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青銅燈盞的一個巧妙設計,杜絕「老鼠偷油」,今天的人想不到

燈盞,又稱油燈,是一種照明與取火的工具,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標誌之一。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專司取火與照明的官職。

西漢青銅燈盞的一個巧妙設計,杜絕“老鼠偷油”,今天的人想不到

燈盞

早期的燈盞,形似盛豆的瓦器,《爾雅·釋器》稱“瓦豆謂之登(鐙)”。這也是中國油燈的傳統造型:上盤下座,中間以一柱相連(上圖)。但有一盞燈,卻用巧思突破了這種設計窠臼。

西漢的青銅燈盞↓↓↓

西漢青銅燈盞的一個巧妙設計,杜絕“老鼠偷油”,今天的人想不到

閒置時

閒置不用時,這個燈盞就是一個普通的儲油罐,可以用來盛燈油(上圖)。

西漢青銅燈盞的一個巧妙設計,杜絕“老鼠偷油”,今天的人想不到

使用時

用燈盞照明時,可以把活動半蓋推到頂部(上圖),用小勺加油後即可使用,同時也增加了使用高度,達到更好的照明效果。

西漢青銅燈盞的一個巧妙設計,杜絕“老鼠偷油”,今天的人想不到

使用完畢後

使用完畢後,在蓋回活動半蓋的過程中,蓋子上的剩油自動流入儲油罐中(上圖)。合蓋後,既確保了安全,又可防止“老鼠偷油”。

仔細觀察還可發現,燈盤中央設有一枚釘柱,也叫“燭釺”,它是供插燭用的。說明在缺乏燈油或不用燈油作燃料時,它還可以用蠟燭來點火照明,即這個燈盞還有“燭錠”的功能,將蠟燭與燈盞的功能合而為一。

西漢青銅燈盞的一個巧妙設計,杜絕“老鼠偷油”,今天的人想不到

東漢人桓譚《新說·祛蔽篇》裡就曾這樣描述:“餘後與劉伯師夜燃脂火坐語,燈中脂索,而柱燋禿,將滅息……伯師曰:燈燭盡,當益其脂,易其燭……“

古人的智慧,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