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訊事件,業內律師、學者均認爲銷售平台無需爲聯璧投資者負責

近來,“聯璧爆雷,斐訊0元購K碼無法兌換”的事件引起了行業內外的熱議,而“銷售平臺是否要擔責”的爭論可謂是“鬧翻了天”。關於這個話題,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王德怡律師、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等業內律師、學者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斐訊事件,業內律師、學者均認為銷售平臺無需為聯璧投資者負責

據王德怡律師表示,在該事件中,京東僅僅是斐訊產品的硬件銷售平臺,本身並非是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更不是交易款項的收取人,因而聯璧金融的投資人想要京東對K碼兌換活動甚至是聯璧金融其他金融服務負責,顯然是弄錯了對象。如果投資者想要追究京東等交易平臺的責任,則需要證明京東是該項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或者與交易款項收取的環節有關,否則所謂的追責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則認為,京東等銷售平臺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是“導流方”的角色,如果京東沒有觸碰到募集的資金,那麼這樣的“導流方”則是一個信息中介,並不用承擔投資人的損失,不過若是募集的資金流向導流平臺或是關聯企業賬戶,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此外,王德怡律師以及王詩強教授兩人都表示,電商平臺在與賣方合作時,應該對其資質以及關聯的衍生品、銷售模式等進行更深入的考核,甚至在必要時可以暫停與不良賣方的合作,以規避此類事件的再發生。

實際上,在聯璧金融爆雷事件發生不久後,斐訊官方就迅速發佈公告表示,承諾已售出的硬件產品“K碼”由斐訊負責協調第三方進行兌現。這也意味著斐訊將接盤聯璧的K碼兌換服務,但不會對那些購買其他聯璧金融產品的用戶兜底;一系列的K碼兌換服務也與京東、蘇寧、國美等銷售平臺並沒有任何關聯。

斐訊事件,業內律師、學者均認為銷售平臺無需為聯璧投資者負責

斐訊事件,業內律師、學者均認為銷售平臺無需為聯璧投資者負責

同時,京東方面也表示,平臺本身僅僅是斐訊產品的銷售平臺,從未與斐訊相關的金融服務平臺聯璧金融有任何的合作,也未引導消費者到該平臺上進行投資理財;而京東也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盡最大能力解決好產品的售後服務問題,以避免消費者的損失。

綜合斐訊、京東的相關聲明以及業內律師、學者的言論來看,銷售平臺是否需要在此次事件中為投資者負責的答案已經很明顯了。最後也希望消費者在今後要“擦亮眼睛”,畢竟天底下真的沒有免費的午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