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導(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近年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湖南省發改委把打造大湘西“瀟湘”茶公共品牌,作為助力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以此推動大湘西茶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大湘西地區茶農脫貧致富,實現湖南千億茶產業目標。“瀟湘”茶是以古丈毛尖、沅陵碣灘茶、石門銀峰、瀟湘·黃金茶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和馳名商標為主體,中小企業廣泛參與的“瀟湘”茶+品牌建設體系。通過“統一產業佈局、統一品牌標誌、統一準入機制、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市場形象”,成功把“瀟湘”茶塑造成為湖南省大湘西地區的茶葉區域公共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古丈毛尖:千年“茶香”成富民產業

古丈縣種植綠茶著千年的歷史,是湖南省產茶歷史最悠久的茶區之一。茶葉已成為古丈縣農業的支柱產業,它既是古丈縣的傳統產業,也是近年來精準扶貧主推的產業。古丈縣有15萬人口、15萬畝茶,人均一畝、全湖南省第一,形成了全縣70%的農業收入來自茶、80%的農業人口從事茶、90%的村寨種植茶的產業格局。

2007年,古丈毛尖成功申報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同年,湖南省技術質量監督局發佈了“古丈毛尖茶地方標準”(省標準)以及“原產地認證”、QS認證等。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1. 創建示範基地,認證有機茶園

古丈縣制定出臺了《關於強力推進茶葉產業化基地建設的意見》,對新擴茶園苗木、肥料等進行補貼。啟動實施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創建工作,已有6家茶企產品獲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定。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鼓勵龍頭企業、茶葉專業合作社領辦基地,鼓勵示範帶動。

古丈縣還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抓茶園規模化種植、有機化轉換、拓展銷售市場等一系列方式開闢了一條提質、增效、整合資源精準扶貧之路。2017年,茶園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完成茶葉新擴8830畝、油茶新擴7300畝,綠色有機茶園面積達4.1萬畝,3家企業通過有機茶認證,30家企業正處於有機茶認證轉換期,基地綠色有機化率達27%,位居全國前列。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2.精準扶貧幫困,打通三大產業

古丈縣著力實施“萬千百”園區戰略,全面推進社會扶貧,鼓勵企業、合作社和大戶能人,與貧困農戶實現利益連接、捆綁發展,對沒有脫貧能力的貧困農戶實施委託幫扶,確保每個貧困村至少有一個以上經濟合作組織帶動貧困農戶發展當家產業。

古丈縣致力於把茶葉產業發展成為生態產業、綠色產業、富民產業,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利器,大力實施“生態文明立縣,特色產業富民,發展環境創優”發展戰略,堅持“茶園景區化、茶旅一體化”發展思路,以茶結緣、以茶惠民、以茶興業,在全省率先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縣”,高標準打造了一批茶旅示範基地,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融”的發展新格局。

目前,古丈縣著力於茶葉提質轉型升級,走綠色生態有機之路,已帶動了3萬多人精準脫貧。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3.爭創名優品牌,打造金字招牌

近幾年,古丈毛尖茶發展迅猛。先後獲評“中國茶文化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名茶之鄉”;在全省、全州率先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縣”等茶葉質量安全的金字招牌。“古丈毛尖”被評為“中華文化名茶”,獲“全國名優茶評比特等獎”、“瀟湘杯名茶評比金獎”。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在做優古丈毛尖名優綠茶的基礎上,將傳統的一季採茶改為春、夏、秋三季採茶,成功開發出了古丈紅茶、湘西紅磚茶、古丈黑茶等新產品,因此茶園利用率和產業綜合效益穩步提升,“古丈紅茶”還獲評“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古丈縣十分注重品牌宣傳,積極組織茶企參加各類茶事活動;著力拓展茶葉銷售市場,在長沙高橋茶葉茶具城建設“古丈茶葉一條街”;主動適應“e時代”需求,開拓電商銷售渠道,多家企業入駐天貓、京東等電商,逐步形成網店和實體店“線上線下”結合銷售模式。“古丈毛尖萬人品評會”等一系列宣傳推介活動也在全國各地舉行,古丈茶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2017年,古丈縣實現茶葉生產加工7436噸,實現產值78064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產量增1424噸,增幅23.7%,產值增22061萬元,增幅39.2%。古丈縣計劃到2025年,綠色生態茶園面積由現在的近15萬畝增長到20萬畝,茶園全部投產後,產值將達到13.05億元。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碣灘茶千年貢茶成就大民生

沅陵,被譽為中國生態有機茶之鄉,也是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之一。沅陵產茶歷史悠久,自唐代開始,碣灘茶便成為“貢茶”。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向周總理提及碣灘茶。後來,日本友人就將碣灘茶稱之為“中日友好茶”。碣灘茶几經沉浮,從1982年恢復生產開始,就一直供不應求。碣灘茶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獲得了眾多的榮譽。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1.抓住發展機遇,復興千年貢茶

2011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命名沅陵碣灘茶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在質監部門和農業專家的指導支持下,先後制定頒佈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碣灘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碣灘茶加工技術規程》兩個省級地方標準,引進了產品質量溯源管理等先進管理方式,推動碣灘茶質量提升,累計帶動3萬多貧困人口脫貧致富、50多個貧困村成功“摘帽”。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2011年10月,國務院批覆了《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明確提出了建立包括茶產業基地等11大基地,並要求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培育一批綠色名、優、特農產品品牌。隨後,沅陵縣委、縣政府抓住發展機遇,把茶葉產業作為沅陵農業產業化一號產業,出臺《沅陵縣人民政府關於茶葉產業開發實施意見》、《中共沅陵縣委沅陵縣人民政府關於突出發展“兩茶一魚”特色產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決定》,編制了《沅陵縣茶葉產業發展十年規劃》,決心做大做強沅陵茶葉產業。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2.扶持龍頭企業,打造全產業鏈

近年來,沅陵縣委、縣政府對內扶持本地茶葉企業成為龍頭企業,對外積極引進外來力量。縣財政每年投入2000至3000萬,用於茶園建設、人才培養、品牌推廣;同時,制定和完善碣灘茶的加工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同時,長期聘請茶葉技術專家,為碣灘茶的栽培和生產進行技術指導。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沅陵縣委、縣政府不斷提高沅陵茶產業的附加值,挖掘碣灘茶文化,同時積極探索茶文化旅遊開發機制。2017年,為推動茶、旅、養融合升級,投資近2億元,用於茶葉加工及產業園建設。大力推進茶旅一體化發展,構建“三產融合、多業疊加”的發展模式,實現茶產業“接二連三”,不斷延伸產業鏈,走一條三產融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3.整合優勢資源,打響碣灘品牌

為了充分發揮“碣灘茶”的整體力量,2013年下半年,沅陵縣委、縣政府推進茶葉產業品牌整合,重點突出生態優質綠茶這張名片,把全市茶葉統一到“碣灘”品牌之下,逐步實現品牌、標準、包裝、標識、宣傳、監管“六統一”的行業管理,並加大對“碣灘”茶品牌的扶持和宣傳,在對外、對內各個營銷環節中大力推介“碣灘”茶,有計劃地開展“碣灘”茶品牌營銷、品牌推廣活動,不斷提升“碣灘”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沅陵自2008年實施茶業開發,經過十年發展,沅陵縣茶園面積已達15萬畝,茶葉企業(含合作社)發展到72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2016年茶葉產量增長至8000噸,綜合產值突破8億元。

沅陵今後的發展,將在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營銷品牌化、管理法制化上做文章。走高位推動、辦點示範、節會給力的路徑,把沅陵茶產業真正打造成為富民強縣、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真正把沅陵建設成中國茶文化的旅遊強縣,打造中國茶產業的十強縣。到2020年,茶園面積達20萬畝,有機茶園面積10萬畝,茶葉年產量3萬噸,年產值達50億元。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品質鑄就品牌,石門銀峰抱拳打未來

石門縣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山谷多、峽溝深,海拔落差近千米,終年雲霧繚繞,是“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寶地,被譽為中國名優綠茶黃金產區。此外,石門縣也是湖南乃至全國獲得優質茶葉產區榮譽最多的縣市之一,囊括了“全國十大生態茶葉示範縣、全國茶葉百強縣、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農業部綠色食品(茶葉)原料基縣、全國三綠工程茶業示範縣”等稱號。

2017年,石門縣茶產業綜合產值11億元,幹茶2.1萬噸。通過萬里茶道出口到歐盟、俄羅斯、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茶葉有6000噸,創匯1500多萬美元,發展為名符其實的“全國有機茶大縣”、“湖南省有機茶第一縣”和“全國茶業扶貧示範縣”。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1.產業提質升級,發展有機茶園

目前,產業提質升級、發展有機茶園是石門茶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事實上。早從2000年開始,石門縣就把發展有機茶作為茶葉生產的主攻目標,在標準化建設、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強調“安全”、“有機”,成為湖南有機茶和綠色食品茶起步最早的縣之一。

近年來,隨著市場對綠色有機農產品需求,石門不斷加大有機茶園轉化力度:嚴控農業投入品監管、全面開展茶農有機茶生產培訓、探索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監管模式、對有機茶園、生態防蟲、標準化加工廠給予政策獎補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動了有機茶園的建設。到2017年底,全縣有茶園面18萬畝,其中1.3萬畝茶園通過了OFDC、NOP、CERES、JAS、SAN等有關國際、國內有機茶認證,有機轉換茶園5.5萬畝,其他茶園全部達到綠色食品標準,成為全省有機茶麵積最大的縣市。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2.“母子”品牌抱團,產業快速發展

為了打響品牌,石門縣委、縣政府把公共品牌建設作為石門茶做大做強的重要抓手。2000年,石門縣制定了湖南省第一個茶葉地方標準“石門銀峰茶綜合標準”,按照生產優質茶、發展有機茶的要求,對石門茶葉生產加工各環節提出系統要求。

2007年,石門註冊了地理證明商標並授權縣茶葉協會統一使用和管理;2010年,石門縣將東山秀峰、白雲銀毫等品牌整合為“石門銀峰”一個品牌,採取“母子”品牌的形式,抱團發展。

石門縣制定了石門銀峰商標使用管理辦法、行業自律公約等,對石門銀峰商標的使用進行嚴格把控。同時,建立由政府層面控制,工商、質監、商務、農業等多部門共同協調的質量控制體系,形成了企業自檢、部門抽檢、國家監督檢驗的三級檢驗體系,確保石門銀峰的品質、信譽。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在政府、協會組織下,舉辦了茶禪文化及“挑擔茶葉上北京”、“請喝一碗石門茶”等活動,先後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辦了多屆茶文化活動。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通過技術比武、現場交流、各種培訓、網絡交流等方式,提高茶企、茶農的技術水平,培育職業型茶農。

石門縣將按照中央鄉村振興戰略和省委省政府建設千億茶產業統一規劃部署,落實“開放強縣、產業立縣”三年行動方案,把茶葉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扶貧攻堅的突破口,做大做強“瀟湘石門銀峰”公共品牌。規劃到2020年茶園面積20萬畝,茶綜合產值20億元以上,堅持把石門建成“全國有機茶生產加工中心”、“國際茶禪文化起源傳播中心”,為發展石門茶產業、壯大茶經濟、提高茶農收入、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瀟湘·黃金茶:提升品牌,築夢未來

瀟湘·黃金茶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樹品種資源。明朝時就被列為貢品,被譽為中國最好的綠茶,素有“一兩黃金一兩茶”的美稱。據瞭解,湘西州現有茶園總面積34.69萬畝,其中黃金茶麵積約18萬畝;2018年春茶產量2200噸,產值12.45億元;預計2018年全年幹茶葉總產量9990噸,產值20.9億元。並於2018年啟動申報了“中國黃金茶之鄉”工程。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1.工藝傳承,品質優異

一方水土一方茶。湘西州地理條件優越,山巒起伏,雲霧繚繞,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是黃金茶的原產地和優勢產區。黃金茶樹芽頭飽滿,顏色鮮嫩,精心選取採摘來的鮮葉,加工出的綠茶氨基酸含量高達7.8%,是同類茶品的兩倍之上;茶多酚含量20%左右,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可達50%,具有“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和“香、綠、爽、濃”的品質特點,從而具備了天然的“谷韻”之香,沁人心脾。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魯成銀曾評價:瀟湘·黃金茶的“谷韻”可與鐵觀音的“音韻”和武夷巖茶的“巖韻”相媲美。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

著名金石篆刻家李立先生題字

黃金茶有著悠久的歷史,製茶手藝代代相傳,“長攤青,重殺青”是黃金茶傳統制茶工藝的秘訣,加上現代先進的製茶設備,造就了黃金茶的獨特韻味。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2.“四化”發展軌道,提升品牌影響力

黃金茶基地建設走向規模化。近幾年,湘西州連續出臺了與茶會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扶持政策,使黃金茶的基地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實施了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等項目建設,完成了老茶園的提質改造,建成啟動了黃金茶生態氣象品質認證監控體系。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黃金茶加工走向集約化。經過茶企茶商招引和培強扶優本地企業,初步形成了以規模加工企業為主體,小型加工企業、合作社為補充的加工企業集群。黃金茶加工正逐步從個體作坊式傳統手工製作向清潔化、機械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呂洞山

黃金茶產品銷售走向市場化。黃金茶從以往單一的綠茶產品,通過禮品內銷外送,逐步趨向綠茶、紅茶、黑茶、黃茶等多茶類並舉的產品市場化發展,產品結構的優化極大滿足了市場更廣泛消費者的需求,成功開闢了國內茶葉市場。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北京保靖黃金茶營銷專賣店

黃金茶品牌建設走向創新化。借外力、練內功,品牌建設有成效。近年來,黃金茶積極參加國家級農博會、茶博會的產品評比活動,並榮獲多項“金獎”。在各地舉辦節會活動,宣傳黃金茶文化歷史、推介黃金茶產品,並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市民品鑑黃金茶,極大地推動了黃金茶的品牌影響力。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近年來,茶產業已成為湘西州的特色產業,有力地支撐了區域發展,帶動了脫貧攻堅,促進了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實現湖南省“千億湘茶”戰略和湘西州“打造百億茶產業,增添湘西新名片”目標,湘西州將積極打造瀟湘·黃金茶為支柱產業、生態產業、富民產業。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四輪驅動下的湖南千億茶產業報道(六):“瀟湘”茶四大主推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