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低迷 北海擬鼓勵轉開發住宅項目

廣西區統計局《2017年廣西房地產開發業旺中趨穩》一文中顯示:“2017年廣西在商品房去庫存進程中,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壓力較大,梧州市(13.2個月)、北海市(12.4個月)、河池市(11.9個月)、欽州市(10.9個月)等部分城市去化週期較長等問題突出,應引起重視”。


確實,北海商業地產項目近年來表現很一般。太平洋商業廣場(西南大道)的開發商去年已陷入破產清算、東盟國際商貿城(西南大道)遲遲未見開業、和佳廣場(新世紀大道)動作有點慢。海納百川小區(南珠大道)、寧海灣(銀灘大道)不約而同將酒店項目轉成公寓出售,盛薈天地(北海大道東延線)歇息一段時間後亦扛著公寓大旗重現江湖。

2018年2月11日,北海市規劃局在官網發佈《北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局部調整暫行規定》修訂方案,公示徵求意見。

公示內容透露,《北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局部調整暫行規定》於2015年7月2日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當時北海市“商業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較缺乏,北海市居住過剩,去庫存壓力極大。隨著萬達、寧春城等大量綜合商業體的建成,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住宅需求旺盛,房價上漲快速,多次被住建部約談;商業已明顯過剩,需求低迷”。

公示內容稱,“《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北發〔2017〕21號)明確要求有效化解中心城區商業地產結構性庫存,對已繳清土地出讓金的待開發商業用地,在符合規劃和有關條件下,根據市場需求經審批可轉型為商品住房用地。”

正是居於此,北海市規劃局決定修訂《北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局部調整暫行規定》的部分內容,允許商服用地(除便民服務市場用地之外)可以申請轉換為住宅用地。

商業地產低迷 北海擬鼓勵轉開發住宅項目

商業地產低迷 北海擬鼓勵轉開發住宅項目

2015年以來北海房地產市場真的是風雲變幻。

2015年7月31日,北海市政府公佈《研究利用已建設的商住樓、住宅樓發展酒店經營相關問題的會議紀要》(北政閱[2015]119號),文中表示:“利用已建設的商住樓、住宅樓發展為酒店經營,對於消化我市住宅地產存量、促進旅遊業做大做強、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等 有著多方面的積極意義,應予以鼓勵和支持”。

才兩年半的時間,河東已經成為河西。市規劃局的公示內容很直白:“房價上漲快速,多次被住建部約談”、“商業已明顯過剩,需求低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