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抖音過度神化的旅遊勝地,爲什麼回頭客少的可憐?

從小跟隨父親在外漂泊,去過全國的大部分發達城市,也在內地山林子裡頭待過很多年;對於我來說,似乎大家所向往的城市、嚮往的美景,並不能勾起我的興趣!

古城西安回民街、四川的寬窄巷子、利川的老公安局,這些在抖音上被神化為最好玩、值得一去的地方,往往都充滿很多的變數!

被抖音過度神化的旅遊勝地,為什麼回頭客少的可憐?

比如成都的寬窄巷。我住的酒店離寬窄巷子只有3公里左右,一日下午閒來無事,和一群朋友去成都寬窄巷子尋尋古味。一路上我們非常開心,因為成都作為美食之鄉,定有很多吸引人、勾人味覺的獨特食物。

但,到了之後才發覺,寬窄巷子並沒有什麼美食、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風景,就是"人"非常多!巷子裡的遊客都是你碰著我的肩、我擠著你的背,整個人群流量就像水一樣自在的往前面緩緩流動!

被抖音過度神化的旅遊勝地,為什麼回頭客少的可憐?

這樣的成都我不喜歡!我們熱熱鬧鬧剛下車沒多久、又沉寂的匆忙打車離開!在車上我們和一位女司機聊天:寬窄巷子人真多!

是啊,這幾天人還算少的,一到星期天,都沒什麼司機願意走那條路的!

太沒意思了,本想來瞅瞅熱鬧!你知道哪裡有好玩的地方、或者少人知道的美食?

很少,一般是孩子們喜歡吃!不過,我們很少在成都耍,因為成都的景點大都因為遊客多的很,已經沒什麼特色了!

......

被抖音過度神化的旅遊勝地,為什麼回頭客少的可憐?

說這些我並不是想吐槽四川、也不是吐槽過度蜂擁的遊客!而是覺得如今國內對於遊客的把控,似乎仍然停留在金錢上!他們更在乎錢,所以大肆的招攬遊客,但激增的人群、激增的產品售價、激增的旅遊消費,卻讓所有遊客大失所望!

很多做旅遊的人認為,遊客小氣,在當地旅遊不產生任何的消費,以至於讓他們的外快一直處於溫飽線上!可他們忽略了一點,一個好的地方,應該是讓人覺得舒服的,至少不應該是人擠人、人推人,至於他們售賣的所謂的紀念品我就不吐槽了!

被抖音過度神化的旅遊勝地,為什麼回頭客少的可憐?

或許是從小在外漂泊,對於城市美景的概念我看的很透!不太喜歡盲目跟風的攀爬泰山、也不喜歡追求心靈憑藉遠遊西藏。所以我對於旅遊的舒適度非常看重,也才能在旅遊中對那些不合理的現象進行批判。

而四川之行,讓我聯想到法國巴黎的LV名品店;很多中國人喜歡在那裡消費、喜歡買各種天價的包包,儘管這些東西的實用性很低、價格高的嚇死人,但他們仍然還是要剁手!美國星條紋報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調查。

被抖音過度神化的旅遊勝地,為什麼回頭客少的可憐?

他們發現,這些名品店都非常的有個性!他們的門前大都排著長長的隊伍,而店裡面卻只有為數不多的人;這個店面明顯可以承載更多的顧客,從而產生更多的利潤,但他們為何會這樣把客人拒之門外?

經採訪發現:店裡的面積雖然很大、導購配備很多,但是為了讓每個客人都能在店裡體會更自由的空間、更良好的產品介紹,她們選擇對店內的顧客進行限制。這種行為對於國內多數商家來說非常愚蠢,因為不是每個客人都會購買,也沒有人斷定外面的客人不會購買,因此說不定長時間的等待會讓他們損失幾十萬、幾百萬的大單!

被抖音過度神化的旅遊勝地,為什麼回頭客少的可憐?

但,他們卻說了另一個看法!在消費升級的今天,顧客到底要什麼?是產品、還是舒適?價格的承受力真的很低?其實不然,據國內的旅行社統計的數據顯示,大多數的旅遊者都希望能購買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的價格上限都很高。

因此我們發現,與其服務一群鬧哄哄的客人、不如一個個的服務好了、介紹好了,至於買還是不買,(大多數都是買的)對於LV這個國際品牌來說都是賺的!而在外面等待的人,看似等了很久、損失了很多體驗,但他們願意等待,說明這些是忠實客戶,這樣又可以幫助門店做一次顧客篩選,避免服務浪費!

被抖音過度神化的旅遊勝地,為什麼回頭客少的可憐?

看完法國的例子,在這裡我想問一下國內的旅遊景點、旅遊城市,蜂擁的遊客真的是越多越好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