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等會計所迎來業務解禁 或爲解決IPO堰塞湖

騰訊《一線》獲悉,此前被證監會暫停IPO和再融資業務的6大會計事務所,目前除去興華會計事務所之外,立信、瑞華、大華、眾華和致同都已解禁。

一位律所合夥人分析,上述6家會計所在IPO的市場份額佔比超過70%,如果一直被暫停業務。

立信等會計所迎來業務解禁 或為解決IPO堰塞湖

“換會計所的話,上會時間又延長了,更不用說再趕上更新財報數據的節點。”那麼幾百家公司的IPO進程肯定會受到影響,解決堰塞湖就會被進一步延遲。

他表示,目前A股市場震盪尋底,對於6家會計所業務的放行,也是監管層在把握併購重組審核和IPO發行的節奏,不至於被二級市場影響。

此前報道>>>

8家會計事務所被暫停IPO與再融資業務申報?

2018-06-13 09:16:45 每日商報

商報訊 (見習記者 王靜) 昨天,有市場傳聞稱,證監會通知暫停收取立信、瑞華等六家會計事務所的首發和再融資材料,消息一經發出就在業內引發了震動,並得到了多位投行人士的證實。因為這幾家會計事務所在業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業內人士預計,證監會的這一舉措或將帶來會計事務所從業人員一波離職潮;而對於被上述會所承攬的擬申報企業來說,無疑會拖延上市進程。

同時,涉身其中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被曝於昨日下午發佈內部信,回應稱是受138號令修改影響。但隨後晚間卻被立信董事長親自打臉,稱這則內部信“是假的,是謠言”。

多家會所申報材料被暫時停收

昨日上午,某知名財經博主爆料,稱證監會通知暫停收立信、瑞華、眾華、興華、致同、大華等事務所的首發和再融資材料,5月28日之後申報的IPO項目組要麼撤材料,要麼給不受理通知。

消息發出不久,就被投行人士證實。有券商人士表示,公司上午發佈了通知表示,“近期擬赴證監會受理處報送發行申請材料的同事請注意:立信、瑞華等幾家會計事務所的發行部和上市部都不收材料。”據此,業內人士分析稱,發行部主要負責IPO和再融資,上市部負責併購。這意味著這些會計所所有證監會的項目都會被暫停。不過,上述會計事務所的在審項目將不受影響。

因為上述會計事務所在市場佔據的份額舉足輕重,所以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公佈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全國8605家會計師事務所中,此次被證監會點名的立信、瑞華、大華、致同都屬於業界前列。在2017年成功IPO上市的436家企業的承攬機構中,立信承攬104宗,位居第一;瑞華、致同、大華三家的承攬數量也均超過20家,佔據了排行榜前五。即使以2017年度各家會計事務所的業務收入為例,上述4家機構也均位於前列。

同時,僅以立信為例,據統計,截至目前,立信承攬的IPO輔導企業達70家,包括龍利得、邁科智能等;而正在IPO排隊的企業也有鴻禧能源、淳中科技等14家之多。據此,有業內人士預測,證監會的這一舉措或將帶來會計事務所從業人員一波離職潮。

而對於聘用上述事務所的新申報和擬申報企業來說有什麼影響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無疑會拖延上市進程,目前這些企業只能選擇臨時更換會計師事務所。

立信“內部信”是謠言

正當市場上對證監會作出此舉的原因猜測不止時,身處輿論漩渦的立信會計事務所被曝作出了回應。昨日下午,有消息稱,立信發給全體合夥人的一封信中提到,此次牽涉的會計師事務所有8家,涉及的是註冊會計師行業基本面的問題;此次暫停受理的原因是由於138號文出臺後,關於時間節點、同類業務等具體的解釋下文件存在分歧,為更好地解決分歧,所以暫緩受理。

但是,昨日晚間,這則回應快速被立信董事長朱建第打臉。他明確回應,不清楚網傳的內部發文一事,並一再強調“是假的,是謠言。”同時還表示,立信內部正在排查此事源頭,希望非常時期不要混淆視聽。

那麼,這封虛假“內部信”中提到的“138號令”是什麼呢?實則是指證監會之前通過的《關於修改〈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的決定》,自2018年4月23日起正式施行。《決定》中增加了兩項不予受理申請決定的申請人情形,針對的就是相關證券機構或機構有關人員有涉嫌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的情況。

事實上,此前一週,就有消息稱瑞華、大華、立信和天職等四家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調查,上市部暫停項目材料的受理。天職當時就立即對消息作出了明確否認,而其他三家都曾透露,暫停受理的只是併購重組業務,並不涉及IPO項目。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消息在坊間持續發酵之時,原擬聘請立信為公司重組審計機構的華鵬飛火速變更了重組審計機構。6月10日晚間,華鵬飛發佈公告表示,為了更好地推進重組,公司擬聘請立信中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擔任此次交易的審計機構,而非此前的立信。

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公佈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全國8605家會計師事務所中,此次被證監會點名的立信、瑞華、大華、致同都屬於業界前列。在2017年成功IPO上市的436家企業的承攬機構中,立信承攬104宗,位居第一;瑞華、致同、大華三家的承攬數量也均超過20家,佔據了排行榜前五。即使以2017年度各家會計事務所的業務收入為例,上述4家機構也均位於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