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跨這么小,也算跨界?

——“對不起,我們可能不太合適。”

——“放屁,我百搭!”

這一條點贊超高、懟到吐血的段子恰恰符合了現在營銷的路子,即:

『 只要你敢想,我就能百搭!』

9月份的時候,翻身成功的國產老品牌百雀羚聯合京劇餘派坤生王珮瑜拍攝的跨界大片正式發佈。網絡流行的“認真你就輸了”的“認真”態度重新被拉回正確的世界。“認真你就贏了”,這是王珮瑜對京劇的態度,也彰顯了百雀羚的品牌態度。

這是國貨與京劇的首次結合,不僅將京劇表情與面膜合二為一,把表情化為表情包吸引年輕消費者,同時又科普京劇文化且與百雀羚品牌的東方美學文化交相輝映,這些都是是中國美妝品牌中從未有過的嘗試。

一步跨這麼小,也算跨界?

再回到8月,夜華和白淺用了三生三世終成眷屬,鹿谷製茶和百雀羚用一杯三生涼橙結合在一起。鹿谷製茶是臺灣到大陸的創新,用百雀羚的經典和創新融合,迸發美麗的愛情故事,品最香的茶,用最美的霜,喝最濃的奶蓋,塗最美的唇膏。這何嘗不是大膽的跨界?

『不能一大步,也要小碎步』

當然還有很多品牌不能像百雀羚一樣放的開,比如同樣是中國老品牌的農夫山泉。既然網易雲音樂情懷搞得好,熱度也高居不下,那借著它的熱點與它來一波情懷跨界也不失為一個好創意,於是就有了農夫山泉小碎步的跨界——樂瓶。

一步跨這麼小,也算跨界?

從外形來看,除了大家熟悉的農夫山泉標誌外,“樂瓶”瓶身還點綴著網易雲音樂黑膠唱片的圖案、播放界面的進度條、“999+”的評論元素,充滿樂感。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每個“樂瓶”身上都印有一條來自網易雲音樂的精彩樂評。

一步跨這麼小,也算跨界?

這樣的跨界保守之餘保留了趣味,足夠吸睛。除了農夫山泉,還有例如餓了麼和知乎聯手在北京三里屯開了一家“知食堂”的線下快閃店、以及杜蕾斯收購美贊臣“那些沒有被我們擋住的小孩,我們負責養大”等,將跨界營銷玩出了花兒。

『你有我也有,絕對不落後!』

說了一堆其他行業的成功跨界案例,其實家居圈也有不少成功的跨界品牌呢!比如東易日盛CEO楊勁與一代舞神楊麗萍傾情聯手鉅製的《春之祭》藝術的暢想,表達在不同領域、用不同語言表達美、創造美,用慈善力量推動中國舞蹈發展,通過慈善和藝術兩大亮點引發大量關注。

一步跨這麼小,也算跨界?

這不是東易的第一次跨界了,早在跨入舞蹈界前,東易日盛集團作為家裝行業的先行者,就開創了 “東易家裝影院”,平臺中包含《老巖說裝修》《飛哥爆冷門》《美女真能裝》等題材新穎的欄目,大多從專業的角度,用輕鬆幽默的形式,揭示在裝修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的種種痛點。

一步跨這麼小,也算跨界?

其中講述百姓裝修故事的微電影《小夫妻收房記》更是獲得了羊城微電影節的“最佳商業定製影片”獎,這將“東易家裝影院”專業精品家裝欄目平臺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也毫無疑問的成為跨界成功的典範。

在跨界上,博洛尼也絲毫沒有示弱,第十一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博洛尼巔峰之夜頒獎典禮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隆重舉辦,博洛尼將故宮傳統藝術融合當代藝術的高定沙發設計中,在這座專存珠寶的"皇家庫房”裡,得到了藝術家和到場嘉賓的讚賞與喜愛。活動聲勢巨大,這步跨的是又穩又準,足矣彰顯其品牌實力。

一步跨這麼小,也算跨界?

『跨的一小步,改變的一大步』

有很多企業都在做跨界,有些跨界時邁的步子比較小,但也是它們為轉變慢慢做的嘗試,百雀羚一品牌高管說:

“消費者不是上帝,消費者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不需要去膜拜他們。相反,我們應該向朋友一樣去交談。市場對我們以前品牌形象的固化印象就是老,但是今天我們期望做一些年輕人會喜歡的事情,讓年輕人驚訝之餘有驚喜併產生好感。”

這段話對家居圈無比適用,現在不少家居企業都力求轉變,想要跟上互聯網的腳步。可仍有不少還是停在了找代言人、海報宣傳、視頻宣傳比較淺的層面,就算是說跨界,也是淺淺的搭上個黑科技,更是逼退了一眾潛在用戶。

事實上,不是像博洛尼、東易日盛這樣的大企業才能去跨界,而是企業需要借跨界來達到更強的影響力,互聯網如此的多樣化,你還因循守舊,這是你想要的發展嗎?

♪老劉點評:

看著這麼多五花八門的跨界,感覺跨界挺簡單。但這些成功跨界的背後也有特別多失敗的案例,像樂視從做視頻網站到做電視、手機,又跨界到了汽車,結果現在處於被追債的狀態。如果不能將兩種品牌完美融合、提煉就盲目的進行跨界營銷,那很可能面對沒辦法承受的結果。

* 本文已同步發佈於大魚號、簡書、頭條號、易信平臺、一點號、搜狐平臺、企鵝號、派代網、北京時間號、大風號、百家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