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首敗,東道主小將未能跨過桌球活化石這一關

遭首敗,東道主小將未能跨過乒乓活化石這一關發福的腰身,略帶蹣跚的步伐和看起來不怎麼正規的正手快攻,便是有著乒乓活化石之稱的老將倪夏蓮在大多數人腦海中的印象。

遭首敗,東道主小將未能跨過乒乓活化石這一關

在北京時間8月7日晚間的女子單打第1輪比賽中,剛剛獲得一勝的東道主選手KUMAHARA Caroline便遭遇了倪夏蓮的有力抵抗。甫一開局,KUMAHARA便被倪夏蓮有些怪異的顆粒回球弄的有些邁不開腿,雖然KUMAHARA想依靠高質量的弧圈球衝破倪蓮的防線,但老將顯然早有準備,正手輕重結合的快攻加上反手推擋側切的結合,正是這些國乒70年代賴以成名的技術體系,讓東道主小將實實在在的喝了一壺。

遭首敗,東道主小將未能跨過乒乓活化石這一關

雙方異地再戰,KUMAHARA漸漸有些找到了擊球的節奏,雙方快速的攻防轉換,將比分拖至14平,因為一個意外的幸運球,小將KUMAHARA拿下這一局,並且接著一鼓作氣將大比分反超至2比1。

遭首敗,東道主小將未能跨過乒乓活化石這一關

在雙方第四盤,比分戰至8比9,倪夏蓮落後一分時,這位老將突然一改前兩局以守為主的態勢,拼命用正手發動了連續進攻,雖然KUMAHARA還有著一兩分的領先優勢 ,但隨著自己一記反手抽擊出界,這位小將果斷叫了暫停。重新回到比賽場上之後,KUMAHARA利用接發球追身的線路,迫使倪夏蓮強行側身搶攻失誤,將大比分優勢繼續擴大至3比1。此時場外不僅是巴西觀眾,甚至就連阿根廷的觀眾也一同歡呼起來。

遭首敗,東道主小將未能跨過乒乓活化石這一關

但奧運賽場裡的任何一場勝利都沒有這麼容易,隨著老將倪夏蓮第六盤以11比3輕取,將比賽拖入了決勝局。在決定命運的這一局比賽中,KUMAHARA的進攻似乎找到了準心,經歷交換場地之後又有一記幸運的擦邊球以8比7領先。但倪夏蓮用教科書式的反手側切推擋將KUMAHARA的連續拉球一一化解,並最終在第四次賽點時,拿下了整場比賽。

雖然東道主沒能繼續獲勝,但場邊的巴西觀眾還是紛紛起立為她鼓掌,並熱情的與她合影。

遭首敗,東道主小將未能跨過乒乓活化石這一關

從整場比賽來看,小將KUMAHARA在遇到困難時還是顯的不夠堅定,連續的無謂失誤偏多。特別是正手位的擊球節奏,面對顆粒回球,自身的調節能力顯的不夠,反手位斜線拉球的成功率偏低但在關鍵時刻卻又選擇了這一條線路進行博殺。

而老將倪夏蓮則主要吃虧在了年齡和打法這兩個方面,反手位缺乏有效的進攻手段,連續側身又因為體力的問題不能保持高質量,但她合理的利用落點和手腕上豐富的變化,最終笑到了最後,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