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爲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國民親兒子,表情包界的扛把子,“假笑哥”來故宮了!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快報

最近,很多網友都說在故宮參觀時偶遇了“假笑哥”Gavin。身穿阿哥服的他,依舊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每年像“假笑哥”一樣來故宮參觀的外國遊客不計其數,在國人心中,故宮早已成為中國走向國際的一張名片。

但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佔地72萬平方米,住過24位明清皇帝,擁有180餘萬件藏品,9999間半房宇的文化瑰寶,卻沒能入選世界四大博物館。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m.nyw.com

曾經,西方媒體評選出了世界四大博物館。他們是

法國巴黎盧浮宮;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鳳凰文化

英國大英博物館;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Depositphotos

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博物館);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se.dreamstime.com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中時電子報

而中國的故宮並沒能位列其中。

有的網友說,這樣的評選有些小氣,怎麼能沒有故宮?聽起來太不提氣了,我們自己評!世界第五大博物館。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據《衛報》2016年的新聞,在《2016TEA/AECOM主題公園指數和博物館指數報告》中,國際主題公園協會(TEA)評選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20所博物館。從遊覽人數來看,故宮

755萬的參觀人數,遠遠超過了以上四所。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人民網

跟據故宮博物院的數據,2017年,故宮的參觀人數已經達到全世界第一,約1700萬人次。

同樣是以王室宮殿為基礎,法國的盧浮宮、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均已入選,為什麼偏偏中國的故宮不行?

這就要看看國際一流博物館的評價標準到底是什麼。

根據國際一流博物館評價的基本標準,博物館應當具有:博物館藏品國際化、展覽國際化、服務國際化、學術成果國際化、管理運行國際化、人才國際化、觀眾國際化、科技手段國際化、文化交流國際化,這些特質。

這麼多要求,但日報君只看到三個字,國!際!化!

而這一點正是故宮缺少的。

讓我們打開故宮的官網看一下,被稱為“天下第一庫”的故宮到底有什麼?

官網顯示,故宮的展品基本上是以明清皇室舊藏文物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品收藏。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故宮官網

那其他四所博物館呢?

古希臘、古埃及、古中國、古羅馬,還有歐洲、遠東、伊斯蘭……應有盡有。

這麼說,故宮的國際化確實遜色很多。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我們國家的博物館收藏的外國文物很少,因為過去我們國家沒有去掠奪別的國家,偷盜別的國家的東西。”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的確如此,我們的文物都是自己的,不是搶來的!

想想曾經被英國人洗劫一空的帕特農神廟,

想想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歷史,

想想法蘭西帝國在歐洲、美洲、非洲和亞洲的擴張,

當人們參觀世界四大博物館的時候,看到的不僅僅是世界文化和藝術的發展史,也是一個個帝國崛起背後的掠奪史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博物館”(museum)一詞來源於希臘語的mouseion,意思是“繆斯神廟”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埃及,它把從歐亞非掠奪過來的藝術珍品交給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研究。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這一富庶之地,被他的部將勒密·索托爾“繼承“,並在亞歷山大城修建了“繆斯神廟”,專門收藏這些蒐羅來的藝術珍品和圖書。因此,“繆斯神廟”成為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而mouseion一詞也漸漸演變成我們現在口說所說的museum。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維基百科

亞歷山大圖書館是繆斯神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拜占庭學者扎吉思記載,托勒密三世為了收集書籍,下令所有在亞歷山大上岸的遊客都要將隨身攜帶的書寄存,如有價值,圖書館將留下原件,將抄本歸還遊客

歷史上第一座博物館,就已經是一面帝國掠奪的鏡子。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盧浮宮,原是法國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評為藝術的殿堂。

歷史學家認為,近代大規規模掠奪外國文物,從拿破崙一世的一系列侵略戰爭開始。

隨著拿破崙的鐵蹄一步步的擴張,盧浮宮文物的增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為了建設心中的“新羅馬”,數以千萬噸的藝術品從意大利、奧地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運向巴黎。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1796年,拿破崙在意大利擊退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迫使對方簽訂了有利於法蘭西的停戰條約,並拆下了意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頂上的群馬浮雕,裝在盧浮宮競技場院的拱門上。他還從烏菲茲美術館順走了“維納斯”雕像。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Good Smile Company

之後,拿破崙以阿拉伯、埃及、敘利亞、印度方面軍總司令的身份,再次向中東進攻。同時起航的還有100多名科學家、工程師、畫家等學者。

到達埃及後,法軍大肆搶劫,對那些不能輕易拿走的石雕和建築,能拆就拆,能裝就裝。根據歷史記載說,當時運送文物的軍艦有多達100多艘。盧浮宮內古埃及館中的350件藏品都來自這個時期。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羅賽塔碑,曾被法國人搶走,後來法國戰敗,被英國人掠奪,現在大英博物館)

圖源:窮遊

再到後來,奧地利、英國、俄國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俄國、普魯士組成的第四次反法同盟;1809年初的第五次反法同盟,無一例外,均被拿破崙打敗。而奧地利也不得不賠款,並向法軍繳納無數的珍貴藝術品,其中不乏奧地利的一級文物。

期間西班牙的內亂,也讓法國有機可趁。拿破崙逼迫他們簽訂停戰條約,並掠奪其文物,使得西班牙遭遇了巨大的文化劫難

拿破崙每一次軍事征戰的的勝利,都伴隨著大規模文物、藝術品的強取豪奪。他將盧浮宮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對他來說,每一件天才的藝術品都必須屬於法國,也都必須運往盧浮宮。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額爾金勳爵是一個貴族封號,從十七世紀以來的四百年間,一直由布魯斯家族承襲。在他們11代的傳人中,有兩位最為出名:第七代托馬斯·布魯斯、第八代詹姆斯·布魯斯。他們兩父子一出手,毀掉了世界上兩大文明奇蹟,但卻充實了英國的“國庫”。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額爾金父子)

圖源:iFuun

1799年,老托馬斯·布魯斯被任命為英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當時的希臘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因為奧斯曼帝國想借英國的勢力對法國施壓,托馬斯便趁機風風火火地大肆“搶劫”。

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他親手摧毀了帕特農神廟。托馬斯買通剛上任的首席大臣,得到接近帕特農神廟的特許證。於是,他僱用300多名工匠,不顧神廟的建築結構,一年之內就將神廟近60%的雕塑都拆卸下來,導致神廟很多結構坍塌。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攜程攻略

不僅如此,他還催毀了伊瑞克席翁神廟,同樣的殘忍,同樣的強盜行為。

1803年,托馬斯將這些石雕裝了滿滿200箱,利用英國皇家艦隻運往倫敦,其中包括,19幅浮雕、15塊牆面、56塊中楣、1個女像柱、13個大理石頭部雕像。後來,這些石雕被命名為“埃爾金大理石雕塑”,不但成為了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成為了希臘人民永遠的傷痛。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雕塑網

大英博物館初建時只有7萬件展品,而如今,這個數量已經達到700萬件。這一數字增長的背後隱藏的是“日不落帝國”的擴張。

有其父必有其子。

如果你沒有聽過小額爾金勳爵,那麼你一定聽過火燒圓明園。他就是下令火燒圓明園的那個人。

對於圓明園的搶劫,可謂震驚世界。除了英國人,法國人又怎麼能缺席。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了圓明園,在裡面展開了一次瘋狂的搶劫狂歡

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人。一開始,法國將領下令禁止士兵亂動園中物品。但是進去之後的他們看傻眼了,海軍上尉巴呂說:“第一批進入圓明園的人以為是到了一座博物館,而不是什麼居住場所。因為擺在架子上的那些東方玉器、金器、銀器,還有漆器,不論是材料還是造型都是那麼珍稀罕見。”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圓明園復原圖)

圖源:dea5.com

五光十色的綢緞和各式珍寶,每個人上去就搶,口袋裡都裝滿了東西。空手而進,滿載而歸。

雖然英國人來遲了一步,但圓明園的寶貝實在太多了,盆滿缽滿易如反掌。

於是搶劫變成公開的、瘋狂的、得到默許的行為。

小額爾金為了掩蓋搶劫的罪證,在1860年,10月18日清晨,以清軍虐待戰俘為由,下令火燒圓明園。聯軍三四千人連續在園中縱火兩日。三天三夜的時間,整座園林瀰漫在火海之中。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搜狐

這場浩劫就像法國作家雨果說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勝利原來可以成為強盜。

據美國曆史學家統計,僅從1861年到1866年,倫敦就進行了大約15次圓明園物品的拍賣。散落在世界上47個國家200多個博物館中的中國古代文物有上百萬件,其中大量分散在歐洲的各大博物館裡,特別是大英博物館。東晉時期顧愷之的名作《女史箴圖》的唐代摹繪本就是其中之一。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女史箴圖局部)

圖源:新浪收藏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俄羅斯在世界文物爭奪的歷史舞臺上總是容易被人遺忘,他的行為經常被英法的“光芒”掩蓋。但事實是,他們搶的一點都不少!

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也成為冬宮或者“隱宮”。

這所博物館原本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宮邸。在她的統治期間,對於其他歐洲國家的藝術藏品遠遠多於俄國這件事,她一直耿耿於懷。因此,她開始大範圍地蒐羅世界上最好的藝術藏品,甚至不惜花大價錢買下某些人的私人藏品。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新浪博客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中收藏了

14萬餘件古希臘、古羅馬藝術品,這些藏品大部分都是其向西干涉歐洲事務,向東加快擴張步伐時掠奪來的。

當年八國聯軍侵華,俄國也是其中一員。但俄國對中國最殘忍的掠奪並不在圓明園,而是在敦煌文物。

說到俄國人對敦煌的盜掠,不可不提起奧登堡。他是俄國近現代最著名的東方學家之一。俄國從敦煌盜取的絕大部分戰利品都是由他帶隊掠得的。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近代俄國蒐集中國西北文物的主將奧登堡)

圖源:搜狐

奧登堡對敦煌的盜掠,是在“俄國委員會”的主持下,有組織、有計劃、科學的、專業的行為。他組織“考察”隊,兩次進入中國西北。打著“科學研究”的大旗,做著盜取文物的事情。

一到敦煌莫高窟,奧登堡的考察隊就被氣勢恢宏的壁畫震撼了。

據資料記載,他們不僅對千佛洞的塑像、窟簷、頂部、四壁、底部都用字母和數字標明,還對洞窟的壁畫和彩塑進行了包括攝影、繪畫、復描、測繪等記錄方式。

這可以稱得上是對敦煌石窟的首次全面研究。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發現

後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們不得不從敦煌回去。但已經做了如此詳細考察的他們怎麼甘心空手而歸。

據記載,奧登堡帶走了在敦煌石窟拍攝的照片,和測繪的443個洞窟的平剖面圖。同時還剝走壁畫,拿走了幾十尊彩塑,帶走了洞窟中發掘的各類文物,以及在當地收購的經卷、紙絹畫、絲織品等。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莫高窟局部)

圖源:YouTube

奧登堡帶走的敦煌文書數量多達11014件,可以算是當時最完整的敦煌資料。除此之外,西夏黑水城遺址也幾乎被俄國搬空。

據統計,藏於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敦煌文物珍品主要包括壁畫14幅、彩塑28尊、紙本畫43件、絹畫137件、幡畫66件、織物58件、照片約2000張等等。

俄藏敦煌珍品的數量之多、價值之高,與倫敦、巴黎的敦煌文物藏品相比,毫不遜色。

在俄羅斯人心中,奧登堡是獲得大金質獎章的國家英雄,但在我們心中,他只是一個專業的強盜。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Too Much Art

相比較於以上英、法、俄三個國家的博物館,美國大都會獲得文物的方式少了很多帝國主義的色彩,也“溫柔”很多。

去過大都會的人都一定看到過這幅60多平方米的壁畫,山西廣勝寺的巨幅元代壁畫《藥師經變》。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圖源:鳳凰網

當你在驚歎於它構圖的精美,氣勢的恢弘時,很難不去想到它被文物販子一塊塊鑿下、偷運出國的情景。

據說,這幅壁畫的擁有者賽科勒在1964年,以母親的名義,將這幅壁畫捐贈給大都會。

賽科勒愛好中國藝術品,他收集文物的途徑有兩個,去中國購買,或是從古董商的手裡購買。雖然是貨真價實的交易,但有些文物的來源卻屬於法律的灰色地帶

大都會有200萬件展品,大部分來自於美國各界“土豪”的捐贈。但追根溯源,這文物的來源,或許都經不起推敲。

在大都會博物館內,有中國藏品1.5萬件,這雖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卻記錄了過去一百年間,國人對文物的態度。肆意販賣,毫不珍惜。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大古董商盧芹齋和他的倉庫)

圖源:騰訊網

在中國,美國文物商用幾百美金就能買到價值連城的古董。尤其是20世紀初和70年代的兩次文物流失高峰期,大都會通過各種手段獲得了難以數計的中國藝術品。

雖然不同於法國、英國、俄國那樣肆無忌憚地掠奪,這些以低價出售的珍貴文物也很難再回到家鄉了。

為啥乾隆和瓔珞家不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因為裡面文物不是搶來的!

150多年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文物海外流亡史。

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確切的數字恐怕永遠無法統計。

那些在國外博物館陳列的,是我們有幸能夠看到的。

很多時候,我國流亡海外的藏品都只能陳列在博物館的地下室裡,我們也永遠不會知道。

即便如此,我們的國家、學者、有識之士都一直在想方設法接這些“寶貝”回家。

那些流散在海外沒有回家的文物,每一張紙,每一塊碎片,我們都不會忘記。

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遺憾於故宮未能與世界四大博物館相提並論,但我們卻沒有想到,

那些靜靜躺在故宮的文物都是我們堂堂正正擁有的,

反而,評選四大博物館的正是曾經的掠奪者。

我們不去評價那些集各國之所長的博物館孰好孰壞,

但我們也不應該忘記曾經的歷史,

和我們失去的一切。

雖然故宮博物院沒有成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但我們依然為它擁有的一切而感到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