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弊端:蠻橫且羸弱的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其實是建立在區塊鏈之上的小程序,相當於一個條件函數,在條件達成的時候這個程序就會自動運行。

區塊鏈弊端:蠻橫且羸弱的智能合約

何為區塊鏈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其實是建立在區塊鏈之上的小程序,相當於一個條件函數,在條件達成的時候這個程序就會自動運行。譬如說投放平臺在完成廣告投資商的轉化量之後他們就可以得到廣告租金,還有對於一家服裝公司來講在其爆款庫存下降的時候它就會自動開始進購原料。

智能合約機器信任的這個屬性被廣泛應用到聯盟鏈中,現在它完全可以很好的解決廣告投資商和投放平臺之間的矛盾,保護了投放平臺的利益也保證了廣告投資者所要的效益。

蠻橫的智能合約

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每個人考慮的都會出現差錯,人們在智能合約中設定的條件節點也很有侷限性,這就是問題的源頭,在出現了意外之後如何阻止智能合約運行?這種如果人們創造了一個 “聰明的合同”,加入很多節點,從多個角度完善它並且賦予其自我完善的能力,這樣在短時間內這個合約將為締結者帶來巨大的收益。不過時間在發展,原先的真理很容易變成之後的侷限和盲目。

那麼這個“聰明的合同”同樣可以讓它的製造者束手無策,繼續讓其運行但是並未讓締結者得到想要的東西,如果解決又要通過在不同的賬戶中部署不同版本的合同,去偷樑換柱。但是這個過程及其繁重,尤其是你考慮越發周全的合同在修改的時候就變得更加麻煩。智能合約是不可以進行修改的,它在給予人類公平的時候也剝奪了操作權,當然也不是完全地剝奪,解決的方法還是有的,但是所要付出的代價超過了它創造的價值。

羸弱的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它的代碼完全公開,將自己的全部暴露給所有人,這其中當然包括黑客。所以一場博弈賽正在開始,黑客得到了全部的已知條件,他們懷揣不同的目的進行破譯攻擊,這對他們來講是簡單的,因為你的軟肋已經暴露出來了。而且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你設計好的代碼可能都有你未曾想到的可能性,而黑客們很有可能發現,最近有兩個攻擊者通過利用智能合約的漏洞產生了表面價值超過五十億美元的Token。前面蠻橫的智能合約只是因為設計者思想的侷限性導致的,它是蠻橫的;而這次智能合約反而成為了別人手中的槍,指向了設計者,就像一個容易被人蠱惑的小孩子一樣。

區塊鏈的第一個算力資源浪費導致了分散式網絡世界中一些參與者得不到收益,在做無用功,而第二個問題共識難以達成變成了限制區塊鏈項目走向的障礙,今天說到的蠻橫且羸弱的智能合約,如果不早一點針對,它很有可能像脫韁的野馬變成一個不可控的因素,不僅不能給予使用者便利反而會帶來更大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