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技術投入達27.81億元,從技術加碼看京東「無界零售」戰略

8月16日,京東發佈了第二季度的財報(截至6月30日),財報顯示,京東第二季度的淨收入達到1223億元,同比增長31.2%,創下單季淨收入的新高。與此同時,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為4.781億元人民幣,實現了連續九個季度的盈利。

Q2技術投入達27.81億元,從技術加碼看京東“無界零售”戰略

在整個Q2階段,京東的財報總體成績十分亮眼,而被京東作為財報重點,同時也是京東提出“無界零售”戰略一年多以來的發力重點,就是技術。根據京東Q2財報可以看到,京東對技術投入的研發正在持續增長,Q2階段技術方面的投入達到27.81億元,同比增長79.8%。京東對技術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技術對京東下一步戰略發展影響的關鍵點在哪兒?

為什麼重視技術?無限打通的無界零售,技術是基建

零售產業的每一次變革背後都有技術的參與,當下的零售模式發展中更是處處都昭示著未來零售產業發展過程中技術絕不會缺失。隨著產業變革的來臨,技術的進步與規模化運用,想要在零售產業下半場之戰中走在前列,技術是“基建”。

去年2月,劉強東在京東開年大會上宣稱,在第二個12年,京東要用技術把過去12年的商業模式每個環節進行改造,力爭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商業體。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都是京東在技術領域持續加碼的重點。

當今時代,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能力的競爭愈演愈烈,能力的的高低決定著是否可以更有效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從而有效推動未來零售產業的變革。京東的“無界零售”中, “無界”即是要打破邊界,實現場景、貨品、消費者的全面融合,讓購物可以隨時隨地隨想地發生,技術能力顯然是最基礎的建設能力。

技術轉型成了嗎?全面技術化轉型至今,優秀成果不斷湧現

從去年至今,京東的技術化轉型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現在的京東可以被稱之為是一家技術公司了嗎?我們或許可以用京東的一些技術成果來回答這個問題。

Q2技術投入達27.81億元,從技術加碼看京東“無界零售”戰略

在人工智能領域,京東推出了開放人工智能平臺NeuHub,可以提供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服務;在雲計算領域,經過近一年的自主研發,源自京東技術的京東雲完成了首款雲計算一體機——JDSystem360,並且將會搭載京東雲自研的JDStack專有云系列產品,從而更高效地響應用戶上雲的需求;此外,京東X事業部自主研發的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無人家族”也讓京東在智能物流的硬件設施上的建設上走在了前列,第一個全國性無人機公益救援隊正是由此應運而生。

京東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目前已經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物流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技術研發上持續高速增長的投入也花得“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零售即服務”,技術終將成為京東的零售基礎設施

京東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讓自身的運營效率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提升,也可以說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

Q2技術投入達27.81億元,從技術加碼看京東“無界零售”戰略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京東研發費用主要投入在AI、大數據、雲計算等核心技術上,應用於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AI售後服務等領域,既服務於自身零售體系,也可以對外技術輸出。在堅持“All in技術”和“零售即服務”兩大戰略的發展過程中,技術已經成為京東打造的基礎設施之一,未來的京東還會繼續堅持這兩大戰略,進一步通過利用大數據,實現行業和消費端的全面升級,同時引入更多的高精尖專業人才,推動人才隊伍建設,並且利用京東龐大的自營業務,通過實踐和應用更好地驗證技術、發展技術。

技術對於零售行業的改變並非完全立竿見影,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京東通過技術的加碼,已經讓物流的末端配送實現了無人化,從而使消費者有了更快、更便捷的配送體驗,在購物的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更加貼心、精準的服務,而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還在正許多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發揮著作用。不斷加碼的技術投入,一定會成為京東未來持續發展乃至改變零售行業的一股強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