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買房遇到房價高於備案價格時怎麼辦?

一套房子,備案價格5100、開發商開價6000,能買不?


首先,這個售價目前是籤不了正式購房合同的。2017年12月7日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銷售管理的通知》規定:“已經價格備案的商品房不得高於備案價格對外銷售”。

但這樣的情況在北海並不鮮見。

前幾年北海樓市很冷清。2016年新建商品住房網籤均價5249.76元/平方,同比僅增長0.31%。在這樣的環境下樓盤備案價格普遍不高,很多備案價格只是5字頭或6K出頭。

2017年以來北海房價明顯上漲,繼續5字頭房價開發商當然不樂意。最省事的辦法是上調備案價格,但房價會因此容易失控,官方極為謹慎。

於是就陷入了膠著。2018年1月3日有人在政府網投訴“xx樓盤雖然預約了購房者好幾個月,很多都在拖延網籤時間,變相捂盤”。

客觀地說,很大概率開發商不是“拖延”網籤而是“無法”網籤。因為售價高於備案價格,交易中心的系統根本不讓生成正式購房合同。

怎麼知道商品房的備案價格?

按規定:商品房的備案價格必須公示(一房一價表)。如果在樓盤的售樓中心找不著,可以投訴。

北海買房遇到房價高於備案價格時怎麼辦?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解決?

方案一是廢話——開發商主動將售價降至備案價格範圍內。

方案二是等待——等待開發商想辦法調整了備案價格,或者官方放鬆了規定。

方案三是變相——把售價分成兩部分(備案價格+其它項目費用)。

“其它項目費用”又是啥玩意?

最常見的就是裝修費用。房子毛坯交房,備案價格51000,銷售價格6000。其中5100是購房價格,900是裝修合同價格。簽訂購房合同的同時也簽訂裝修合同,可能還有裝修驗收通過文書。

另一種辦法是名目費用。房子90平方米,備案5100售價6000。其中5100是購房價格共45.9萬元,其餘是團購房諮詢費顧問費中介費…….等等共8.1萬元。

這樣的做法有哪些風險?

如果1.相信開發商、2.全款、3.自住且長住、4.房子質量合格不會出現退房維權事宜,那基本上沒問題。

但如果是貸款購房,銀行認的是購房合同價格,這意味首付款要大增。

如果數年之後房子就轉讓,評估價格說不定是以購房合同價格為參考。

如果房子出現質量問題要維權,損失額估計是以購房合同價格為基準。

當然也有優點——契稅會少一點、辦證手續費也許會少點。只是節省的費用相對於房款連零頭也算不上。

理論上會遇到一種極端風險:開發商交不了房或拒不交房,打官司退房很有可能只退回合同購房額。裝修款項或其它名目的款項跟交房是兩碼事。

因此,購房時遇到房價高於備案價格,行不行首先問自己:相信開發商乎?然後要問清楚:假如同意將售價分成兩部分,能不能在期望的時間內簽訂購房合同?

售價高於備案價格的樓盤,絕大多數都是2016年及以前就拿到預售證的項目。購買這些項目的房子,務必留意房子的狀態——如果是已經備案了的(即以前已經和他人簽過了購房合同並進行了合同備案),無論是什麼原因都要高度警惕。北海現在有這樣的規定:“購房合同備案撤消後,開發商必須在完成房屋的不動產初始登記後方可銷售”、“重新銷售的價格不得高於上次合同備案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