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以爲「出道即巔峯」的歌手,其實還有其他的好作品

最近在聽高中時代流行的歌曲,每一首歌都會浮現那時的回憶。比起當時,現在的體會更加有所不同。在聽歌的時候,也會去查找這些歌手的資料,查看他們每一年的作品。畢竟,告別高中時代之後,對很多歌手後來的作品就不再那麼關注了。

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就常看到有那麼一些評論,諸如:“出道即巔峰”“靠一部作品混到現在”。當然,我是覺得這些評論是比較片面的。所以,我也覺得,有必要給這些被偏頗評論的歌手正名。

>>>>

王傑

很多人談到王傑,必然會想到他的《一場遊戲一場夢》,這張專輯一經發表,雄踞臺灣排行榜冠軍半年,累計銷量1800萬張。但有好多人說王傑是“出道即巔峰”的代表,這樣說的人只能說不了解王傑。

那些被以為“出道即巔峰”的歌手,其實還有其他的好作品

王傑

王傑的第一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雖是巔峰,但如果沒有後面兩張“後發有力”的專輯,王傑的出現可以說得上算是“驚鴻一瞥”了,但後續一年一張專輯,並且自己還能作曲,諸多經典歌曲陸續發表,奠定了歌王地位。

王傑的經典作品除了《一場遊戲一場夢》之外,有《忘了你忘了我》《安妮》《說謊的愛人》《不浪漫罪名》《誰明浪子心》等。

那些被以為“出道即巔峰”的歌手,其實還有其他的好作品

浪子王傑

時至今日,《不浪漫罪名》《誰明浪子心》這兩首歌仍排在廣東地區的各大KTV點歌榜的前列。

>>>>

飛兒樂隊

說到飛兒樂隊,最廣為人知的歌曲便是偶像劇《鬥魚》中的片尾曲《Lydia》以及首張專輯中的《你的微笑》、《我們的愛》。

那些被以為“出道即巔峰”的歌手,其實還有其他的好作品

飛兒樂隊

2004年,飛兒樂隊發行了第一張專輯《F.I.R》一炮而紅,專輯中的多首歌曲在各大音樂排行榜久居不下,樂隊也橫掃各大音樂獎項,收穫無數。《Lydia》更是被韓國歌手買下版權翻唱,一時間風頭無兩。

大概是出道前用力過度,飛兒樂團接下來的專輯便讓無數粉絲失望,傳唱度大不如前,專輯銷量和口碑一張不如一張,風頭不再。

如今很多人談起飛兒樂隊,不自覺會用“曇花一現”“胡蘿蔔”“泯然眾人”等詞來形容。

其實,飛兒樂隊是一個創作能力很強、很有才華的組合,他們的作品涵蓋了民謠、搖滾、雷鬼、爵士等曲風。

當然也有很多人質疑飛兒樂隊的現場能力,其實也是因為歌曲難度太大,每一首歌都非常傷肺,主唱飛兒時常因為嗓子和肺受損而去看醫生,這也一定程度影響其現場能力。

那些被以為“出道即巔峰”的歌手,其實還有其他的好作品

與五月天、孫燕姿合作《第一天》

飛兒樂隊成員的其他知名作品有《千年之戀》、S.H.E.的《夏天的微笑》、謝霆鋒的《勇者之歌》、張韶涵的《遺失的美好》、與五月天、孫燕姿合作的《第一天》等。

>>>>

黃國倫

嚴格來說,黃國倫不算出道即巔峰的歌手,他是知名音樂製作人,作曲人。黃國倫最經典的作品是王菲演唱的《我願意》,他為這首歌譜曲和擔任製作人,憑這首歌一時聲名鵲起。他也是娛樂圈中唯一一位和香港四大天王合作過的音樂製作人。

那些被以為“出道即巔峰”的歌手,其實還有其他的好作品

黃國倫

因為《我願意》這首歌太經典,鋒芒蓋過了黃國倫後來的所有作品,一直無法超越。在20多年後的今天,各大綜藝節目介紹黃國倫,言必提及這首歌,以至於很多人以為黃國倫也就只有這首作品為人所知,甚至有人諷刺“黃國倫靠《我願意》在各大綜藝節目蹭吃蹭喝十幾年”。

其實不然,作為一個多產的作曲人,黃國倫在《我願意》之後也有多首經典的作品。

那些被以為“出道即巔峰”的歌手,其實還有其他的好作品

辛曉琪的《味道》也是由黃國倫作曲

在《我願意》發表後的當年年底,由黃國倫作曲、姚謙作詞、辛曉琪演唱的《味道》,這首歌傳唱至今的經典歌曲讓辛曉琪獲得“療傷系情歌天后”的稱號。

1997年,黃國倫為黎明演唱的《半生緣》作曲,這首歌入圍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

其他歌曲還有張學友音樂劇《雪狼湖》中的《怎麼捨得失去你》、蘇永康的《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范曉萱的《眼淚》、齊秦的《袖手旁觀》等。

>>>>

好了,暫時先介紹這三位歌手,其他歌手的歌和資料還在陸續品味和發掘。

如果讀者朋友覺得有其他歌手也是被“出道即巔峰”、“一部作品吃天下”這樣誤解的,歡迎在留言區補充、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