7個國家分別是:阿爾巴尼亞中央銀行、南非中央銀行、尼日利亞中央銀行、白俄羅斯中央銀行、巴基斯坦中央銀行、智利中央銀行、哈薩克斯坦中央銀行。

本幣互換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通過一定的匯率互換一定數量的雙方的貨幣量,增加對方的外匯儲備以應對不測之需(金融危機)。200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與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歐元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貨幣當局簽署了3.1萬多億元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第二,貨幣政策放鬆,通過定向降準、窗口指導、再貼現、降低抵押品,服務實體經濟。

這其中包括:4月18日,央行出了文件,要求加強宏觀信貸政策指導 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4月25日,央行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

6月1日,央行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將不低於AA級的小微、綠色和“三農”金融債,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納入MLF擔保品範圍。這個措施,利好信用品,是寬信用的體現。

6月28日,發佈《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 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的通知》,這份政策文件支持再貸款、再貼現管理,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和常備借貸便利(SLF)擔保品範圍包括:不低於2A級的小微、綠色和“三農”金融債,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納入。

第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對境內外合格投資者在投資活動的額度等方面進行規範。

4月20日,印發《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81號文),意圖為進一步規範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活動。

在基礎設施方面,5月2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二期)全面投產,符合要求的直接參與者同步上線。

在產品方面,5月4日,以人民幣計價的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正式引入境外投資者。

在RQFII試點和額度方面,5月9日,將RQFII試點地區擴大至日本,同時給了投資額度是2000億元。

在監管方面,5月16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 支持金融市場開放有關事宜的通知》,進一步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推進金融市場開放。

今天,人民幣匯率到了近期的高位,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至6.8083元。

第四,重要的制度性文件“資管新規”出臺。

4月27日,一行兩會一局出臺《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旨在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統一同類資產管理產品監管標準。

第五,重視小微企業,降成本、防風險。

6月25日,《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提出8個方面、23條改進優化小微金融服務、提升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和精準度的政策措施,推動實現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擴投入降成本目標。

6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召開全國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電視電話會議,提出把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貫徹落實力度,切實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通過二季度政策的梳理,央行延續了金融要“迴歸本源、服務實體”的政策脈絡,在內外嚴峻經濟形勢的疊加下,通過貨幣政策的寬鬆,支撐實體經濟下行。同時在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做到了“穩中有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