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誕生世界級軟體企業?

隨著全球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加快轉型,軟件產業迎來了高速成長期。當然,中國的軟件產業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發達國家軟件產業正由成長期向成熟期轉變,而中國的軟件產業則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成長期。隨著中國企業的成長與壯大,企業對信息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國軟件及 IT 服務收入將持續提高,發展空間廣闊。

《2017 年中國軟件行業發展現狀和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指出,中國企業用戶的 IT 需求已從基於信息系統的基礎構建應用變成基於自身業務發展構建應用,伴隨著這種改變,連接應用軟件和底層操作軟件之間的軟件基礎平臺產品呈現出旺盛的需求。 同時,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階段,由以廉價勞動力為主的生產加工模式,向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的生產和服務模式轉變,其中信息技術產業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支柱和先導,是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的核心。軟件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隨著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進程的不斷深入,傳統產業的信息化需求將會不斷被激發,市場規

模將逐年提升。同時伴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上漲,以及提高自主核心競爭力的雙重壓力,IT 應用軟件和專業化服務的價值將更加凸顯。

數據顯示,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從 2010 年的 1.3 萬億元,躍升到 2017 年的 5.5 萬億元。儘管從 2013 年開始,收入增幅有所回落,但 2011—2017 年期間,平均年增長率仍高達 17.3%(見圖 12–1)。

中國能否誕生世界級軟件企業?

在整個軟件產業的服務和產品結構中,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服務、軟件產品和嵌入式系統軟件。2017 年,在軟件產業 5.5 萬億元的總收入中,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為 2.9 萬億元,佔比為 53.3%,同比增長 16.8%;軟件產品收入為 1.7 萬億元,佔比為 31.3%,同比增長 11.9%;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為 8 500 億元,佔比為15.4%,同比增長 6.3%。

軟件產業市場的蛋糕很大,也很誘人,但是,競爭非常激烈,主要表現為軟件企業數量眾多,且產品同質化嚴重,單個企業的規模不大。來自工信部和智研諮詢發佈的數據信息顯示,2010 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有 20 719 家。而到了 2017 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已經達到了 35 774 家。

在中國巨大的軟件產業市場中,企業管理軟件屬於一個非常細分的市場,金蝶創業早期從財務軟件市場切入,逐步轉型為企業管理軟件服務商,到 2017 年成長為中國知名的企業管理軟件企業,其軟件產品主要是以 ERP 為核心的產品解決方案。

圖 12–2 顯示了金蝶自 1999 年至 2017 年的收入和增長率。1998 年,金蝶營業收入為 6 400 萬元,2017 年收入達到 23 億元,增長了近 36 倍。從 1999 年到 2017 年,金蝶營業收入的年平均增長率為 16.7%。

中國能否誕生世界級軟件企業?

從 1998 年到 2017 年,金蝶近 20 年的增長率與中國軟件產業在過去 10 年的增長率是基本持平的,沒有跑輸市場,但是,也沒有大幅度領跑市場。徐少春多次表示自己對金蝶過去的成長速度並不滿意:“金蝶在過去的增長沒有達到我的預期,甚至還有很大的差距,這裡面既有客觀原因,也有我們自身的主觀原因,主要還是我們自己的努力不夠。我們在產品開發、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設計等方面還需要更大的創新。”

徐少春對金蝶業績不滿的背後,是對金蝶未來發展的期望。和跨國軟件企業相比,中國軟件企業的差距還很大。

圖 12–3 顯示了 SAP 自 2010 年至 2017 年的營業收入及增長率。數據顯示,SAP 在 2010 年、2017 年的銷售收入分別達到了 124億歐元、234 億歐元。

中國能否誕生世界級軟件企業?

應當說,中國本土軟件企業的整體發展規模大幅落後於歐美的大型跨國企業,這和早期中國家電產業頗為類似。中國本土軟件企業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大型跨國企業緊緊地鎖定大型企業客戶這個利潤相對豐厚的市場。本土軟件企業的客戶主要是中小型企業,利潤較薄。軟件公司的收入結構主要包括軟件產品、實施服務和維護等,由於中小型企業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且缺乏信息化專業人員,基本上將實施和服務的職能交由軟件企業來完成,所以極大地提高了軟件企業的綜合成本。

當然,隨著中國企業自身的不斷成長與壯大,中國本土軟件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良機。事實上,歐美的跨國軟件巨頭這幾年的成長速度不斷放緩,受到了來自中國本土軟件企業的挑戰,比如,金蝶在 2003 年發佈的 EAS 產品的定位就是大型企業集團的產品解決方案。

在過去的 20 多年,中國的家電企業與全球家電巨頭之間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海爾、美的、格力已經成功地實現了“趕超”,成了世界級的家電企業。未來的 25 年,中國的本土軟件企業是否也能夠實現趕超?中國是否也能出現世界級軟件企業呢?

本文整理自《金蝶轉型:良知與夢想》

中國能否誕生世界級軟件企業?

《金蝶轉型:良知與夢想》

曹仰峰 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繼《海爾轉型》之後,又一箇中國企業轉型經典案例

金蝶集團25年3次成功轉型

發現企業轉型基本公式,助力中國企業實現永續發展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北京大學教授陳春花聯袂力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