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之後:李娜爲什麼要出家?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一首動聽而又優美的歌曲,名叫《青藏高原》。走在全國的大街小巷,時不時都會聽到這首悠揚的歌曲。而將這首歌唱紅大江南北的歌手名叫李娜。

《青藏高原》之後:李娜為什麼要出家?

然而,1997年的春天,就在李娜入行十年,演藝事業正處於顛峰狀態之時,她卻做出了個令所有人都感到無法理解的決定,先是將戶口從鄭州遷移到張家界永定區並在天門山選址造屋,而後又奔赴五臺山,在那裡削去青絲、落髮為尼。此消息一出,圈內外一片譁然,很多人為之感到惋惜。關於李娜為何出家的原因,一時間也眾說紛紜:有人說李娜是因情感受挫,看透了人世間的情短意長;也有人說她在音樂界登峰造極,很難再突破自己,出家逃避生活中的困擾;甚至當年也有媒體認定為是唱片公司精心策劃的炒作,為了製造些新聞博取聲名......

轉眼間,二十多年過去了,當今人們提起當年李娜這個決定,還是有些不解,這樣一個唱得大紅大紫、事業如日中天的一代影星,為何遁跡空門?

李娜原名牛志紅,1963年7月25日生於河南鄭州,苦孩子出身,五歲喪父,一直與母親和妹妹相依為命。小時候的窮苦生活也造就了李娜堅強不屈、爭強好勝的性格。1976年,13歲的李娜如願考入了河南省戲曲學校攻讀表演。1981年畢業後留校實驗團演出多部傳統豫劇,並以《百歲掛帥》中佘太君一角獲得河南省第一屆青年演員調演的一等獎。1984年進入河南省豫劇院一團,1986年她又轉入河南省歌舞團工作。此時的李娜雖然在河南已是頗有知名度的角兒了,但她依然沒有滿足。在學校時她就喜歡唱歌,並以仿唱鄧麗君的歌聞名。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歌唱事業,她毅然辭職南下學習唱歌,後來又到北京發展,開始為一些影視劇配唱。李娜在1988年獲全國“如意杯”歌手大賽通俗組第一名後,一連串的榮譽便一直伴隨著她——1990年獲全國“第二屆全國影視十佳歌手”大獎,1992年全國“第三屆全國影視十佳歌手”大獎,1993年“中國十大最受歡迎歌手”併成功地舉辦了李娜個人演唱會。1995年還獲羅馬尼亞世界流行歌手大賽“金鹿杯MTV”大獎。

然而,長期苦練唱歌發聲,也使得李娜的身體非常虛弱,隔三差五地便感冒發燒跑醫院。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李娜開始練習起了氣功。並很快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堅持幾個小時的練習。但由於她本來體質本來就不好,加之練習中出現了偏差,經過一段時間後便在練功時經常出現幻覺,而且越來越糟糕,整個人也沒了精神,一天到晚晃晃忽忽,甚至有時出現精神錯亂。家人見狀忙將她送到醫院醫治,經過數月的治療調整雖然症狀有所緩解,但卻出現了抑鬱失眠的病症,整夜裡睡不著覺更令李娜十分痛苦,最後已無心情及精力工作了。

1995年初,兩個信奉佛教的朋友得知李娜的情況後,來看她時順便送給了她一本《大明咒》讓其在閒暇時間閱讀。李娜當時並未在意,放了許多天沒去管它。幾個月後的一天深夜,李娜依舊兩眼盯著天花板心煩意亂地難以入眠,她突然心血來潮,拿出那本經書讀了起來,在從頭至尾讀完後,她突然就有了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從此李娜看空了一切,喜歡上了佛學。後來李娜在朋友陪同下去寺院,與寺內的住持進行了一次長談,倒出了心中的苦悶,求其指點。住持稱李娜與佛有緣,並贈語李娜:“心靈的寧靜和精神的解脫才是智者夢中的故園”,讓其回去領悟。回來後經過數月的認真思索,李娜不顧家人及朋友們的勸阻,最終做出了出家的決定。

1997年,李娜來到了普壽寺的女子佛學院專修班學習,並在那裡落髮,取法號為釋昌聖。然而在普壽寺因水土不服至全身浮腫。於是在1998年,李娜又轉到廣州的無著庵修行,並正式受了三壇大戒。但李娜出家的事情一經披露,立刻成了國內媒體的追逐的目標,為了避開媒體無休止的糾纏,同時也為了更好地照顧定居國外年邁的母親,李娜遠赴美國修行,從此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少有與外界聯繫了。至於李娜為什麼出嫁?還是讓我們聽聽李娜自己的聲音——

《青藏高原》之後:李娜為什麼要出家?

“人有四種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

“一九九五年,我的兩個信奉佛教的朋友說我臉色不好,給了一本經書讓我念,我當時沒把這事放在心上,放了許多天沒去管它。幾個月後的一天,突然心血來潮,就拿出那本經書讀了起來,突然就有了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於是就喜歡上了佛。與佛結緣使我深深體會到:人的命運真的會在瞬間被改變!”

“從頓悟的那一刻起,浸滿身心的就是興奮痛快的感覺,至今仍是如此。記的剛上五臺山時,興頭高的不得了,就像小孩子找到了好玩的東西,捨不得放手。做早課時,看到有人打瞌睡,覺得簡直是大逆不道。後來由於高山反應,渾身浮腫,自己卻一點也沒有覺察,還是別人發現的,只因全部身心都已沉浸在佛經中。”

“原來生活在物慾橫流的圈子裡,為名利拼搏,為金錢掙扎,現在則有了一種坐在岸上,看人在海中游泳的感覺。”

“以前的我並不快樂。我過去的生活表面上很豐富,可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內涵。唱歌,跳舞,成為媒體跟蹤的對象,這幾乎是我過去生活的全部內容,身不由己陷入了名利的追逐之中。歡樂不是自己的,而自己的痛苦還要掩飾,戴著面具生活,永遠也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我幹什麼都比較專一,不願意在藝術實踐上保持一個風格。舞臺上我雖然失去了自己,但在生活中我沒有失去尋找自己的勇氣。於是,我覺得我應該出家,我把塵世中的煩惱和過去名利場上的經歷、成績、榮譽、教訓全部拋諸腦後,我尋找原本蘊藏在我們每個人心靈之內的那麼一種清靜的覺醒,那麼一種安寧的本性,然後潛下心來,慢慢領會自然與人類生來即已具有的和諧與真諦。”

《青藏高原》之後:李娜為什麼要出家?

“我喜歡清淨,沒有家庭和孩子,這樣好,我喜歡。實際上該嘗試的都嘗試過了,我擁有過愛情,談過戀愛,只是沒有結婚生子而已。我喜歡新的事物,接觸佛教才四年,還是個剛起步的孩子,唱歌還唱了十年呢!”

“修行就是修心,要先度己才能度人,我覺得人要活的真實,活的善良,活的柔和,”

“如果一個物理學家或是其他行業的什麼人轉而研究佛學,人們就不會感到奇怪,就因為我是歌手,大眾人物,就引得人們那麼關注。而我並不認為有什麼特別,我喜歡做就去做了,就這麼簡單。說起還俗,我沒有還俗的問題,我現在與俗就沒有什麼區別,實際上我人就在俗中,與別人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今年年初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專程到美國邀請我參加歌聲飄過三十年原唱者晚會,希望我再次唱響我的原唱:青藏高原,遭到我的婉言謝絕。最後由韓紅代替我去演唱此歌。還有國內知名大導演張藝謀兩度親自邀請我為他的作品配唱主題曲,結果他們都是惋惜的離開”

寫到這裡,我不用再引述更多李娜的話語,一個基本已上道的出家人的形象,我想已經躍然紙上了。如果李娜是一個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之人的話,那她最後所說的幾句話則表明她的實證功夫已達到了一定的層次。佛法的確不是什麼怪異、神通的大展臺,佛法也絕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清玄之談,佛法就是生活的智慧!在日常流動的生活長河中,處處都泛起佛法的漣漪,只不過有人意識不到,有人又太過搜奇覽勝而已。在一番實實在在的話語中,我們已約略體會得出李娜擁有的那顆平常心。無一法不是佛法,能將社會當成修道場;既不同流合汙,又不顯山露水;既能自我修煉,又能無聲潤物;一方面隨順眾生,一方面又不捨初衷,這並不是一個凡夫所可能做到的。

原來,李娜本來打算在五臺山普壽寺永久修行,並在那裡落髮,取法號為釋昌聖。但李娜出家的事情一經披露,立刻成了國內媒體和歌迷的追逐的目標,每天都有熱愛她的大批歌迷和媒體從全國各地趕往五臺山勸說李娜放棄佛門,甚至圍觀在普壽寺前後大聲呼喊她的名字,由於李娜的到來,已經嚴重擾亂普壽寺往日的安寧。為了避開媒體無休止的糾纏,1998年李娜遠赴美國修行,從此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少有與外界聯繫了。

她到了美國,然後把媽媽接來與她同住。第一年她們母女有很多磨擦,媽媽沒日沒夜地勸李娜還俗,不要對國內關愛她的歌迷那麼殘酷,重返歌唱舞臺,但母親說服不了李娜,她也說服不了母親,她們常常抱在一起哭。再後來,媽媽漸漸地感受到她的變化,漸漸接受了她的選擇。現在她們生活得很好,媽媽每天唸佛,跟她一起吃齋。最近她給華人看廟,媽媽也跟她一起住在廟裡。"其實李娜的歌聲這些年並沒有離開過大家,出家後推出的專輯《唱經給你聽———一聲佛號》,還有我們佛教界很多女聲佛歌大部分由李娜在演唱,李娜推出的這張新專輯依然與佛有關。在這張專輯封面上看到,慈顏笑面的李娜戴著頭巾,額頭留著劉海。封面上李娜的名字旁印著“昌聖”法師的字樣,“她的佛曲,宛如攜帶著菩薩的慈悲和祝福,給人無限的寧靜和喜悅。”封面上的細細的幾行小字,道出了專輯中的歌曲思想。據我瞭解,該專輯由中國佛教協會監製、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國佛教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該專輯從開始出售,和“李娜淺說佛教故事”的CD,供不應求。

李娜·昌聖法師的一聲佛號,是千年淨空下最美麗的佛唱,編成起伏的智慧海潮,清雅的旋律,就此滲入眾生的清淨生命裡,來自天地間的渾圓唱腔,娓娓道出菩薩的慈悲大愛,片片的菩提哼成慈悲的歌聲,喚醒無數無明的眾生,宛如來自恆河的另一岸送來的朵朵蓮花,瓣瓣的蓮花譜成清淨的音符,是一柔和安定的靜心音樂,此音符傳遍洗娑婆世界每一方。

在唸佛持咒和坐禪守戒時,昌聖法師胸中有清音繚繞,這樣的聲音,尤其使人敬畏。這張專輯雖然不是傳統的梵唄,而是舒緩悠揚的調子,飽含虔誠的情感,洗盡技巧的鉛華,莊嚴悠揚,聽上去讓人有心靈被淨化的感覺。相信大家聽完這張專輯之後,不僅能領略到這位曾經馳名我國流行樂壇的著名歌唱家的聲韻風采,而且更能體驗到佛教音樂梵音清流與超然出塵的神聖意境。

昌聖法師的唸佛儀規人聲精緻清澈,唱贊莊嚴悠揚,宛如天地間的清涼法音,令人聞聽心生清喜,忘卻世俗煩惱,進入明清心境,絕對是心情修持的最佳選擇。這是吉祥的聲音,飛翔在自由天際,交融每一顆心靈。這是最美的聲音,給你幸福與安寧,讓這夜裡不再寒冷,讓眾生也一樣,感覺這份溫暖安詳。

《青藏高原》之後:李娜為什麼要出家?

世間有句俗話,"人正不怕影子斜",謊言雖暫時可被偽裝成真理,但終究有一天,真理的灼灼慧日一定會驅散盡所有無明的雲霧,因它本身就具有不可戰勝的力量。同樣,選擇了追求光明之路的人們,儘管有可能一時不被眾人,包括父母親朋理解,但只要自己堅持正確的人生方向,同時又權巧方便,隨宜施設,這世上恐怕不會再有萬難轟破的保壘。我們原本就在幹著正大光明的事業,有什麼理由不把周圍的人們最終也聚攏到自己的身邊呢?恰恰在這一點上,有很多修行人都將原先向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又退縮了回來,僅僅因為親友的眼淚或者憤怒。

那麼你到底要什麼呢?是自他的終極解脫,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遷就忍讓?李娜的行持應該說給了人們頗具意義的啟示。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了在《僅有借鑑與研究是不夠的》一文中所發的感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何況為這種榜樣提供精神指導的是佛法。"的確,當年的弘一大師也正是憑藉自己遊刃有餘於世間文藝的卓越才華,後又勵力守持嚴格而又清淨的戒律之舉,才打動和影響了一大批人,特別是他周圍的的原先同屬文藝圈的一些朋友。當大師的風範越來越多地被人傳揚、宣講之後,他的影響力就更是日漸深入而廣大。

希望李娜也能如大師那樣,將世間才藝之顛峰當作學佛的起點,向更祟高、更究竟的生命極至繼續邁進。也希望我的幾聲喝彩、小小文章能引來公眾對就存在於我們身邊的佛法的幾許感悟、幾束正視的目光。作為佛教徒,我們原本就應該將一切有可能導向善果之人、之事向社會廣而告知,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

不知道李娜的未來會怎樣,但是我相信,矢志不移地走在佛道上,總有一天會迎來滿天絢目的佛光。

這個世界上幾乎人人都在進行種種的賭注,而人們的賭資則都是自己的生命,但生命屬於現世的個體只有一次。故而每個人都應該考慮考慮,我拿生命賭什麼呢?對李娜來說,她把此生,也把來生完全交付給了佛法,這種舉動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一定會贏得越來越多的智者們的贊同。原本智者生存於世的目的就是發現並追尋真理,對賭博人生生起強烈厭離心的李娜,當她發心出家修持,並決心以佛法的終極智慧徹證宇宙人生的終極真理時,具智者對之所能做出的唯一反應便只有擊節讚賞。李娜出家一直是個“謎”,這些年她遠離媒體和紅塵中事,與親朋好友,上司同事斷絕了一切聯繫,好像在人間蒸發了一樣,完全沒有消息。人們只能通過傾聽舊專輯以表達對她的懷念!

《青藏高原》之後:李娜為什麼要出家?

左:昌聖法師(李娜) 中:法海法師 右:慧清法師

昌聖法師:出家前俗名李娜,是馳名我國流行樂壇的著名歌唱家.她演唱的〈好人一生平安〉、〈嫂子頌〉、〈青藏高原〉等歌曲激情充沛、質樸感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至今傳唱不衰,昌聖法師現旅居美國,潛心研修佛學。

法海法師:出家前是我國的著名歌唱家,享譽海內外,現旅居菲律賓潛心研修佛學。由法海法師唱頌的《華嚴字母》、《六字大明咒》悠揚純正、超然出塵,博得教內外歡迎和欽佩。

慧清法師:佛學院專科畢業,佛學講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