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

文 / 涼爽

每逢九月幼兒園小班開學,在幼兒園大門總會上演著好幾場“生離死別”,爸爸媽媽一步三回頭,新入園的孩子緊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不肯放開,哭得聲嘶力竭;勉強入園,總有孩子不適應,哭鬧不停,不吃飯、不說話、神情低落等;情況嚴重,可能會拒食、攻擊等一系列異常。這些現象可把家長們擔心壞了。

孩子在入園時所表現出來的不適應狀況,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分離焦慮 ”。通常是當孩子與依戀對象(經常是父母)分離時,孩子因過度擔憂自己的安全、過度害怕分離及與依戀對象再也不能相聚而表現出的焦慮行為。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分離焦慮通常在什麼時候發生?

英國的約翰·鮑比是最早研究嬰幼兒分離焦慮的發展特點的發展心理學家,他指出,嬰兒分離焦慮表現最明顯的時期是7個月-2歲。到嬰兒期以後, 兒童的分離焦慮漸趨減弱。兒童在心理上比嬰兒期成熟了,探索和滿足好奇心的慾望和需求顯著增強,對分離也表現出了更大的容忍力。儘管依戀對象不在場時仍會感到不安全。

兒童入園分離焦慮是指,2 歲半到 4 歲的幼兒第一次長時間與主要撫養者分離,離開家庭進入到幼兒園的焦慮不安與恐懼擔憂心理與不適應的行為表現。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分離狀態有什麼表現?

依照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Ⅳ(DSM- Ⅳ)的界定,患分離焦慮的孩子一般會表現出與過度的焦慮、抑鬱和一些受焦慮影響的不安行為, 比如悶悶不樂,沉默,對幼兒園任何活動都不感興趣,止不住地哭泣,身體不適(如肚子痛、頭痛)及採取獲得安全的行為(如孩子不斷要求老師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讓他們馬上來接)等症狀。分離焦慮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行為和發展。

兒童期的分離焦慮似乎是每一個體的必經階段, 但因為環境和遺傳作用的不同,導致每個人的表現不盡相同。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分離焦慮的原因

兒童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適應反應,它的產生受遺傳與環境的雙重影響。

1、分離焦慮取決於遺傳基礎。主要自養育者的遺傳決定了孩子的性格、依戀類型、社交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從而影響孩子分離焦慮的程度。

2、重要的環境因素——家庭教養方式的影響不可忽視。家庭教養方式與兒童社交恐懼有關,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影響兒童的分離焦慮。

總體來說,出現適度的分離焦慮症狀是正常的。但如果症狀已經嚴重影響兒童的正常身心發展,比如“不想去幼兒園”這種分離焦慮症狀已經泛化成為“不想出家門”,家長沒有重視,兒童的焦慮問題則會越來越嚴重。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緩解小班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策略建議

1、孩子的心理建設

包括孩子的心理準備和生理能力準備。父母幫助孩子消除對幼兒園的陌生感,緩解恐懼心理。

家長要注意訓練孩子的日常生活能力,如: 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脫衣服和鞋子等。完備的自理能力和足夠的信心,能夠減少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人的恐懼感,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

2、創建一個放鬆和愉快的氣氛

建議父母儘量避免問他們在幼兒園的表現,比如欺負和批評的負面問題,因為孩子的心理發展還沒有完善,很容易出現記憶混亂,以致於誤導家長,影響家校和諧。建議和孩子多談快樂的遊戲和有趣的知識。

3、適應的時期

建議堅持每天送孩子到幼兒園。允許幼兒有一個適應的時期,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不要過於擔心,相信孩子,鼓勵他們能夠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Reference

1、王力娟, 楊文彪, 楊炳鈞. 分離焦慮研究述評[J]. 學前教育研究, 2008(4):28-33.

2、張慧. 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J]. 幼兒教育, 2004(18):4-5.

3、羅增讓. 兒童分離焦慮的發展變化研究[J].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2, V18(4):65-69.

4、祁海芹. 兒童入園"分離焦慮"問題矯治[J]. 教育科學, 2003, 19(6):56-57.

5、史文秀.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野下的新入園小班幼兒分離焦慮及其緩解[J]. 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0, 23(12):61-63.

6、張鵬. 從依戀理論看幼兒分離焦慮及其消除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8, 5(3):62-63.

快開學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