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逐漸擺脫工資依賴的人

那些逐渐摆脱工资依赖的人

工資在你眼中,是財富的全部嗎?

在很多月光族心裡,工資就是每個月的“賬單守護者”,只有它的到來,才能解決岌岌可危的財務危機。但有一些人,已經試著擺脫工資的依賴。

- JIMU -

一、

在我擁有第一份工作時,就在剛來公司的第一週,有個場景深深觸動了我,那就是中午大家休息的時候,圍著熱氣騰騰的盒飯吃飯,因為那天下午要開會,大家都很侷促,不說一句話。

所以整個場面就是所有人都沉默著,能聽到很多雜亂的筷子碰撞的聲音,還有咽食咀嚼的聲音。

我突然覺得,為了我的生活開支,難道要完全取決於眼前這份工作嗎?

從那時我暗自決定,努力工作的意義需加上一條:就是有朝一日,讓自己的財富不再依賴於工資。

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實際上並不是。

當時我的生活狀況很簡單,把到手工資刨掉房租、水電暖、必要的吃喝、還有交通費用後,剩下多少就花多少,也沒想過要存錢...

因為那個時候不管怎麼存,都不會有多少,有一個月我仔細盤算了下,發現能結餘10%就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以後工作慢慢高了就好了吧?”我在心裡默默說道。

轉折點在於後來與一位前輩交流,雖然他工資是我數倍,但一打聽,每個月結餘甚至不超過5%。此刻我突然有種強烈的感覺:“眼睛只盯著工資增速是問題的,因為每個年齡段,你要花的錢都不盡相同。”

那些逐渐摆脱工资依赖的人

二、

之後我開始轉換思維,一邊努力工作保住“吃飯家伙”,一邊思索問題的來源,後來“三份收入”的理念應運而生。

這篇文章寫在17年的年初,但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我從那時到現在,一直堅持執行這個策略。

從職業晉升的路徑看,天花板雖然因人而異,但只要你是“僱員”,這一天遲早都會到來,那麼你的下一步就只能是:去尋找“能漲工資”的工作,但你明白,這條路總會走不下去。

畢竟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年級越增長,可選擇的路口就越少。在這個基礎上,人就很難再考慮夢想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那麼推崇“睡後收入”。

我所追求的,就是儘量提高這部分收入佔整體收入的比例。

聽過一個故事是,某位新東方的英語老師出了本單詞書,他把版稅流入的銀行卡給剪了。他的觀點是:“目前我不需要這份工作收入,我也能過的不錯,

相反,知道某個卡里躺著我暫時用不上的一筆錢,這種“感覺”很好。”

那些逐渐摆脱工资依赖的人

三、

換言之,擺脫工資束縛的人,真的能過的更自由些。

有個前輩分享了他的經歷,因為兼職收入和“睡後收入”都在穩步進賬,他已經很久沒有關注自己的工資卡了。

這帶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

一旦需要他挑選新工作時,可以不再關心工資的“絕對值增長”,而更多是考慮自身價值的實現。這樣他可以乾的開心且得心應手,大家也都非常認可他的工作。

當然,最後請注意,我不是讓大家忽視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事實上工作本身是極為重要的,它更多能帶來的是平臺、眼界還有資源的積累,這些不能簡單用金錢來衡量。

斜槓青年,也不是人人都能做,都做的好。

所以今天再一次提起,是希望更多的人腦海裡開始有這個概念:理財是一個多維度的事情,它絕不等同於某個單一的收入,把自己的財富層次提高,才能活的更加從容。

- JIMU -

那些逐渐摆脱工资依赖的人

- 點下面,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