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隱私還是隱私嗎?

近日,國外媒體爆料Google又做壞事了,美聯社發佈調查報道稱,Google旗下的安卓系統會自動存儲用戶的位置數據。即便你已經在隱私設置中,關閉了位置記錄,這家搜索巨頭、AI大廠,仍在偷偷記錄你的位置信息。

號稱最安全的蘋果也沒能倖免,只要在iPhone中安裝使用了Google系應用或服務,結果也如出一轍。

你的隱私還是隱私嗎?

美聯社揪住的Google隱私問題涉及兩個方面。

首先是涉及位置使用的服務和App,如Google地圖和安卓上的每日天氣更新服務等。Google都會事先進行申請和提醒,也就是你最初的勾選的“同意”和正在被使用位置的提醒。但這些位置隱私被使用後,卻不會自動刪除,它們會成為歷史記錄躺在那裡,成為你日常活動軌跡的一部分。

你的隱私還是隱私嗎?

其次更令老美不能接受的是,即便你關掉了位置記錄的選項,但也不代表Google不會使用你的位置。在你使用一些Google應用時,沒有位置數據使用的詢問,但卻會自動為收集位置信息。

比如你就隨便使用Google搜索“巧克力餅乾”、“兒童科學套件”,談不上需要使用位置,但你的位置信息,還是會被精確到經緯度來記錄——並存儲到你的Google帳戶中。

然而Google偷偷收集用戶隱私信息,早已不是頭一回。去年11月,這家以不作惡著稱的公司,被曝光即便用戶禁用了位置服務,不開啟任何App,Google還是會照樣收集安卓用戶的位置信息。甚至,你都沒插SIM卡,也防不住。據Quatz當時的調查,上述舉措統統無效,安卓手機會默默收集有關用戶的位置數據,一旦聯網,即刻發回給Google。面對證據,Google承認了自己的這種做法。

你的隱私還是隱私嗎?

Facebook的隱私洩露醜聞風波還未平息,Google又爆出隱私問題,再一次引起人們對於隱私保護的討論。相比國外,國人的隱私洩露也許更加嚴重。

國內的隱私洩露問題無比嚴峻,特別是進入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後,App們對用戶隱私的拿取可謂是喪心病狂。在國內隨便找一個App安裝,你往往會碰到長得令人頭疼的權限申請列表,這點相信大家在日常使用中早已經深有體會。

你的隱私還是隱私嗎?

近日,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互聯網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所謂“隱私洩露”是指“在用戶不知情時個人信息被獲取的情況”。目前,移動網絡隱私洩露的主要途徑包括手機軟件獲取、免費Wi-Fi竊取、舊手機設備洩露、黑客攻擊企業大數據等渠道。

為了瞭解用戶的隱私洩露情況,研究團隊總共選取869個安卓手機APP、275個iOS手機APP,對三類隱私權限的獲取情況進行逐一分析:其中,“核心隱私權限”包括獲取位置信息、讀取手機號、讀取短信記錄、通話記錄等;“重要隱私權限”包括打開攝像頭、使用話筒錄音、發送短信、發送彩信、撥打電話等;“普通隱私權限”則包括打開WiFi開關、打開藍牙開關、獲取設備信息等、打開數據網絡等。

你的隱私還是隱私嗎?

隱私安全測試結果顯示,2017年下半年,幾乎所有的安卓手機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權限,869個安卓手機APP中未獲取的僅佔0.1%。其中,生活購物類和投資理財類APP佔比明顯增加,生活購物類由7.6%增加到11.2%,投資理財類由9.1%增加到10%。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上半年,獲取“打開攝像頭”權限的APP比例達到89.9%,獲取“使用話筒錄音”權限的APP比例達到86.2%,這兩個權限也是用戶最為關注的隱私信息。

iOS系統雖然對隱私管理相對完善,但也存在隱私洩露問題。《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iOS端獲取用戶隱私權限從69.3%驟增到93.8%,其中圖像美化類獲取比例高達100%。

你的隱私還是隱私嗎?

國內APP拿權限已經是家常便飯,無論是什麼瀏覽器APP、天氣APP、聊天APP,旅遊APP、外賣APP、不拿你幾十個權限都不好意思。但是,讓用戶能夠明確知情,防止用戶隱私洩露同樣應該是這些互聯網公司應該肩負的責任。

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會有越來越多的App乃至各種技術,以智能的名義索取更多的隱私。隱私的洩漏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智能”恐怕最終能進化到比你還了解你自己的程度,這是否會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