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0個監管嚴打案例,看非持牌機構經營保險十大紅線

從40個監管嚴打案例,看非持牌機構經營保險十大紅線

創新還是獵奇,豐富還是攪局,邊界在何處?

近200家保險公司,約2600家保險中介機構,聚焦在中國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向14億浩瀚人口,保險市場怎一個雄闊了得。

縱然位居世界第二保險大國之位,但2631.58 元/人的保險密度,4.42%的保險深度仍和世界強國相距甚遠,中國保險市場依然是全球罕見的尚待精細化、大發展的十萬億、百萬億級市場。

巨大的發展潛力與保險不平衡、不充分的挖掘矛盾突出,技術迭代、經濟轉型的時代背景,引來多方參與者。

尤其是近年,資本、技術、人才不斷注入保險產業,風生水起。其中,也引來大量非持牌保險機構的介入,以各色或合意、合法的創新、或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舉措,搭線商業保險活動,意圖分羹保險大市場。

無論過去如何,治亂打非的時刻,需要重新審視創新之邊界規則,然後適應。認識到國內之保險屬於高管制、高壁壘之領域,以防政策性風險。若不然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政策性風險都將是滅頂之災,更需慎重。

近日,多家保監局、保險公司已先後反饋相關非保險機構涉及保險相關事物數十條線索,涉及非持牌保險機構經營保險業務的企業幾十家、案例近50,一場更大範圍的行業徹查或將蒞臨。

從40個監管嚴打案例,看非持牌機構經營保險十大紅線

日前,一則地方保監局發佈的《關於對跨區域涉嫌非法商業保險活動線索進行排查》的通知再次將這一問題搬上臺面。

紅線一

違規宣傳銷售境外保單

對於境外保單,內地消費者的熱情始終高漲。曾經轟動一時的赴港買保險讓內地消費者不遠萬里奔赴香港,熱鬧之下,輿論戰起。

監管開始提醒境外保險的購買風險,銀聯也暫停以銀聯為支付渠道,繳納香港保險保費業務。結果,“赴港買保險行為降溫”。

如今宣傳、推廣、介紹境外保單的行為皆被監管關注,並以“違規宣傳銷售境外保單”對相應機構進行關注。

案例1

康宏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在全國多地開設分公司,採取“境內宣傳、境外簽單”的形式變相銷售境外保單,主要銷售產品為其股東(香港公司)的保險產品。

案例2

信和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主要經營P2P、股權投資、介紹赴港購買保險等業務。其中介紹赴港購買保險的業務主要通過其上百家的分支機構進行操作。

案例3

“卓越家族辦公室”及張雲鈞、彭建銘等人,以講座、公眾號、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宣傳香港保險產品,並在成都、杭州、北京、武漢、蘇州、深圳等城市發展下線銷售渠道。

案例4

愛保單網站,某險企分公司反映,該網站有香港保險產品的介紹,涉嫌推薦、銷售香港保單。

案例5

南寧安盛保誠友邦投資理財諮詢有限公司,某險企分公司反映,該公司網站有香港保險產品的介紹。

案例6

“保險大咖”APP,某險企分公司反映,該APP涉嫌推薦銷售香港保單,包括該險企的2款香港AIA保險產品。

案例7

首裕卓越家族辦公室,香港保險經紀公司“第一理財顧問有限公司”多位股東在內地註冊多家公司,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招攬客戶,組織產說會宣傳香港保險產品並組織有意向人員赴香港投保,同時提供逃避外匯管制服務。

案例8

匯中財富,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地區違規宣傳銷售境外保險產品。

紅線二

非法經營商業保險業務

作為管制性領域,保險機構必須“持證上崗”,而“無證駕駛”一向為監管嚴打領域。如非法成立保險公司、保險中介等,相對於上述兩種,被定義為非法經營商業保險業務者最多。

隨著監管趨嚴,牌照收緊,非保險機構涉及保險業務時最應注意的就是“非法經營商業保險業務”的定義。下面幾個案例,或許具有借鑑意義。

案例9

上海保監局、山東保監局發現“山東產聯”及實際控制人在全國註冊了數百家勞聯/產聯繫公司(勞務公司、商貿公司),以子公司的名義投保當地保險公司團險產品,再將團險產品拆分銷售給各省各地區勞務派遣公司。同時也在山東產聯及其子公司官網上向個人消費者出售,從而達到賺取保險理賠款和保險金差價的目的。

出險後,由於產聯繫公司向被保人承諾賠付時效,存在向被保人及家屬墊付賠款的情況,產聯繫公司收集客戶理賠資料和客戶理賠權益轉讓授權書,再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據瞭解,由於存在工人從事高危職業未如實告知等情況,其“僱工寶”產品在各地已引起多起理賠糾紛。

案例10

廣州騎兵營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深圳叄陸零救援服務有限公司、山東今日健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涉嫌以銷售“優普卡單”名義非法從事保險業務,其主要人員朱某在石家莊某酒店公開組織“優普卡單”相關銷售活動。

案例11

青島弘興百順商貿有限公司等19家關聯企業,在投保某互聯網險企的團體意外險後,再高價轉售給客戶,涉及58張保單,385名被保險人。

案例12

成都愛車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通過部分4S店向客戶銷售名為“i車保車輛盜搶保障服務”的類保險產品,產品功能與正規的盜搶險保險產品基本相同,但該經營主體沒有任何保險業務資質,保險公司也未參與其中。

紅線三

非法經營保險中介業務

保險中介,保險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有制衡保險公司、消費者之作用。保險中介市場的發達程度,是衡量保險市場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之一。

作為持牌保險經營主體,國內專業保險中介2600家左右,分為公估、代理、經紀三大類,非持牌經營機構涉及保險者,多類似保險中介作用,鏈接消費者和保險產品。什麼是“非法經營保險中介業務”,以下幾種情況供參考。

案例13

杭州安行在線商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將保險卡“優米”系列卡通過業務員向投保人進行銷售,然後再將投保人信息傳遞給有投保渠道的公司拼湊成團單統一向各省的保險公司投保團體意外險。涉及保費共計104497元,涉及被保險人共計1562人次。

案例14

紹興新艾米健康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將保險卡“艾米”系列卡通過業務員向投保人進行銷售,獲得投保客戶資料後,以深圳新啟宸健康諮詢有限公司、紹興新艾米健康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浙江艾辰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作為投保人,向多家險企的各省分支機構投保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和學平險等。涉及保費共計5486737元,涉及被保險人共計125031人次。

案例15

深圳蔚藍海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某保險經紀公司、開心保,“深藍保”公眾號與開心保等保險機構違規合作銷售保險,且深圳某保險經紀公司為其提供了投保鏈接。

案例16

貨車幫服務站,據寧夏保險行業協會中衛辦事處排查瞭解,該機構以與國內某大型壽險公司合作為名,推出“駕乘險”以及貨運險、僱主責任險等保險產品,屬於非法經營。

案例17

點點雲服APP(北京融眾匯通科技有限公司),界面提供了10家財產險公司的詢價選擇,並提供同時比選以上任意4家公司車險報價的功能;用戶投保後獲取用戶積分,並可使用積分兌換加油卡、手機話費等。但點點雲服APP和北京融眾匯通科技有限公司均不是中保協備案公司的互聯網保險平臺機構。

案例18

上海縱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及其西安、寶雞隴縣、漢中分公司,通過宣稱與險企有合作,銷售保險;在西安以“保險超市”為名義開展業務;在漢中進行保險代理等業務,代理產品有幾家險企的卡單、壽險產品等。

紅線四

假借保險公司名義虛假宣傳銷售

混淆視聽、魚目混珠的現象在保險方面同樣嚴重。假借保險公司之名,售賣保險產品,成為監管嚴打亂象之一。

針對非保險機構虛假宣傳保險行為,所列案例頗多,有借用保險公司之名銷售其他產品,也有借用保險公司產品之名等,均屬消費保險公司公信力。

案例19

蒙森財富,有險企反映,其謊稱每個金融產品投資均有美國國際集團(AIG,美亞財險母公司)頂級金融投資擔保機構提供擔保,確保投資者本息安全和資金按時回籠,但經查證,無此擔保。

案例20

天津龐遠盛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某財險公司反映,天津龐遠盛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涉嫌假借該公司名義虛假宣傳銷售保險。

案例21

四川威廉漢姆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借保險公司銷售人員之名,向客戶推銷該基金公司理財產品。

案例22

河南貝利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某外資險企反映,河南貝利塔謊稱與該險企有合作,通過金貝塔平臺銷售投資理財產品,並以該險企名義向客戶提供資金損失保障。

據查證,該事件系一名聘請不久的員工私自在網上截取並PS圖片引起,金貝塔公司並不知情,事發後,該員工已被開除。

案例23

西藏浦新投資管理合夥企業,通過借保險公司銷售人員之名向客戶推薦該公司理財產品。

案例24

紅上財富(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凸凸(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借某險企離職員工,冒充公司服務人員,並以推薦更高收益產品為由,誘導客戶退保或貸款購買佰盈富信財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天安佰盈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為全資股東)旗下“富管家”APP上的理財產品。

案例25

深圳財富之家金融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借險企銷售人員之名向客戶推薦“財富中國”理財產品。

紅線五

製售虛假保險單證

這或許是最惡劣的行徑,製作假保險產品。保險作為保障性產品,先付費後服務的消費一改日常消費觀。然而,作為一種以誠信為基石的產品,卻往往被謊言所利用。

虛假保單,霍亂市場,侵害被保人合法權益,當嚴懲。這也是監管機構重點打擊對象。

案例26

蓉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被相關投保人起訴後,經有關部門調查,該機構並未真實存在。

案例27

上海德潤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借與某險企合作名義向消費者辦理貸款,並收取消費者3000 元保險費投保該公司“金融綜合意外險”,並出具蓋有公司公章的虛假電子保單。

紅線六

以"買商品送保險"名義變相經營保險業務

"買商品送保險"是市場手段,還是違規創新?

傳統行業有買有贈,促銷手段之一。琳琅滿目的商品,疊加各家價格戰之下,是生存與市場的爭奪。

回到管制性行業,這一打法在保險領域的定義還需要看下面的幾個案例。

案例28

北京小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佳和聯創科技有限公司,向某大型財險公司採購意外傷害保險贈送其會員。

在後期投訴處理中,該險企查詢發現兩家公司涉嫌與其他無資質的銷售單位合作,另有個別銷售渠道通過將意外險產品制卡包裝成其他服務產品進行二次銷售。

同時,在對外銷售時,保單與在險企購買時的不一致。

案例29

北京未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在健康服務卡中贈送保險服務,委託部分保險機構銷售,容易引起消費者誤解。會員卡需到該公司網站激活,公司是否真實向保險公司進行投保無法確認。

案例30

九天極速救援科技有限公司,在救援卡中贈送保險服務。會員卡需到該公司網站激活,公司是否真實向保險公司進行投保無法確認。

案例31

青海時代偉業商貿有限公司,宣傳廣告打著“買我們的產品,送等額保險!”口號吸引消費者,屬於以"買百貨送保險"名義變相經營保險業務。

優匯保,以宣傳“買多少商品送多少車險”吸引客戶;陽光仁保、嘉士緣宣傳“買商品送等額保險,買保險送等額商品”。

紅線七

以"會員卡送保險"名義變相經營保險業務

這與"買商品送保險"似乎如出一轍,所不同者在於形式有所變化,具象為“會員卡”。 辦會員享優惠亦是傳統銷售領域常用手法。

問題依舊,非持牌機構是否可賣保險,或者贈送保險?看以下案例。

案例32

福建九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91卡管家”為代還信用卡公司打著某大型財險公司名號進行資金擔保。

案例33

延保救援集團公司、重慶樂贏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為投保專門註冊成立公司,獲取公司的保險方案,並私自在網上公示;向民眾銷售各種金額的非保險類激活卡(比如救援卡),引導消費者成為延保公司非全日制員工,並將激活卡向他人銷售。

案例34

北京順捷安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產品卡名“安行無憂”,卡售價35元,順捷安對買卡客戶贈送某險企的航空意外險。

案例35

廣州一航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銷售商務產品名稱“一航出行無憂卡”、“ 一航商旅無憂卡”、“一航商旅無憂卡B款”等,其向購卡客戶贈送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或交通工具意外險。

紅線八

非法設立保險中介機構

機構的設立需要審批,就如進入一個地區需要門票一樣。

保險中介市場,作為進入保險領域的快通道,被各路資本所關注。但依照監管規定審核通過的中介機構才可經營保險業務,其中涉及屬地監管規則。即某地保監局准許後,才可至當地省市展業。未獲批者,皆為非法。

案例36

華凱保險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碑林營業部,未在陝西局報備,但與縱生國際西安分公司合作開展業務。

紅線九

以"互助計劃"形式違規經營保險業務

無論是盛行的大病眾籌,亦或用戶量頗大的互助平臺,皆與保險一線之隔。聯想這類平臺早年直接以“保險”之名獲客,如今依舊有意為之的“保障”與“保險”的擦邊球行止,高效的獲客手法背後,遍佈監管、行業之擔憂。

近10家較為知名的大病眾籌平臺,有多家完成融資。活躍於朋友圈的輕鬆籌、水滴籌、慈善籌等更是吸引了無數的目光。

導流、免費的“互聯網”鐵律、“慈善、公益”之名,加上千萬甚至過億的推廣運營費用,看似“免費”的策略下,輕鬆圈下巨量用戶數據。

然眾籌、互助與保險傻傻分不清楚時,幾元、十幾元眾籌、互助金或許對普通消費者無關痛癢,但他背後是對一個行業的信任度。

案例37

豐依健康養老管理集團,涉嫌以繳費養老、會員資助、養老金定期返還、重大疾病資助等形式非法經營養老保險,並且存在一定的非法集資風險。

紅線十

其他被點名的幾個案例

除上述九條監管紅線外,另有多種情形也屬於非法商業保險活動。

如未經保險公司許可,用其產品信息;買保險送商品優惠券;“狸貓換太子”,偷換所銷售的保險產品等。

案例38

鄭州易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保險島、上海保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保保網”、 廈門誠創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據有關保監局排查,上述網站平臺在未經保險公司許可、未與公司建立任何合作關係的前提下,擅自展示、宣傳保險公司保險產品及公司信息。

案例39

北京愛義行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與某險企合作,為消費者提供買保險送商品優惠券或現金優惠的行為。

案例40

小幫投資官方客服、保二爺等微信公眾號,涉嫌違規銷售保險產品,並通過第三方平臺引流,或銷售一些與第三方保險中介平臺介紹不一致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