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集團有了「新事業」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2017年10月29日,以‘智慧、綠色、高端’為特徵的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浙能產業園”)在湖州市長興縣正式開園。浙能產業園將集智慧能源及高端能源裝備等產業為一體,努力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綜合能源服務商。”今天(8月29日),在“2018浙能智慧能源產業創新論壇”中,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建林表示,浙能產業園將成為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集團”)的“新事業”。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本次論壇由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管委會主辦,長興縣煤山鎮人民政府、浙江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公司聯合承辦,浙江浙能技術硏究院有限公司、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協辦,論壇旨在圍繞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促進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進行交流研討,以推動能源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發展,支撐和推進能源革命。

現場,長興縣政協副主席、煤山鎮黨委書記餘雙全、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建林、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長廣集團董事長徐小豐、浙江長廣集團總經理沈寶國、浙江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總經理謝偉、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韋東良、浙大網新集團高級副總裁吳曉農、愛康科技副總裁楊曉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

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當前,一場如火如荼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正席捲中華大地。能源革命所指向的,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也是低碳、智能、共享的能源未來。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初步形成。“電池儲能是能源改革的重點項目之一。”浙江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汪雷博士表示,目前電池儲能在新能源發展中佔據重要的角色,其中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成為關鍵,鋰離子電池其擁有能量密度高、設計靈活、綠色環保等特點,其產品主要集中在消費鋰電池(數碼產品用)、動力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鋰電池(工業儲能用)三大行業,“鋰電行業未來新建產能和新增需求將集中於動力鋰電領域,提高鋰電的能量密度是未來鋰電發展的關鍵。”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作為投資人,易津資本合夥人陳方明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改造剛剛開始,目前已佈局純電動重卡、混合動力系統、充電樁核心模塊,未來,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汽車核心零部件引發產業鏈價值重構。

在業內,能源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生態環境損害嚴重、技術水平總體落後等挑戰也成為企業陣痛,時時提醒著企業發展路徑的痼疾,企業如何有效推進綠色可持續能源開發已迫在眉睫。

“過去的十八年,我們戰高峰、保供應、惠民生,靠發電起家,一步一個腳印地服務好浙江經濟發展。但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隨著能源大變革時代的到來,傳統發電行業的產業轉型已迫在眉睫。”趙建林表示,近年來,浙能集團組建浙江省石油公司,推進全省綜合功能站建設,深度參與中國(浙江)自貿區“一中心三基地一示範區”建設,積極響應人民幣國際化的國家戰略,力構建國際化綜合能源交易體系,將智慧能源及高端能源裝備製造等產業作為集團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在這樣的背景下,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應運而生。該產業園位於長興縣煤山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製造產業園內,主要定位一是打造成為國內綜合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特色”園區,二是能源技術服務、系統集成等後端增值服務。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1500畝,預留500畝,分兩期建設,到2020年完成一期800畝開發,完成投資26億元;到2023年完成二期700畝開發,累計完成投資50億元。園區中的綜合服務區、孵化園區(浙能創新工場)、綜合能源供應站等園區配套設施由產業園公司自建,共佔地約178畝。

長興縣政協副主席、煤山鎮黨委書記餘雙全介紹說,浙能產業園所在地長興縣區位優勢好、經濟活力足,名列2017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第48位。長興煤山正以國家級開發區綠色製造產業園為核心,全力打造省級一流特色產業園區和寧杭生態經濟帶上的綠色製造產業集聚區,大力發展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去年長興縣人民政府與浙能集團簽訂“1+N”全面合作戰略協議後,雙方合作日益深入,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愛康科技異質結高效太陽能電池、浙能智慧物流中心、浙能創新工場、天地環保高端環保設備等一系列優質項目相繼落戶。

記者瞭解到,自去年10月開園以來,浙能產業園已簽約並陸續開工項目超過120億元,涵蓋光伏、新能源、環保、節能和製造裝備等多種產業,所有入駐項目均享有優厚的政策條件,並與浙能集團在產業孵化、資金支持、市場配套等多領域進行合作,這也為浙能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廣泛的市場空間。其中,浙能產業園招商項目永能動力背壓式向心渦輪機產業化及小型燃氣輪機科研合作項目(以下簡稱永能動力項目)即為“1+N”全面戰略合作的典型。項目負責人林峰博士介紹,永能動力項目以電力系統為核心,與燃氣系統、熱力系統高度耦合,主要服務於工業鍋爐“煤改氣”市場,該項目總佔地面積約50畝,“目前該項目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此次入駐浙能產業園,希望依託浙能產業園的平臺,通過與浙能集團的深度合作,全面拓展燃氣輪機市場,實現燃氣輪機的國有化。”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在圓桌論壇環節,來自學術界、光伏界、電力界、投資界的多位行業專家,從各自視角對智慧能源產業的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展開交流。專家一致認為,智慧能源的載體是能源,無論是開發利用技術,還是生產消費制度,研究的對象和載體始終是能源。智慧能源想要真正服務於人類社會,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研究階段,需要實現產業化並加快落地。這就要求能源行業需要更多創新的體制機制、創新的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和創新的裝備來支撐。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目前已成為集電源建設、電力熱力生產、石油煤炭天然氣開發貿易、能源服務和能源金融、能源裝備研發與製造等產業為一體,覆蓋能源全產業鏈的綜合型能源企業。截至2018年6月底,總資產達2007億元,淨資產1058億元。控股管理電力裝機3343萬千瓦,佔浙江省統調機組的50%。年供應煤炭6100多萬噸,佔浙江省煤炭總量的47%。建成省級天然氣管網1505千米,年供氣量87億立方米,佔浙江省天然氣消費總量的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