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酒癡狂,伏特加緣何成爲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俄羅斯人對酒精的迷戀在全世界早已聲名遠揚了,平均每個俄羅斯人的年酒精消耗量差不多也是全世界最高的——相當於15升純酒精,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俄羅斯的國民飲品伏特加。據說最早的伏特加是由俄羅斯僧人制造出的一種清洗傷口的藥物,後來有人發現口服竟然可以減輕傷痛,舒緩緊張。於是,俄羅斯人開始通過一系列的工藝改進,不斷開發伏特加更符合俄羅斯人需求的功能,伏特加也在不斷被改造的過程中反作用於使用主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俄羅斯人的肉體乃至精神。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伏特加不僅是一種酒精飲品,更是讓俄羅斯成其為俄羅斯的一種民族標誌,作為一種民族性格的催化劑,它讓俄羅斯更明顯地區別於世界上任何其他的民族。有人說“不瞭解伏特加,你就不懂俄羅斯這個國家。沒喝過伏特加,你就難以把握俄羅斯人的性格”。伏特加喜冷,飲用前最好放冰箱裡冷一下口感會更好,純正的伏特加看起來澄澈純淨,入口近乎於無味,但當一股“清涼”劃過人的喉嚨,瞬間會化作一道火焰流淌進人的胃中。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伏特加對俄羅斯人的滿足是多層次的。在這裡口腹之慾反倒是次要的,大部分人追求的並非是好喝,而更像是在乎它的作用和結果。伏特加酒最初的實用性主要體現禦寒取暖方面,在那些天寒地凍,長夜漫漫的日子裡,醇烈的伏特加對人起到了溫暖身體,促進睡眠的功效。中國人愛說的“酒壯慫人膽”也是俄羅斯人對伏特加的實用訴求之一。據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全體消耗的酒類超過了2.5億升。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很多俄羅斯人至今依然相信,當年他們就是靠喀秋莎火箭炮和伏特加打敗了納粹德國。在衛國戰爭中,由伏特加“製造”的“傳奇”有很多,戰爭初期的哈爾科夫戰役中,被德軍圍困的蘇聯集團軍,在迫不得的情況下只能採取人海突圍戰術,夜復一夜,在德軍照明彈的光芒下,成千上萬的蘇聯士兵靠著伏特加頂起的一股“神力”——酒精帶來的克服恐懼的神經麻痺。手挽著手,用他們自己的身體去抵擋敵人了槍彈和坦克,爭取突圍的一線生機。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到了戰爭後期,輪到德軍開始撤退了,臨行前他們要把哈爾科夫儲備的供給運送給第8軍,在把城裡城外所有東西都搬空後,唯獨留下了一罈罈的俄羅斯伏特加,果然,追擊而至的蘇聯士兵難抵伏特加的誘惑。。。窮途末路的德軍由此爭取到了寶貴的48小時。戰時階段,每時每刻的疏忽都可能扭轉戰局,但在伏特加面前,蘇軍一切乘勝追擊的兵法都可以暫時擱置,反正這個時候,德軍已是強弩之末,盟國勝利是早晚的事,不差這一兩頓酒的工夫。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俄羅斯的歷史從某個角度來看,就是一部被伏特加成全和受伏特加反制犬牙交錯、交替前行的歷史。俄國的掌權者曾認為:國家壟斷了伏特加,就控制了人民,到後來卻又不得不疲於控制人民對伏特加的依賴,而每一次控制都只能令人民對其依賴更深。最近一次大規模的禁酒運動緣於戈爾巴喬夫改革政策的推行,他下令關閉生產伏特加的工廠,關閉賣酒商店,但這也攔不住無酒可買可喝的酒徒們,“自強”者囤積糖,通過發酵自釀伏特加,自暴自棄者喝洗髮液、香水、鞋油、剎車液等一切含酒精的液體。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伏特加不過就是一種兌水的高純度酒精,到底有什麼魔力讓俄羅人對它如此地痴狂,這已經不是滿足暖身、壯膽等低端需求所能解釋得了的了。很多哲學家、作家嘗試將從各個角度分析了這一難解之謎,有人說喝伏特加只是為了將那些與生俱來的負擔忘記。伏特加打通了俄羅斯人的內心,在他們心中留下一個洞,直直地通往潛意識,觸發那些無法預知的人生曲折。飲用伏特加是對人類本性的一種挑戰,向一切人類所能企及的理性和所有高高在上的真理挑戰,伏特加不僅是俄羅斯人賴以生存的物質之根,也是他們惟以寄託靈魂的精神之花。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作家葉夫金尼·波波夫曾提出這樣的看法:在這個不那麼完美的國家裡,正是伏特加支撐著俄羅斯人民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挫折。伏特加提供了一種真正與政治無關的私人空間,一個可以在幻想的自由中得到放鬆、忘卻煩惱、縱情歡愛的地方。在俄羅斯,文學、音樂、建築、繪畫無不與伏特加相關,伏特加激發了創作者們的想象力,讓作家構思情節、音樂家譜寫旋律,建築師勾畫藍圖,畫家的構圖描摹都變得更加容易。”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其實,無論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能掩蓋俄羅斯人嗜酒的一個重要的病理原因——酒精依賴症,西方學者甚至還補刀說:俄羅斯人之所以醉酒的現象最嚴重,酒精依賴者最眾多,主要是因為基因的緣故。白種人本來的酒精耐受性都比較高,但俄羅斯人混有大量的亞洲基因,所以受亞洲人乙醛脫氫酶不足的影響,分解酒精的能力差,才會比一般的白種人更容易喝醉。俄羅斯每年消耗酒精數量世界領先,到底是因為單人酒量大還是因為飲酒基數夠大,男女老幼都在喝。我們也不得而知。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既然是一種病了,靠短時戒斷的效果肯定難以理想,到了普京時代,政府對伏特加基本上採取了冷處理的態度。普京本人是俄羅斯領導者中罕見的對伏特加無感,平時只喝啤酒的一位,但他也只是懲罰政府機關中的酗酒人員,再不推行全民禁酒。近些年,隨著社會環境個人生活的改善,俄羅斯人抗壓方式也趨於多元,不用千軍萬馬去擠伏特加的獨木橋,在俄羅斯一些發達城市中越來越多年輕人以喝啤酒和進口紅酒為時尚,也不再追一醉方休的飲酒模式, 伏特加作為歷代俄羅斯人的靈魂信仰,當他們不再過份依賴它,還有可能真正享受它嗎?

為酒痴狂,伏特加緣何成為俄羅斯人的第一“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