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賞析: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藏品名稱: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規格尺寸:重:26.5g 直徑:3.96cm

類別:錢幣

簡介:

此枚錢幣為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該幣正面點圈內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上鑄“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鐫“庫平七錢二分”六字,兩旁鐫花飾。背面蟠龍居中,外圈為英文,並鐫有“7”和“2”阿拉伯數字,兩旁鐫小花飾。錢幣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真龍栩栩如生,且龍身紋路精美,看上去彷彿是一幅畫,極其瑰麗。此幣制作精良,包漿自然,品相極好,此種版別特別稀少,特別珍貴,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臺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賞析: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話說光緒年間,閩省所需銀元均由廣東省供應,因路途遙遠,往返費時,閩督準商人“孫利”就用集股購機的方式,在閩地試鑄,並規定未經戶部令,不準商人附搭股本或自行鑄造。後“孫利”特擬定閩籍浙江候補知縣“孫葆”辦理此事,再由善後局、鹽道司籌款續鑄。但時日一久,局庫支出困難而無款撥給就此作罷。

因此事是由官督紳辦,在當時只是權宜之計,且也不符政體。故後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特委藩司“張曾”、鹽道司“楊文鼎”督辦局務,並接受機器廠房、物料等事宜,其鑄制費用均由該“司,局”自行設法籌款,鑄成後發商行用。閩省自接辦後改為“福建銀元局”。以後所鑄銀元,其幣上端均書“福建官局造”字樣,這就是此幣誕生的由來。

臺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賞析: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當時,閩省人習貫用小額幣值流通,如:《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及三分六釐》。其主幣“庫平七錢二分”因面值大,不便當時流通,故鑄額不多,留存至今的非常稀少,可謂中國機制銀元的大珍品。

臺灣中正春季拍賣精品賞析: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錢幣十大珍品:

上海一兩銀幣,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反版,湖北省造本省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陝西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福建省官局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浙江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奉天癸卯光緒元寶一兩,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金本位半元銀幣。

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個歷史發展的階段都是我們國家成長的足跡,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也正是這歷史長河中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歷史時期也使它在錢幣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也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再加上其鑄造量卻實不多,流通量更少,所以存世極罕。像這一枚存世量極為稀少且品相極好的幣種,如今大多情況下流落在民間或被一些錢幣收藏家所珍藏,現如今也只有在高端拍賣會上偶爾能見到它的身影,此次現身在臺灣中正大型春季拍賣會上,也算是收藏者與古幣之間的一種奇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