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點突破 加快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城市

聚焦重点突破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聚焦重點突破 加快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城市

聚焦重点突破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13日,廣州市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和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總結近年來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書記張碩輔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市政協主席劉悅倫出席。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講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新滋、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新生、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謝先德出席。

張碩輔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為廣州創新發展做出貢獻的廣大科技創新工作者、院士專家、創業家、企業家致以崇高敬意,向一直關心支持廣州創新發展的中直駐穗有關單位、省直單位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近年來廣州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創新顯示度不斷提升,但與先進城市對標,還存在差距。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創新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主動對接國家科技戰略,積極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創新,為勇當“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排頭兵提供支撐。

張碩輔強調,面對創新發展新形勢新任務,要聚焦重點突破,加快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城市。著力提升創新主體質量,堅持“有沒有”和“好不好”並重並舉,實施創新企業倍增計劃、創新企業樹標提質計劃,瞄準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大力度引進一批、通過技改壯大一批、著眼長遠培育一批創新主體,把數量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質量優勢。著力做強做優創新產業,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使科技創新成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撐。著力加強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攜手深圳、香港、澳門共建科技創新走廊,加強引智引技引資,拓寬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更深層次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著力建設創新人才高地,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精準的人才政策,激發企業家創業家精神,形成廣聚天下英才的氛圍,引進一批國際頂尖基礎研究人才、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者和重點產業“高精尖缺”人才及團隊,構建特色人才鏈。著力優化提升創新生態環境,對標國際最優最好最先進的做法,開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計劃、推進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計劃、推進創新降成本計劃、實施城市創新顯示度提升計劃,優化高質量科技供給,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生態圈,提升創新生態環境的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

張碩輔強調,要堅持黨對科技事業和創新發展的領導,以高質量完成巡視整改任務為動力,強化敢闖敢試敢幹的銳氣,凝聚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各級各部門要把“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成果轉化為推動創新發展的具體舉措,提高抓創新發展的能力。理順科技創新省市聯動機制、資金管理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科技創新獎勵和評價機制,以制度創新推進科技創新。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各區要增強創新發展積極性和主動性,市直各部門要主動做好服務,把創新發展實績納入高質量考核評價體系,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創新績效。

溫國輝強調,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擺在最優先位置,對照全國一流、國際領先的目標,攻堅克難,推動廣州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水平。加強創新研究能力建設,增強國際科技競爭與合作能級;加強產業創新能力建設,打造世界級現代化產業創新支撐體系;強化科技創新樞紐功能建設,推動形成科技創新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大鼓勵創新機制改革力度,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創新產業營商環境;推動創新載體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領先創新型產業集聚區網絡,高水平建設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王瑞軍在講話中指出,廣州科技創新主體不斷壯大,創新平臺加快佈局,創新生態日益優化,正從積累期邁向加速期。希望廣州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建設,做強做大做優創新型企業,主動承接國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務,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在全省科技創新中發揮引擎、龍頭和主力軍作用。

市領導周亞偉、潘建國、蔡朝林、王東、姚建明出席會議。市局以上有關單位和駐穗有關單位負責人,各區黨政負責人、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區長和科技部門負責人,廣州地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廣州校地協同創新聯盟成員單位、創新英雄代表,市創新標杆企業、獨角獸培育企業、市屬國有企業、外資科技企業、民營科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代表,廣州獲得中國最佳創新50強企業代表等參加。

積極探索廣州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聚焦重点突破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13日,廣州市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對廣州科技創新工作作出重點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把創新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積極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創新,為勇當“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排頭兵提供支撐。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當前,廣州經濟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緊要關口。能否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能否走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事關發展後勁,影響長遠未來。近年來,廣州創新驅動發展腳步加快,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但也存在著科技型企業總量不夠多、科技成果轉化不夠快、創新開放層次不夠高等問題,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市仍有差距,對標廣州城市發展要求仍有距離。全市上下只有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只有把創新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強烈的緊迫感、危機感把握大勢、搶佔先機,才能在高質量發展中率先突破,在全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當好排頭兵。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要著力提升創新主體質量。創新主體是科技創新的承擔者,創新主體的質量直接影響科技創新的水平。以企業而言,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已成為衡量城市發展活力、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之一。近年來,廣州科技型中小企業迅速增長,但總量仍不多,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佔比仍不夠高。相比之下,國內部分城市將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一招,幫扶力度大,發展勢頭猛。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廣州要加快實施創新企業倍增計劃、樹標提質計劃,著力加大引進、培育、技術改造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企業千差萬別,即便同一類型的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問題、所需的服務內容也各不一樣,廣州要堅持因企施策,分門別類,更精準、精細地提供服務,以創新主體數量、質量的大幅提升,為廣州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打下堅實基礎。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要著力建設創新人才高地。廣州高質量發展的抓手,關鍵就是人才的國際化。比起技術、資本,廣州尤為緊缺的是人才。以產業發展趨勢而論,以前是人才跟著資本和技術走,現在是資本、技術跟著人才走。廣州要吸引更多國際頂級的優秀人才,尤其是跟廣州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人才。當前,廣州人才結構性問題相對突出,尤其頂尖人才和團隊比較缺乏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的重要短板。對此,廣州要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精準的人才政策,在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方面提升服務水平。此外,創新還要激揚奮鬥精神,激發企業家、創業家精神,涵養創新文化,讓一個個“創新英雄”成為城市榜樣。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要著力優化提升創新生態。樹高葉茂,繫於根深。科技創新能否取得重大突破、科創企業能否鋪天蓋地,關鍵在於土壤的滋養。廣州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讓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等與技術創新相配合,不斷激發創新活力。舉例而言,當前廣州科技成果轉化面對成果評估、收益落實等難題,在轉化速度和成效上仍大有潛力可挖。對此,只有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才能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優化組合;只有全力升級服務,比如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進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才能提升保障水平,推動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各類創新。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面對撲面而來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後於時代。廣州要全力做強優勢、聚焦重點突破,以敢闖敢試的銳氣、追求卓越的勁頭走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為加快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凝聚合力,提供強大支撐!

廣州新座標:國家重要創新極

聚焦重点突破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廣州創新驅動發展又有了新目標:到2020年末,在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基礎上初步建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形成開放、寬鬆、自由的創新生態,科技創新重要指標在“十二五”末基礎上翻一番,在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時,成為重要“創新極”。

8月13日,廣州市召開科技創新大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廣州市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行動計劃》)已經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同意。

通過機制引領,廣州大步行動起來了。通過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科技產業創新主體培育、創新產業新支柱構築、綜合性國家新興產業創新中心共建共享、開放創新新格局拓展五大行動計劃,一個富有廣州特色的創新生態系統,正成為創新資源集聚的沃土,一條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城市的“廣州路徑”,正越來越清晰。

瞄準四個“國際一流”▶▶佈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廣州從何處“落子”?《行動計劃》指出,廣州將從空間佈局著手,重點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創新城打造生物科學中心,在南沙新區打造海洋科學中心,建設面向行業關鍵共性技術、促進成果轉化的研發和轉化平臺。

同時,瞄準四個“國際一流”建設。建設國際一流重大科學裝置和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國際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建設國際一流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國際一流科技服務中心。

未來,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州憑藉科學設施相對集中、科研環境自由開放、運行機制靈活有效的佈局與規劃,將吸引更多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為廣州的創新驅動發展“提速”。

推動高新企業“雙提升”▶▶激發科技產業內在動能

《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緊緊抓住高新技術企業“牛鼻子”不放鬆,培育扶持企業創新主體快速做大做強,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大幅提升。

廣州將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和未來產業,以每個細分行業的國際前10強企業為目標,引進一批集聚國際高端要素、高技術含量的跨國公司,到廣州建設(華南)總部或者研發中心,為廣州市培育創新龍頭企業。

目前已有兩萬多家全球企業在廣州投資興業,其中包括297家世界500強企業。自去年到現在,包括富士康全生態產業園區、思科(廣州)智慧城、GE生物科技園等在內的334個項目落戶、落地廣州,涉及投資總額達5312億元。

全市科技創新企業總數突破16.9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8690家。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的科技企業在廣州不斷湧現。在繼續保持高新技術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廣州將堅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擴張與質量提升並舉,著力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實現“雙提升”,即推動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提升發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推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壯大成為規模以上企業。

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拓展開放創新新格局

《行動計劃》提出,推進廣深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建立跨區域協同創新機制,優化創新研發跨區域合作、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資金人才跨區域流動、科技成果跨區域轉化、知識產權跨區域保護等組織方式,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優化組合。建立廣深港澳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合作機制和產業功能佈局的銜接機制,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廣州“核心創新平臺”和“重要創新節點”。

《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主動加強與全球創新網絡有效對接,更好集聚全球創新能量,在發揮廣州駐硅谷、波士頓、特拉維夫科技創新合作辦事處作用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在全球創新指數前20名的部分國家和地區設立海外創新辦事處,對接當地創新資源,吸引當地科技成果在廣州轉化和產業化,充當廣州企業進入當地市場的橋樑。”

越來越多的國際創新巨頭企業選擇廣州作為深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據點,未來廣州將成為我國科技技術輸入輸出的重要樞紐,充分發揮人才聚集的能量和優勢,廣州必將成為連接國際的閃亮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