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這天,農民朋友都在忙兩件事,專家:一件迷信,另一件浪費

今天是2018年8月25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中元節,很多朋友都稱這個節日是“鬼節”。尤其是在城市的道路上,很多市民到了晚上都會出來燒紙錢,祭祀自己的親人。也有很多朋友,到了這天一天都不會出門,即使出門,到了晚上也會早早回家。中元節

中元節這天,農民朋友都在忙兩件事,專家:一件迷信,另一件浪費

​說起這中元節,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麼七月十五叫做中元節呢?或者說為什麼不叫上元節或者下元節呢?其實是這樣的,中元節在絕大多數地區,是在七月十五這天過的,也有的地區在七月十四就過中元節。在我國的節日中,除了有中元節以外,還有上元節和下元節,分別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而中元節這個時候,剛好有部分農作物已經成熟,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把這種即將收穫的喜悅和自己的親人一起分享。

在城市裡呢,中元節這個節日一般不會被人們特別重視,因為在人們心中,感覺這一天天都是陰暗的,尤其是到了夜晚獨自走在街頭後背都是涼嗖嗖的。但是這個節日在農村,農民是非常重視的,重視的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

中元節這天,農民朋友都在忙兩件事,專家:一件迷信,另一件浪費

第一,上墳。

上墳,是咱們農民祭祀祖先最常用的方法。一年中農民們會有這門三到四次到墳地去祭祀祖先。通常是到祖先墳墓前燒紙錢,帶點水果、菸酒來祭祀長者。中元節這天也不例外,農民們會到墳前去祭祀祖先。不過據老農觀察,各地對於中元節祭祀祖先的時間大不相同,比如說,有的地區是在七月十五這天的下午祭祀祖先,有的會在七月十四下午祭祀祖先,也有在七月十五的下午祭祀祖先。而城市裡的朋友一般喜歡在七月十五晚上或者傍晚祭祀祖先。

當然,不管何時祭祀,大致目的都是一樣的。但是近年來,專家們對於祭祀活動很不贊同,認為這屬於封建迷信,而且祭祀活動所燒的紙錢會嚴重汙染環境,影響空氣質量。

中元節這天,農民朋友都在忙兩件事,專家:一件迷信,另一件浪費

第二,拔一些莊稼放到祖先墳頭。

對於祭祀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拔莊稼放到祖先墳頭上,貌似並不多見了,為什麼要拔一些莊稼放到墳頭呢?是這樣的,中元節這個節日自身就是為了後人向祖先們分享豐收喜悅的,既然是分享豐收的喜悅,那一定要帶一些成熟的莊稼給祖先看看。

對於這樣的風俗,有很多朋友就不理解了,雖說是一個人祭祀的時候只拔一兩苗莊稼,但是全國這門多人,拿的浪費多少糧食啊。所以認為這個習俗很浪費,有些不理解。

其實對以上不論是專家還是各界朋友的不理解、疑問,老農認為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老農認為祭祀活動不就是為了活人自己心理上的一點安慰、寄託嗎,其實不必在意那麼多事。讀者朋友,你怎們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