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窒息的母愛,爲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我家那小子》是湖南衛視推出的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記錄四個單身男明星的獨居生活,主旨可以概括為“找不到對象的單身狗怎麼過日子的”,讓情感觀察員和他們的媽媽一起觀看再點評一下。裡面很多明星和家長們的發言引起了熱議,其中朱辰雨的媽媽更是上了微博熱搜。

朱雨辰近些年漸漸淡出,以前在《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家的N次方》中都有不錯的表現。在節目中,朱雨辰的家是最乾淨的,在朋友面前小露一手,做出一桌子好菜,他談到影視圈的一些內幕獲得大家的贊同。

朋友走後,朱雨辰非常地落寞。讓大家談到了他的婚戀問題,他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單身青年,40歲。她媽媽70歲,而在媽媽的眼中,朱雨辰大概只有4歲,朱媽媽對兒子的管控,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她在節目中非常自豪的表示:自己每天四點起床為兒子熬梨汁,十幾年從未間斷。無論兒子在五星級酒店還是民宿,只要朱媽媽在身邊,一定會自己另起爐灶為兒子做吃的。

雖然其他媽媽也很關心孩子的日常,但是朱媽媽的關心明顯到了不正常的地步: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在朱雨辰家裡,冰箱裡的排骨,是媽媽綽過水的,肉絲是切成一次的量的,滿滿的菜都是媽媽精心準備的。

朱雨辰說他媽媽決定從上海搬到北京和他住,是因為有一次他在北京煮了一頓飯給他媽媽吃。你可能會猜,是不是因為煮得太難吃所以媽媽決心要照顧他?不!是因為煮得太好了,他媽媽決心不能讓兒子幹這種活。媽媽從上海背來了80只大閘蟹和一口大鐵鍋,專門為兒子做飯吃。

寧靜問她:“是害怕他把精力浪費在這上面嗎?” 這其實已經在幫她找補了——如果兒子很忙很忙,確實有更重要的事做,那麼媽媽打點這些也是出於實際情況的考慮。但是朱媽媽的回答很實誠:“不是,心疼他。”說著臉上還泛起了陶醉又羞澀的笑容。也就是說,即使他兒子非常有空,她也不會讓兒子做家務的。這是不依環境而變的原則。

其實從節目看,朱雨辰並不是家務白痴,他完全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媽媽不讓。朱媽媽的心理就是不希望兒子做飯,兒子一做飯她就覺得愧對兒子......該誰做?現在她做,以後媳婦做。

媽媽們對於未來兒媳的要求有著不同的看法。而對於朱雨辰媽媽列出的“一定要是賢妻良母”、“一定要會做家務”的兒媳標準更是震驚四座。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當然大家的孩子都是寶貝的,但是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應該做賢妻良母,既然把你娶進來了,既然你願意進這個家,你就應該承擔起你的責任,就是這個角色。

兩位女嘉賓被這番言論驚到,大張偉則立即反駁說“男耕女織已經過去很多年了。”

寧靜則表示:女生確認結婚前,就要有個自我認知,自己在那家家庭裡是個什麼角色。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朱雨辰母子之間的關係,過於親密了。

朱雨辰上節目前還和媽媽說,不要把自己說成是媽寶男這種。

而媽媽的回他:那媽媽寶的樣子不可愛啊?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朱雨辰媽媽語錄:“我是用整個生命對待自己兒子的!”

“我完全沒有自我,我在家裡就是奉獻,我一個人頂兩個菲傭啊!!”

這樣一個媽媽,對兒媳婦的標準是:做到跟我一樣對兒子。

這媽媽過度的奉獻欲和控制慾,現在已經遭遇反噬了。朱雨辰和姐姐都沒有結婚,媽媽對於兒子的戀情,她說“他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都會干擾”。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朱雨辰在未出道前和湯唯談過戀愛,那時候大家都還小。後來跟姜妍談過戀愛,姜妍的性格熱情嘴甜,而且是做菜的一把好手,但是最後也分了。

不公開的戀情就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同時不知道這些“吹”了的戀情,有多少是因為朱媽媽,總之,朱雨辰對媽說過“我結婚也是百分五十為了你”。可想而知干預一定不少。

這已經不是兒媳婦賢不賢惠的問題,畢竟媽媽自己這麼無微不至的照顧兒子,還是填不滿她的焦慮和控制慾,別人是沒可能達到她的標準,她炸毛是分分鐘的事,女孩可能和她相處兩天就退縮了,惹不起,躲得起啊。

站在兒子女兒的角度,就只能心累到採取非暴力抵抗政策了——既然選誰都是錯的,那麼不選就不會錯,大家就這麼耗著吧。

讓人窒息的母愛,為什麼我們不願意放手?

現在這媽媽說想跟兒子道歉,覺得以往干涉兒子的感情太多了,這不對,要改。她說“要改”的時候,卻是無可奈何的神情。但當大家接著問選兒媳婦標準,她整個人就恢復了亢奮的狀態,戰鬥力十足地描述她的標準,什麼“特別相信第一眼的感覺”、“不能穿得太露”、“特別喜歡淑女型”等等。這才是真正的她,恐怕也早就失去了兒女的信任。

其實脫不脫單還是小事,這種長年累月的過度干預對兒子的性格影響才是大事。她的這種愛,就像粘稠的糖漿,浸泡著她兒子,讓她兒子動彈不得,心理上和行動空間上都無法自由馳騁,無形中削弱了兒子的生命力。演員是很講究“生命力”的,朱雨辰現在的事業上不去,對形象也基本自暴自棄了,渾身負能量,這媽媽也有責任。

日本學者國分康孝在《婚姻心理》中說到:對於幼稚的人來說,結婚是負擔。結婚要講倫理、負責任,要有很強的實際生活能力。很多時候孩子不是巨嬰,而是媽媽們不願放手。在這種極度粘粘的母子關係中,孩子無法成長為自己。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無法捨棄這份被需要感,是父母離不開孩子。一個處處圍繞著孩子轉的母親,限制了孩子發展空間,讓孩子無法呼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