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找對象一樣,好好找個心理諮詢師

早些年,自己剛剛學習心理學的時候,身邊朋友聽到說我學心理學,就讓猜猜心裡是怎麼想的?這兩年自己走在心理諮詢師的道路上,也約心理諮詢師做過一些個人體驗,再加上兼任諮詢中心小助手的崗位,我逐漸意識到,心理諮詢和普通人心中的想象是不一樣的。

01

寫在前面,什麼是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師運用專業的技術幫助來訪者瞭解、接納、發展自己的過程,幫助來訪者化解這些不健康的心境,找到自己行為的根源,解決問題,讓他們的生活回到正軌。

心理諮詢時,來訪者自身才是主體。

儘管心理諮詢師有能力用理論來搞清楚來訪者的困難,而且他們也擁有許多技術可以用來揭示和克服來訪者的這些困難,事實上心理諮詢師仍舊是作為一個人來傳達這些理論和技術的。也就是說心理諮詢的基本工具就是心理諮詢師本人。

諮詢師提供一種環境和嚮導的作用,促進來訪者對自己的覺察與分析,讓來訪者自己意識到問題癥結所在,同時諮詢師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來訪者自身的特點,幫助來訪者一起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像找對象一樣,好好找個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導論》中提到,心理諮詢的目的是靈活運用各種諮詢方法,讓來訪者在“治療關係”中,能夠探索到適合自己的生活中最好的方面。

02

所以選擇心理諮詢師,就成為一個慎重的過程。選對諮詢師,對來訪者來說是事半功倍的。有來訪者笑稱“有時覺得,找心理諮詢師就跟找對象似的”。因為在心理諮詢中,來訪者和諮詢師也講究一個匹配,如果是匹配好了對建立良好諮詢關係以及對來訪者問題的解決都能有非常大的幫助。

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諮詢師呢,今天瀚思心理諮詢中心小助手教你小妙招,擦亮你的火眼金睛,在萬千諮詢師挑選出適合你自己的諮詢師。

01

首先是對心理諮詢平臺的選擇

目前心理諮詢市場魚龍混雜,諮詢師的水平和收費都參差不齊,根據小助手的約診經驗,選擇一個專業的平臺是自己做諮詢的保障。其實就像自己平時買衣服、化妝品一樣,有平臺保證的商品,才會更大程度上保證消費者的利益。

曾經有來訪者告訴小助手:“之前我去做過諮詢,一次花了四五千。”小助手嚇了一跳,沒想到竟然有這麼誇張的諮詢師,這是把來訪者當做韭菜割嗎?就連資深的心理諮詢師都不會定價這麼高。來訪者繼續說:“我一口氣做了一下午四個小時,感覺一點效果都沒有,後來再也不敢相信心理諮詢了。”

小助手心想,這諮詢師是從哪個野路子出來的,完全無視心理諮詢的設置,一般標準的心理諮詢一次是不會超過一個小時的。一次四個小時,這對來訪者來說是浪費了時間,對諮詢師來說,他是很難有保持這個時長精力高度集中。心理諮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妄想通過一個四小時的諮詢就解決問題,這是不可能的。

02

其次,是對諮詢師個人水平的選擇

專業的心理諮詢平臺對諮詢師的人格、受訓背景、個案積累都是有嚴格要求的,一般打電話到專業的心理諮詢平臺約診,小助手都會對每個求助者的實際問題進行評估,根據來訪者的實際情況安排合適的諮詢師。

當然我們每個來訪者都有自己選擇諮詢師的權利,即使是小助手給你推薦了諮詢師,如果諮詢途中想退出都是自由的。

那麼,什麼樣的諮詢師才是最符合自己的諮詢師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核一個諮詢師。

你能從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嗎?

心理諮詢的目標,是諮詢,是成長。有效的諮詢,可以在諮詢過程中,使自己的人格越來越完善,社會功能越來越適應,而接受諮詢的過程其實是充滿艱辛與痛苦的。

之所以說成長的過程很痛苦,是因為在接受諮詢的過程中,我們一些舊的防禦模式會被打破,然後重新學習建立新的防禦,在意識到舊防禦的不適應和新的防禦建設起來之前,我們會處在一種懸空的狀態,這種狀態是讓人非常害怕和不舒服的,諮詢師的工作就是要幫助來訪者安全的度過這個過程,並建立起積極有效的防禦形態。所以我們說心諮詢不是為了舒服,而是為了成長。

如果諮詢的過程中,來訪者所感覺到的僅僅是關係上的安全,情感上的被滿足,而在過程中對自己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層,甚至在諮詢過程中感覺自己越來越虛弱,好象自己離開那個諮詢師就沒法活的話,除了要考慮那是不是激活了自己的依戀模式外,更要考慮這個諮詢師是不是還沒有能力帶領你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索。

諮詢師能發現故事背後的根源性問題嗎?

當來到諮詢室裡,會給諮詢師講很多很多的故事,這些故事其實都會有潛在的功能和聯繫,一個成熟的諮詢師,是有能力透過這些故事,去發掘故事所傳遞的潛在信息。而一個不成熟的諮詢師,因為動力性理解的能力不足,所以往往會在工作中與來訪者的討論只停留在故事層面上。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來訪者的故事是表象,故事中所傳遞出的來訪者深層次的原因更重要。能夠對故事的內容理解,是諮詢師進行的第一步。更進一步是剖析故事的象徵意義,找到象徵中的關係,一個有能力不斷幫來訪者解讀這些信息的諮詢師,才是值得信任的。

他能保護好諮詢設置嗎?

(諮詢設置,即諮詢師與來訪者都要遵守的基本規則。)

諮詢設置就是心理諮詢的一個參考範本,當諮詢的過程全部在諮詢設置內進行時,設置是不容易被人感受到的。設計就像是諮詢關係中的第三方,這個第三方的存在,會打破雙方融合的幻想,進而形成一個三角關係,如果來訪者企圖打破這個三角關係,諮詢師必須有堅定的意志保護好諮詢設置,與此同時,來訪者企圖打破的這個行為,也會暴露出來訪者的一些問題,合格的諮詢師會善於利用這次來訪者的突破,來幫助他。

保護設置,是諮詢師的責任,同時在這段關係中,諮詢師也需要避免被利用移情讓來訪者在諮詢室外幫助諮詢師自己完成一些私事。這種情況很可能會違背諮詢倫理,讓來訪者成為一個不對等關係中的被剝削者,對來訪者是一種傷害。同時,也會影響諮詢過程中,諮詢師的中立態度。

03

在認知——行為注意的觀點中,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係更像是諮詢室中的老師和學生,諮詢師通過演示示範技巧,用強化和表揚來起到一種動機來源的作用。也可以說諮詢師就像一個科學家或者哲學家,試圖挑戰來訪者原本堅持的基本的、機能失調的信念和圖示。

選擇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不僅是幫助自己解決生活的困難,更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