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鄉村生活,可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前幾天,收到這樣的留言:等你有了孩子,就會後悔現在的生活。小孩子要看病,要讀書,還要有各種遊樂場和商店。然後他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安逸過著不賺錢的生活。坦白說,這應該是收到的最嚴厲的嘲諷了。即便我想要為他說的每個字解釋,可這又何曾不是我自己最初的擔心呢?直到現在,我也常常會被問及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又覺得隻言片語解釋不清楚。

嚮往鄉村生活,可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1

2017年4月,我抱著對鄉村生活所有的嚮往和疑問,去了一趟臺灣,有幸認識了許多返鄉的新農民。他們在鄉野找到了不同的生存方式,更重要的,是尋找了各自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價值。當然,最讓我驚訝、驚喜的是羅傑老師的一家人。首先,羅傑老師花了七年的時間,實踐證明了“自然農法”的耕種方式,不需要農藥、化肥,一樣可以獲得高產量、高質量的收成;一樣可以有房有車,滿足一家八口人的生活需求。

其次,羅傑老師有六個孩子,最大的十八歲,最小的只有四歲。他們都沒有選擇去學校學習,在家自學。他們的作息表:上午學習;下午跟著父親去田裡勞作;晚上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嚮往鄉村生活,可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上午,母親會在家教他們讀書寫字。母親教的基本是古詩詞,《論語》,《道德經》,等等的傳統文化。等他們再大一些,就會由著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當然,每年他們都會參加教育局的考試。按照臺灣的規定,如果他們的考試成績達不到同齡人的水準,就會被強制要求送去學校學習。至今為止,六個姐弟從來沒有被送進學校。

最小的妹妹,也著實讓我見到了傳統教育的成果。作為見面禮,我送了她一盒麻薯。她很自然地,長幼有序的分配著食物。先給爸爸,接著給媽媽,再給哥哥姐姐,最後那個才是自己的。在我習慣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只存在書本上的時候,妹妹的行為驚豔了我。當然還不止這些,四歲的妹妹會自己吃飯,吃完了,踩著小板凳將碗筷放進水池。這些,都是母親教她的“規矩”。

午後小憩過,一家人都會換上勞作的衣服,帶上工具和茶點,奔向田野。不要小瞧這幫小朋友。擼起袖子,說幹就幹,毫不遜色。田裡這點事,他們再熟悉不過。黝黑的膚色,健碩的體格,輕車熟路的手法,像極了魯迅筆下的“閏土”。休息間,兄弟姐妹打打鬧鬧,你追我趕,就地取材的惡作劇,無憂無慮的快樂,令人羨慕不已。也或許正是和土地的親密接觸,他們的身體素質,生病時對病毒的抵抗力要優於城裡孩子。

夜晚,院子裡,妹妹圍著哥哥嬉戲。最大的姐姐,抱著一本很厚的《卜卦占星》的書,來和我探討,我一臉懵逼。“你會覺得你和同齡人有什麼不一樣麼?”我好奇地問姐姐。她說:“以前會,但是每次都會回來和母親溝通,溝通多了,也就理解了。”瞬間,我的腦海裡就浮現出自己兒時母親耐心為自己解疑答惑的場景,那是成長中最懷念的。毋庸置疑,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中面對一切質疑最堅定的力量。如今,她正面臨高考,除了英文,其他基本沒有任何擔心的。姐姐和媽媽準備一起去臺北的英語培訓機構學習,這樣回來以後就能教弟弟妹妹了。

就這樣和他們同吃同住,生活了兩天,讓我寬心不少。但這不足以讓我有勇氣,選擇這樣的教育方式。隨著我的鄉村生活日復一日,認識了很多返鄉青年。我問得最多的,觀察最多的,還是關於教育。

2

去年的冬天,我隨朋友一起去給孩子們上一堂農耕的戶外體驗課。認識了帶著孩子從上海來村子裡定居的崔姐,村子裡有很多和她兒子一樣從城市遷徙而來的小朋友。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這個五歲的小男孩,對於陌生人,沒有任何的羞澀。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長在路邊我不知名的植物,他總是可以跟我介紹學名叫什麼,依靠什麼傳播。甚至告訴我哪些可以作為中草藥,治什麼病。“這些都是誰教你的呀?”我好奇。“我爸爸呀。”他的口吻裡帶著自豪。

除此以外,他可以很好的就事論事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在崔姐忙著和我們討論後,她兒子氣呼呼地說:“媽媽,剛才我一直和你講話,你都沒有理我,我現在生氣了!”“對不起,我剛剛忽視你了,你可以再和我說一次麼?”崔姐非常有耐心,也很真誠。這樣的父母真的是很多孩子的福氣。當然,他還是那個五歲的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和小夥伴玩耍,喜歡很認真地和你講他的想法,喜歡父母陪著他玩,給他講故事。他的眼睛清澈帶著堅定。

嚮往鄉村生活,可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回來以後,我簡直被這個孩子驚翻了。有那麼一點衝動,想要有個自己的孩子,也陪著他這樣一點一點長大。可是困惑重重,一點曙光,不足以撥開雲霧。直到有一天,鄰居來家裡閒聊。我們感嘆著城市教育的資源優勢,也吐槽應試教育下的孩子就像工廠流水上下來的“標準化”產品。我們也擔憂我們現在所選擇的生活,又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另闢蹊徑,註定風險相伴。甚至,就我自身而言,乾脆不要孩子。直到他說:“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希望他正直,善良,有一門生存的技能,那麼就算在鄉下,也足夠了!”這話一直印刻在我心裡。

3

英國有部很了不起的紀錄片《56UP》,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上層階級中,無一例外繼續過著上層階級的生活。中產階級中,有三個孩子考上了牛津,但只有一個最後成為上層階級。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他們年老以後,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著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類。而他們自己,常與失業相伴,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他們其實處境堪憂。

嚮往鄉村生活,可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當我們得到的社會資源已經成為定數,孩子將來的成就幾乎也是有限的。那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費盡一切財力,送孩子去最好的學校?有多少人扛著父母那句:“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壓力過來的?記得早些年,上海許多家庭寧可賣掉唯一的住房,送孩子去國外鍍金,就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他們現在真的過得好麼?為什麼不在自己的舒適區裡,做個舒適的父母,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環境呢?一個人內心的自信,來源於父母的恩愛,兒時周圍環境的認可。

捫心自問,當年我們是不是同樣也被我們的父母寄予厚望,去城市上學,去都市打拼。可是有多少人拍著胸脯說,這是我想要的生活,是我自己選擇的。當然,我沒有任何怨恨父母的意思,畢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只是想說,我們想過孩子到底需要什麼麼?

4

一次偶然,我在蛋糕店認識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十二歲的男孩。他不僅功課優異,興趣特長上也非常出色。據說,他不僅是班裡的班長,還是學校裡唯一的校長助理。當時我們不知道怎麼聊到了飛機,他居然可以很好的和我解釋飛機起飛的動力學原理,重力原理。如此一來,我更加好奇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他說,他父親以前只是一個公司的小職員,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做到了總經理;媽媽也是工作狂人,每天開不完的會。“那你們家的經濟條件很不錯呀!”,我也羨慕一個這麼出色的孩子,沒有成為紈絝子弟,還能這麼優秀。“可是,錢不用那麼多。一家人彼此陪伴才是最重要的。”他帶著失落的語氣,脫口而出。眼前這個頭頂光環的孩子,直戳我的心。在學習上,他的父母成了他很好的榜樣,就像他說的:“我們家每個人都很忙!”在生活上,他得到的陪伴,不見得比留守兒童多。

嚮往鄉村生活,可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5

我翻閱過很多關於子女教育的書籍。夫妻恩愛,是孩子最好的家教;陪伴是最好的愛。在我們討論子女教育的問題前。我們是否要捫心自問,我們對自己的生活究竟滿意麼?我們自己過得幸福麼?如果連我們自己過得都不開心,談何給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就像我們自己都習慣隨手亂丟垃圾,講粗話,你怎麼教育你的孩子,要愛護環境,要文明?

最好的教育到底是什麼?上不完的培訓班,興趣課;請最好的老師,去最貴的學校?高考剛結束時,看到這麼一則新聞:百分之八十六的高考狀元,沒有參加過任何補習班。但是進一步探訪這些狀元背後,他們大都有生活自律,工作出色的父母。他們從小就從父母身上學到很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方法。學習對他們而言,從來就不是什麼痛苦的事情,而是件有趣,甚至樂此不疲的事情。對學習,他們有自己的遊戲態度;對問題,他們有開闊的格局觀。

童年的快樂,不只是遊樂場,商店或者買來的玩具。像我們身邊的新晉爸爸,就會自己動手做木工,給孩子打造一份獨一無二的玩具。就像《人生果實》裡的修一爺爺,親手為孫女做了一套小房子,裡面傢俱一應俱全,是值得炫耀一輩子的玩具。最好的自己,才能有最好的子女。任何教育的本質,應該都是“為人”。至於“為何人”,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嚮往鄉村生活,可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6

一個人一生最珍貴的品質,莫過於“善良,正直,自信”;一生最重要的技能,無非就是學習習慣和方法。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就是成為最好的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