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趣——農村的土竈

說起農村的土灶,現在很多00後可能會一臉茫然,誠然,就算如今回到鄉下,也很少可以在當地的農家看到這個“小建築”了,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它已經慢慢退出了國人用它來做飯的舞臺,而更多地只是出現在當下80,90後農村子弟的腦海裡。

拾趣——農村的土灶

土灶,也稱地鍋,柴鍋,許多地方對此稱呼不一,但構造都大同小異。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圓形,頂端撐著一口大鐵鍋,裡面是灶膛心,側面留一扇灶門,再外砌一個高高的煙囪,因為早些時候都是用土堆砌而成,所以稱為“土灶”,後來慢慢地演變成了用質地稍好許多的磚塊,當地有錢人家還會在灶臺外側貼上帶有圖案花紋的瓷磚,看起來美感十足。土灶看起來結構很簡單,這當中卻包含了許許多多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

拾趣——農村的土灶

土灶做出來的飯,口感細膩,蘊含著淡淡的稻米的清香,因為用來煮飯的柴料一般都是水稻的秸稈,而貼著鐵鍋的一面,會煮成更加可口清脆的鍋巴。那一份咬起來咯嘣脆的微微的醇香感,至今回味起來仍令人垂涎三尺。有時候大人們也會在煮飯閒暇利用餘熱在鐵鍋裡炕上面餅,而我們小孩最喜歡的肯定就是灶膛心裡放上幾個剛從地上收穫起來的山芋,在稻秸留下的灰燼裡熱上幾個鐘頭,再滿心期待地掏出來,隔著枯皺的皮都能聞到那山芋散發出來的香,這種感覺萬萬是現在花錢在路邊的攤販裡買到的山芋所不能比擬的。童年最歡快的時光就是在大雪紛紛的冬夜,我們兄弟幾個圍坐在灶臺旁,一邊烤著灶臺所散發出來的熱氣,一邊聽著奶奶說著她小時候的趣事。此時土灶所扮演的並不僅僅只是平民家庭裡用來煮飯的工具,更多地是作為一個家庭的成員融入了這個集體。那種昏暗的日光燈下,一雙雙小手掌撫在發熱的灶面四周,外婆起身纏著圍裙,抄著鍋鏟在燒著菜,窗外鵝毛般的雪花印在玻璃窗上熠熠生輝,襯著外婆爬滿皺紋的臉,顯得格外和藹慈祥。小年,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是鄉下小孩們除春節外最盼望的一個節日,這一天,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灶王的神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將神像貼在牆上。雖然都是傳說,但代表了普通家庭對來年美好生活的願望和憧憬。我們小孩這一天最期待地莫過於“送灶粑粑”了,大人們一早就把會材料準備妥當,和好麵粉,拌好粑芯,調好作料,然後做成包子狀放在鐵鍋裡去蒸,我們小孩則會一個個伏在灶臺的周旁,伸著腦袋,隔三差五地就追問,“奶奶,可以吃了嘛?”。待到奶奶許可後,就迫不及待地直接伸手去拿鍋裡的粑粑,一口咬了下去,雖然燙了舌頭,但臉上依舊洋溢著笑容,朝著奶奶晃著大拇指,“奶奶,你做的真香!”

拾趣——農村的土灶

而如今再回到老家,已很難再去找到印象中的土灶了,老宅子門上的鎖也鏽跡斑斑,院子裡雜草從深,透著破舊不堪的窗戶,我瞥了一眼廚房,彷彿看到了那幅縈繞腦海許久,外婆站在灶臺旁做菜的畫面。

拾趣——農村的土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