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每天練多少字爲宜?

啟功的《論書絕句》中大致提到過練書法每天寫多少字這個問題,啟功的結論是這樣的:

“這和每天要吃多少飯的問題一樣,每人的食量不同,不能規定一致。總在食慾旺盛時吃,消化吸收也很容易。學生功課有定額是一種目的和要求,愛好者練字又是一種目的和要求,不能等同。”

學書法,每天練多少字為宜?

(啟功的《論書絕句》節選)

本文說的學書法者,當然不是學生,是指的愛好者。啟功舉了個例子,說他有個朋友臨《張遷碑》,寫好的紙,就放在地上,然後,日復一日,疊到了一人高的兩大疊。

但是啟功說,他去看了,便覺得上層的不如下層的好。下層的,是寫得早的,上層的,是剛寫的。為什麼剛寫的反倒不如以前寫得好了?原因在於:後來寫,是為了給自己“交差”,是為了完成每日給自己定的“任務”,或者是為了讓朋友看自己的臨書“成績”,於是,急!

但書法不是急來的。書法水平的提高,不單單隻看寫字的“量”的多少。

“有人誤解‘功夫’二字。以為時間久、數量多即叫做‘功夫’。事實上‘功夫’是‘準確’的積累。熟練了,下筆即能準確,便是功夫的成效。譬如用槍打靶,每天盲目地放百粒子彈,不如精心用意手眼俱準地打一槍,如能每次二射中一,已不錯了。”

學書法,每天練多少字為宜?

是的,練習書法最重要的,是“準確的積累”。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求數量就好的,恐怕要多寫多練之餘,還要思考,每臨一個字,都力求準確,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胡亂完成任務為止。

比如思考某個帖的運筆方法,比如記憶某個帖的結字方法,比如記住某個字在某個人的筆下準確的寫法,如果這樣練字,當一字頂百字。

學書法,每天練多少字為宜?

學書法是個綜合修養的事兒,特別是文人書法,字裡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學養、書卷氣、才華的積累,而不僅僅是“腕底”功夫。

別給自己硬性的規定任務,但卻一定要認真思考每天寫的那幾個字,幾行字,一幅字,體會筆墨在宣紙上的運行軌跡,墨色在紙上暈染的快慢大小。這樣寫的字,才是真的在臨,真的在寫。隨手胡劃的筆畫,不算,不假思索的臨帖,不算臨帖。

就筆者個人來看,每天臨習以書體和書寫速度的不同,字數在80~150字之間,練習時間不超過兩小時為佳。邊思考,邊練字,不給自己定任務,但對於才入門的兒童,恐怕倒是規定點任務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