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協議拆遷」該如何爭取應得補償?

京尚拆遷律師在之前分析“拆遷協議”和“協議拆遷”的區別時曾經提到過,所謂的“協議拆遷”,實際上就是拆遷方迴避徵收法律規定,違法以類似交易的方式,通過與被拆遷人簽訂所謂的“拆遷協議”,行土地房屋徵收拆遷之實。

換句話說,這樣的“協議拆遷”是沒有法律支持的。但在實踐中,由於這種違法拆遷方式可以幫助拆遷方規避法律規定和程序要求,縮短徵收拆遷時間,壓低補償成本,加上有被拆遷人缺乏對相關法律知識的瞭解的這一漏洞,因此成為了地方徵收的“寵兒”。

曾有不少被拆遷人在諮詢過程中反映,自己的房子正在面臨拆遷,但村裡卻說,根據當地的補償安置辦法,自己能拿到的拆遷補償只有每平米幾百塊。而在當地想購置一套房子,每平米房價卻要大幾千塊。

提到徵地拆遷應該進行的徵地公告和其他徵地報批文件,這些被拆遷人都表示沒有見到過,其他的徵地相關的補償安置方案公告、聽證程序等等更是聞所未聞。僅憑一紙不知是何部門、有無權限就發佈的補償安置辦法就要求被拆遷人簽字搬遷、交房交地,從形式上來說,就是典型的違規“協議拆遷”了。

遭遇“協議拆遷”該如何爭取應得補償?

如果說拆遷方按照法定程序開展徵收工作,那麼當它在某一程序進行過程中出現違法違規問題,被拆遷人可以把握相應階段的救濟方式,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如果拆遷方從一開始就不按套路出牌,被拆遷人又該如何進行維權呢?

京尚拆遷律師今天就來說說,自始違法違規的拆遷項目中,被拆遷人該如何通過合法方式和途徑開展維權活動,爭取自己應得的拆遷補償。

首先,通過信息公開申請把握全局。

無論是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向相關行政機關,如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還是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相關規定申請查詢村務(街道)信息,都是被拆遷人獲取拆遷相關信息文件的重要方式。

被拆遷人要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查詢和公開申請明確拆遷項目的整體情況,確認拆遷項目究竟是否有合法依據,是否經過了相應的審批程序,拆遷方是否具備組織徵地拆遷工作的權限等,然後根據得到的信息尋找依法維權的突破口。

其次,明確自身房屋價值,打好守城戰。

遭遇“協議拆遷”該如何爭取應得補償?

在這類協議拆遷中,拆遷方的出招往往是出其不意的。很多被拆遷人就曾經遭遇過房屋突然變“違建”、“危房”的情況,被行政部門以“拆違、拆危”為由要求強制拆除。此時對被拆遷人來說,房子是交涉談判的最重要籌碼,在接到《限期拆除非法建設通知書》等時,被拆遷人一定要抓緊針對行政處罰和強執程序啟動法律救濟程序,拖延房子被強拆的腳步。

房子安全的同時,被拆遷人要積極把握與拆遷方的協商談判機會,儘量爭取在談判過程中解決爭議,獲取合理補償,及時離場。但拆遷補償多少才合法合理,這是讓很多被拆遷人都覺得迷茫的一個問題。

要價過高容易讓自己陷入談判僵局,且得不到法律支持,難以實現;拆遷方出價過低,難以保障被拆遷人較原有居住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基本原則,實踐中更是屢屢讓被拆遷人遭遇買不起新房無家可歸的尷尬處境。

因此,被拆遷人在面臨拆遷時,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明確自己的房屋價值,以及在拆遷中能夠依法獲得的補償的價格範圍,以保證在和拆遷方進行談判時守住底價,並在不會使談判崩盤的範圍內爭取更高補償。

最後,以守法應違法,不浪費維權黃金時間。

很多被拆遷人習慣了拖延等待,以至於不少人在遭遇違法拆遷之初,總是刻意迴避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主動將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上,追求通過信訪、找政府領導告狀等方式維權,等著政府嚴查,等著拆遷方“良心發現”。但在這個過程中,部分碰壁的被拆遷人會試圖“以惡制惡”,做出一些過激行為,陷入更深的困境。

京尚拆遷律師希望被拆遷人明白的是,這類拆遷項目違法漏洞多到可以用“俯拾即是”來形容,被拆遷人完全可以在專業拆遷律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通過多種法律手段,以合法方式進行維權,爭取應得的補償,萬萬沒有必要為了爭一口氣而“賣了孩子買籠屜”,去做得不償失的試探。

遭遇“協議拆遷”該如何爭取應得補償?

最後,京尚拆遷律師深刻明白,有時候被拆遷人不願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是因為不想也不敢與政府公權力、拆遷方或是開發商等“有錢有權”的勢力敵對,只是想少吃些虧,能吃飽穿暖住踏實,過平凡安定的幸福生活。

但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對被拆遷人來說,最安穩、最快捷、最容易實現的拆遷維權方式,不是托熟人找關係,更不是以暴制暴用血淚來反抗,恰恰是大家認為既危險又缺乏勝算的法律。

不管拆遷方是在合法徵收的大前提下在細節之處有違法違規的情形,還是如本文提到的這樣,自始就是違法拆遷,被拆遷人都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法律賦予了被拆遷人相當豐富的權利救濟手段,被拆遷人應該把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