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中國航天員的工作生活,以身許國,想兒子就看看朋友圈


走進航天三院239廠熱加工部焊接組,總能看到首席技師陳久友在焊花中奮戰的身影。這位30多歲的年輕面孔,已經是航天技術能手、集團公司首席焊工、三院技術能手、航天技術能手、青年崗位能手、航天基金獎獲得者。手持焊槍的他從來都不把焊接當作一項工作,在他眼裡,這是一門藝術。這份熱愛和虔誠,使他從年輕技師中脫穎而出,練就了“薄壁焊”的絕活。

陳師傅今日高超的技術不是一蹴而就,它歷經無數勤學苦練、失敗曲折。眾所周知,焊接作業的工況不算友好,夏天溼熱的溫度、長時間刺眼的弧光以及飛濺的焊花,隨時可能帶來高溫灼燒。有時航天工件內部空間狹窄,人貓在裡面蜷縮著身子幹活也是常事;甚至有時連人也鑽不進去,只能藉助反光鏡觀察作業。

焊接工人“開弓沒有回頭箭”,因為焊槍一旦對金屬加溫,原料內部性能活躍起來,一個小時內必須完成所有操作,不然溫度的變化會大大影響金屬性能。“快槍手”成為陳師傅第二個獨門絕技。一次,陳師傅焊接油箱,高溫金屬蒸汽將露出的衣角瞬間燙焦脆化,他都渾然不覺,只為第一時間完成工作,確保航天產品性能。


夜幕降臨,工作一天的陳師傅掏出手機,總是先去翻看兒子的朋友圈。因為平時任務重沒有時間陪伴兒子,“這樣感覺跟兒子親近一些”,陳師傅看著兒子在航天設備前那燦爛的笑容略感欣慰地說。“兒子雖然不瞭解我的工作,但他已經開始為航天爸爸驕傲、自豪”,陳久友靦腆地說,“我很普通,我身邊有無數個向我一樣的航天悍將,焊花生長、汗水浸染,捍衛祖國的長空與海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