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老友粉,老友粉的來源飽含真情!


老友粉是廣西南寧的本土美食,於2007年入選南寧公佈的首批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梧州的炒河粉同為廣西"四大米粉"。

南寧人認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著開胃,冬天吃著驅寒。老友粉是當地沒有階層分化的小吃代表,非常具有民生氣質。這種粉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寧小吃的獨特風味之一。

"老友粉"可以算是南寧最受歡迎的獨特地方風味小吃之一,酸、辣、鹹、香兼備,據說食之具有驅風散寒、通竅醒味之功效。

雖然老友粉現今大行其道,而其原版則是老友面。關於老友面的來歷有一個典故:上世紀三十年代,一位老翁每天都光顧週記茶館喝茶,有幾天因感冒沒有去,週記老闆十分掛念,便將精製麵條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熱麵條一碗,送與這位老友吃。熱辣酸香的面頓時使老翁食慾大增,他發了一身大汗,感冒也好了。事後老翁感激不盡,書贈"老友常臨"的牌匾送給周老闆,"老友面"由此得名並漸漸名揚八桂。

還有一種說法,南寧的"老友粉"、"老友面"是當年子賢公發明的,子賢公用"老友粉"、"老友面"和"挑痧"的本領解除了南明永曆君臣及眾多北方來的兵將水土不服的病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