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被曝「新身份」,「俞爸爸」如何撫養出更多的「新東方」?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有多種“稱謂”:俞老師、老俞、俞總,這些分別是學生、同事以及業界同行的稱呼。

如今,俞敏洪又多了一個“稱呼”——俞爸爸。這個“稱謂”來自新東方投資的教育創業者。

日前,在東方座標學院2018級開學典禮暨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髮佈會上,一家獲得新東方投資的教育企業聯合創始人公開了俞敏洪的“新身份”。

當然,對於上世紀60年代初出生的俞敏洪而言,他的年歲也夠得上作為很多教育創業者的叔父輩。更為重要的是,俞敏洪也樂得成為教育創業領域的“俞爸爸”。

“今天我們的活動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東方座標學院2018級開學典禮,一個是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髮佈會,這兩個事情對於新東方來說都具有象徵意義。”在開場致辭中,俞敏洪表示把兩件事情放在一起是有意而為之,因為做這兩件事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幫助教育行業的創業者穩健地走向成功。

作為國內教育行業的開拓者和引領者,新東方的發展之路源於一步步的探索,俞敏洪感慨如果新東方當初能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指點,現在應該會發展得更好。“新東方這麼多年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教訓,我覺得是時候分享給新一代的創業者,這將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因此,今年6月,新東方成立了東方座標學院,並精挑細選招募了首屆35名學員。據稱,東方座標學院首屆學員招募共有近300名創業者報名,整體報名質量較高。最終錄取的學員中,近一半公司估值在2億元以上,估值10億以上的佔10%,所有學員所在公司的估值總和將近260億。賽道主要分佈在素質教育、教育科技、K12、教育綜合服務、職業教育、早幼教等多個領域。首屆學員包括作業幫教育合夥人所暉、崑崙決聯合創始人潘楊、盒子魚英語CEO黎小說等。

俞敏洪笑言,來這裡的每一個創業者都希望成為下一個新東方,但成為下一個新東方是有條件的:第一要對教育有深刻的瞭解,第二要有做教育的理想和情懷,第三要有在當前複雜的教育商業環境中抓住機會的能力。

在俞敏洪看來,抓住機會主要靠兩點:個人的敏感性和資源。“在資源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俞敏洪坦言,新東方過去一直在教育領域進行投資,希望藉助教育領域的生態圈和產業鏈,改變中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但新東方的資金和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對教育領域的發展和投入上,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

“所以,我希望新東方能用二十年多年積累的經驗,再加上產業基金的財力,幫助我們在座的創業者穩健地走向成功。”俞敏洪強調,所謂的成功不在於這個公司到底做了多大,賺了多少錢,而在於是否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創造了價值,做出了貢獻。而這也是新東方在創投方面發力的根本目的。

據稱,新東方在2010年成立了投資合作部,確立了互補型投資策略與基本定位。2015年,投資合作部改組為投資事業部,也由互補型投資佈局升級為構建全產業鏈生態體系。目前,新東方投資事業部已累計完成近五十個教育相關企業的投資,合計投資額數十億元人民幣。

當天發佈的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首期人民幣基金規模為15億元人民幣。出資人包括中信信託、中國工商銀行、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諾亞財富、前程無憂、尚德教育、高頓財經等優秀機構和企業。基金將主要聚焦教育產業及延伸的泛教育文化領域,主要投資於早期成長期的項目,天使階段不會涉及。基金預計投資企業不超過30家,主力項目單筆投資金額為2000萬至1億元人民幣之間。

同時,在首期人民幣基金的基礎上,新東方計劃於9月開始著手成立平行美元基金,第一期美元基金整體規模預計與人民幣基金體量相當,投資策略方向基本一致,仍然聚焦中國市場,也會承載海外優秀項目的投資事務。此外,新東方也在規劃PE併購基金,主要考慮整合教育垂直領域的持續性機會。

“教育行業未來不是一家獨大,而是一個良好的產業鏈佈局形態,我們將用投資合作的方式來做好產業投資這件事,這對整個教育產業發展會是非常好的事情。”俞敏洪曾表示,希望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能成為中國教育文化領域聲譽最好、投資策略最好並且收益最好的一支基金。

無論是開設東方座標學院,還是成立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新東方在進行全產業鏈佈局的同時,也一直希望通過整合資源,扶持創新創業,助力行業打造開放的、協同創新發展的教育產業新生態,讓行業產生更多有情懷、有影響力的品牌,推動民辦教育真正成為變革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