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種下金葉子 打開致富門

中新网:种下金叶子 打开致富门

中新网:种下金叶子 打开致富门
中新网:种下金叶子 打开致富门

7月19日,中新網推出《貴州正安:種下金葉子 打開致富門》,對我市正安縣白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進行報道。內容如下:

中新网:种下金叶子 打开致富门
中新网:种下金叶子 打开致富门中新网:种下金叶子 打开致富门

連綿起伏的茶山,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園在陽光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從高處往下看,宛若茶海,蔚為壯觀。

7月18日,“脫貧攻堅在行動·同步小康看貴州”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遵義市正安縣白茶基地,探訪白茶產業的“金葉子”如何助農增收。

2012年起,正安以每年淨增茶園5萬畝的速度大抓基地建設,掀起了全縣傾力發展茶產業的高潮。截至目前,正安縣35萬畝茶園覆蓋19個鄉鎮100餘個行政村,涉及貧困鄉鎮17個,貧困村48個,帶動全縣種茶農戶12168戶5302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81戶8578人。

“每畝地能產大約100-120斤茶青,每斤100元左右,也就是說每畝地茶青售賣的收入有1萬到1萬2。”正安縣茶辦負責人楊安輝告訴記者,茶農每年只需要在茶園忙活兩個月,用於採摘茶青和茶園管護,其他的時間還可以外出務工,或者照顧家庭。

中新网:种下金叶子 打开致富门

茶農熊澤頂告訴記者,以前在外務工時每年收入只有8萬元左右,現在自己搞茶園,每年毛利有100多萬,除去60%的成本、水電、農民工資等支出,淨利潤也能有40來萬。

據瞭解,企業從農民手裡流轉土地的價格按照地理位置等情況的不同分為500至800元一畝。除了流轉資金,農民還被企業返聘回茶園務工,每天能有70元以上的收入。

“通過茶青收入+土地分紅+茶園務工,三塊收入加起來足夠讓貧困戶脫貧。”正安縣茶辦負責人楊安輝表示,按照正安縣茶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縣投產茶園將達30萬畝以上。按照綠茶畝產值3000元、白茶畝產值5000元以上計算,屆時,正安茶產業綜合產值將達40億元以上。

茶葉產值約來越高,吃上“白茶產業飯”的百姓越來越多,“碧波盪漾”的茶山正在幫助農民一步步摘掉“貧困”的標籤。

審核:冉世勇 趙應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