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上映12天,《一出好戲》票房已達11.80億!在同檔期電影紛紛出逃、撤檔的情況下,《一出好戲》成為了暑期檔後半場最受業內關注的影片,而其背後出品及發行方光線傳媒也憑著這部電影賺得盆滿缽滿。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8月20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了一份“關於電影《一出好戲》票房的公告”,公告中披露: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9日24時,《一出好戲》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10天,票房成績已超過人民幣11.23億元,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的50%;截至8月19日,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人民幣2.40億元至人民幣2.80億元(最終結算數據可能略有誤差)。

在電影上映期間單獨發出這樣一份公告,這種舉動似乎並不多見。但研究光線傳媒近幾天的股價也便明白箇中原因。在《一出好戲》票房持續走高的同時,光線傳媒的股價卻迎來了暴跌。從8月10日的9.53元/股跌到了8月20日的8.28元/股,跌幅約13%,在這期間,最低股價曾跌至8.05元/股。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而在昨日發佈分賬公告後,今日光線傳媒終於迎來了好消息。截至今日15:00,光線傳媒收盤價為8.43元/股,比昨日收盤價上漲1.81%。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股價下跌約13%,是影視股集體冷還是《一出好戲》不夠爆?

《一出好戲》的大賣和光線股價的暴跌,似乎讓很多業內人士摸不著頭腦。根據往常慣例,一部電影大賣或者電視劇大爆,都會使得背後出品方股價被熱炒至高位,比如去年《戰狼2》的火爆,拉動了其聯合出品方兼保底發行方北京文化的股價在8個交易日暴漲50%;前不久《我不是藥神》上映第一天,作為聯合出品方的阿里影業股價便漲了12%。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但在《一出好戲》破11.65億元的良好勢頭下,光線傳媒的股價不僅沒有上漲反而走下跌趨勢。據統計,自8月10日電影上映,短短七個交易日內,光線股價已經自9.53元/股,跌至8.28元/股,跌幅約13%,直至今日,股價才有所上漲,至8.43元/股。但在經歷七天下跌後,目前光線傳媒市值已經縮水至247.30億元。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何在?

一種觀點認為,這或許和影視股們遭遇的整體寒冬不無關係。崔永元的一條“陰陽合同”微博,揭開的不僅是“明星高價片酬+逃稅漏稅”的問題,更是將整個影視行業送上了風口浪尖。風口之上,資本市場對影視投資開始出現退潮趨勢,往年紅紅火火的影視股們紛紛提前“過冬”。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在光線傳媒之前,華誼兄弟、唐德影視、捷成股份、文投控股、印紀傳媒、華策影視、歡瑞世紀都已經經歷了一番股價下跌潮,印紀傳媒、文投控股甚至出現了股東資產被凍結的現象。

而在這其中,與光線傳媒同為老牌民營電影公司的華誼兄弟狀況也不容樂觀。在與崔永元“剛正面”之後,華誼兄弟也一度陷入賬務糾紛尷尬境地。輿論上遭遇不利的華誼兄弟,在今年暑期檔也沒能憑藉《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迎來逆襲,根據貓眼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上映26天,《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票房僅過6億元。在這樣的情況下,華誼兄弟的股價已經下跌至5.72元/股,市值縮水近70億元。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在影視股集體遇冷的態勢下,光線傳媒的股價下跌似乎也是大概率的可能事件。

另外一種說法則認為,光線此次股價下跌或許是和《一出好戲》還撐不起大爆的名號有關。雖然在同檔期競爭中,《一出好戲》實力“碾壓”了《愛情公寓》《巨齒鯊》《快把我哥帶走》《歐洲攻略》《精靈旅社3:瘋狂假期》等影片;本週,只有《蟻人2》一部重量級新片在8月24日開畫,對《一出好戲》的衝擊還有待觀察。但是,與《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這兩部今年暑期檔的爆款相比,《一出好戲》似乎就顯得有點“弱”了,根據貓眼專業版預測,《一出好戲》的最終票房落腳點在13億元。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在《一出好戲》上映第二天便陷入了“抄襲風波”。8月12日晚間10點23分,微博名為“炅靈子”的非認證賬號發佈了一則名為《別人的喜劇,我的悲劇》的文章,稱自己本名為於夢媛,是一名不知名但深愛創作的小作者,並實名舉報黃渤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抄襲借鑑了自己創作的劇本《男人危機》。

雖然光線傳媒對此事火速做出了回應,但是仍舊沒能擋住股價的翻綠。其實在今年4-5月份,其股價就出現過大幅下跌6%的現象,其下跌原因之一或許也與“《後來的我們》退票門”和“導演丁晟質疑《英雄本色》宣發費用去向”兩個事件有關。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上半年電影業績大幅下滑,王長田的“爆款夢”好做嗎?

雖然跟《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相比,《一出好戲》還稱不上是大爆之作。但是,它的出現對於光線傳媒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般的存在。

在前段時間發佈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中,光線傳媒預計2018年上半年盈利20.4億元至21.4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09%-434%,數字極為光鮮亮眼。但這裡面出售新麗傳媒所得投資收益高達19億元左右,扣除這筆收益之後,光線傳媒的淨利潤僅在1-2億元間,相比去年大幅下滑。

而究其原因或許也與今年上半年,光線出品電影的接連失利有關。今年上半年,光線傳媒有6部影片亮相,累計票房達到了近50億元,看似亮眼的背後其實暗藏“尷尬”。賀歲檔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狂攬33億元票房,但是其背後最大出品方卻是萬達影視,光線傳媒在其中分到的利潤也十分有限;而由其主控的電影中,只有《超時空同居》和《熊出沒·變形記》兩部符合預期。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在各大電影公司都押寶的暑期檔,光線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動物世界》雖然口碑不錯,但是卻遭遇強勁對手《我不是藥神》,最終票房也僅為5.10億元。據悉,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在2億到3億元之間,這樣的票房成績肯定是沒有回本的;同時《陽臺上》《墨多多謎境冒險》《昨日青空》三部影片相繼撤檔,也僅有《一出好戲》拿得出手了。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在今年的年會上, 王長田曾送給20歲的光線傳媒一句話:“內容只有頭部,你只有優秀”,但王長田這兩年似乎一次次在與頭部內容失之交臂。

2015年,動畫電影《大聖歸來》賺得9.56億元票房,成為動畫電影中的黑馬,但在《大聖歸來》製作階段光線傳媒卻撤資了。此後,光線傳媒開始佈局動畫電影市場,在2016年也曾有《大魚海棠》《你的名字。》兩部超過5億元票房的爆款,但是2017年上映的《大護法》卻票房慘淡險些虧本。

《一出好戲》或賺2.8億,但王長田還憂慮股價下跌和電影業績下滑

而在去年王長田又做了一次錯誤的決定。2017年北京文化憑藉《戰狼2》春風得意時,光線傳媒或許正在追悔莫及。在《戰狼2》保底發行的前期,光線傳媒也有份參與,但是因為更看好同期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中途退出。但結果卻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票房僅有5.35億元,不及《戰狼2》的零頭。

如今,20歲的光線傳媒,53歲的王長田,雖憑藉《一出好戲》扳回一局,但面對股市下跌和行業不景氣,還有著不少擔憂。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