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商業機密又雙叒叕被員工盜取 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監控受關注

7月11日,蘋果前僱員張曉浪因竊取商業機密罪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並被起訴,此事經媒體報道後,立刻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張曉浪竊取商業機密立刻成為熱議話題,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截止目前,當事人張曉浪將會面臨怎麼樣的審判結果,只能等待美國法院的最終裁決。

據瞭解,張曉浪是前蘋果硬件工程師,於今年 5 月離開蘋果。因為工作需要,張曉浪被允許訪問大量蘋果自動駕駛項目的內部數據庫,這些數據庫的機密程度頗高。後張曉浪因家庭原因提出離職後,蘋果的安全團隊在查看其上交公司發的兩臺 iPhone 和筆記本電腦的設備歷史記錄時,發現他的下載量大幅增加,包括機密文件的相關信息。

張曉浪出於何種目的竊取蘋果公司的商業機密,在調查結果公佈之前要等待事件的進一步調查,根據美國相關法律,目前尚屬於保密階段。不過,由於蘋果內部資料過高的商業價值,為了利益,很多人都選擇了“鋌而走險”。早在今年4月份,有媒體曾發文稱,蘋果公司在2017年共抓了29個“內鬼”,有12人被捕,蘋果公司當時希望通過這些案例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可誰曾想,時隔三個月的時間,商業竊取的案例再一次被爆出。


蘋果商業機密又雙叒叕被員工盜取 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監控受關注


根據美國聯邦法律規定,攻擊公司內網和盜竊商業機密都是重罪,洩密者將面臨鉅額罰款和牢獄之災,張曉浪很可能面臨 10 年的監禁和 25 萬美元的罰款,而在國內,同類案例也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2017年6月,蒼南縣檢察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批捕了黎某等19名犯罪嫌疑人,他們分別是蘋果國內直銷公司和外包公司員工,以及手機店主。犯罪嫌疑人合夥作案,利用蘋果公司內部系統,私自竊取用戶的姓名、Apple ID等私密信息,然後打包出售獲取暴利。

蘋果商業機密又雙叒叕被員工盜取 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監控受關注

蘋果公司曾表示,他們組建的全球安全團隊運用了很多新發明提高安防等級,並且還和蘋果的供應商合作,提高保密能力。而事實上,·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商業機密、用戶隱私、產品信息等洩露的事件還是不斷髮生,他們的審查和監控力度可能還需要更加嚴格的措施。

張曉浪在5月初從蘋果離職後,便加盟了小鵬汽車硅谷分部,張曉浪竊取商業機密事件被爆出後,小鵬汽車也被“牽連”。不過據瞭解,張曉浪入職當天就簽署了知識產權合規文件,沒有記錄顯示他向小鵬汽車上報任何敏感和違規的情況,小鵬汽車並不知情詳細的信息。這麼來說,小鵬汽車無辜的捲入這場糾紛中,頗有點“躺槍”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