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你扼住命運的咽喉了嗎?或者說,你被扼住命運的咽喉了嗎?對於這兩句話,芯片行業相信應該有非常痛的領悟。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對於希望能夠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人,事無大小,都足以挑動他們敏感的神經。未雨綢繆或者謀定後動,對於一切障礙或者隱憂,他們最終都將一步一步接近合理的解決方案。

在我們每一篇推送的最顯著位置都能找到——“關注一切改變出行的科技力量”,這是極車製造最根本的內容主旨。而正加速推進從“出行工具的製造者”到“出行服務的提供者”、從汽車製造商到科技公司轉型的BMW,為這個行業提供了很多意義重大的案例與素材。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例如這次,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項目的奠基,無論是對於BMW在全球範圍內的產品電氣化進程,還是對於BMW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一下個汽車時代,一定是電氣化的時代,這已是不可逆的進程和不爭的事實。在這個前提下,汽車的產品屬性、汽車與用戶的關係,都將隨之發生改變。而去年十月投產的華晨寶馬瀋陽動力電池中心,和這次動力電池中心二期項目的奠基,都應該被看作是“寶馬卡住了通往未來的入口”。

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以及選擇將中國市場作為BMW新能源產品研發、推廣的核心區域,則是決定這個入口開閉的兩把鑰匙——

動力電池的

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

其實,寶馬在中國已經擁有一家非常親密而穩定的動力電池供應夥伴——寧德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寶馬扶持了這家新能源動力科技公司的成長與逐步壯大(寧德時代2011年成立,寶馬2012年與其簽下超級合同),從發展歷程來看,這種戰略合作關係是相當深入而穩固的。那麼,為什麼寶馬還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動力電池研發及生產中心?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隨著汽車行業對於動力電池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寧德時代已逐漸成為這個行業的“獨角獸”,目前它的動力電池系統除了提供給寶馬外,客戶還有奔馳、大眾等一票重要的行業巨頭,之後陸續還會有更多的汽車品牌成為寧德時代的客戶。而在未來,動力電池的差異化將是各個品牌產品之間的核心競爭點之一,寶馬要想保持自己在新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就必須擁有專屬於自己的動力技術,並且在性能上要有優於其他競品的獨特之處——比如,寶馬對未來旗下電動車續航里程的規劃是700公里。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其次,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與傳統的電子設備遠不在一個量級上。例如一臺特斯拉Model S就需要7000多節松下特種電池,而一臺筆記本電腦的需求通常在10節之內。當行業真正大規模進入電動化時代後,車企對動力電池的真實需求還將呈現出幾何倍數的增長。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寶馬展出的14款新車中就有7款是電動車,其中更不乏像全新BMW iX3這樣,將在瀋陽工廠實現量產、並在未來取代傳統燃油車型成為售賣主力的產品。因此,在華晨寶馬瀋陽動力電池中心投產並擴張後,除了能解決在電池系統供應上受制於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規模槓桿來調節制造成本,從而最終讓寶馬和它的用戶都能從中獲利。

將中國作為BMW新能源

產品研發推廣的核心區域

去年10月華晨寶馬在瀋陽投產的動力電池中心,是中國首個由豪華車企建立的動力電池中心。而剛剛奠基的二期項目則涵蓋了完善的工藝流程,包括模組,電池包的組裝、物流及質量管理,未來將首先為全新BMW iX3提供動力電池系統——也將是全球首個生產該款電池的生產基地。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現在如果再討論“哪裡是汽車電動化時代的核心區域”,答案應該很清晰了——寶馬、特斯拉們已經用腳進行了投票。對於寶馬來說,將中國作為BMW新能源產品研發推廣的核心區域,首先是對“在中國,為中國”本土化戰略的實際踐行,更關鍵的是,“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未來中國也一定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而這樣的市場體量,為寶馬的“新能源生態系統”的培育提供了環境基礎——品牌和產品、創新科技、充電網絡、研發能力、電動出行服務和電池技術,這些基本要素將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以充電網絡為例,寶馬承諾會在今年年底前在中國境內安裝超過8萬個即時充電樁,覆蓋超過100個城市。

極車說: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要為寶馬品牌貼上標籤,在過去一定是“運動”和“性能”;而現在與將來,它身上的“科技”標籤將會變得越來越醒目。而我們,還會為寶馬再貼上“敏銳”這個標籤,不然,它也不會早在46年前的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就將寶馬1602e電動車作為馬拉松項目的引導車載入史冊。

卡住通往未來的入口,看看BMW是如何做到的

可以說,危機意識與靈敏的嗅覺讓寶馬在任何階段都能保持警覺,而創新的基因則讓寶馬在任何環境中都有領先對手的底氣,作為“出行工具的製造者”如此,作為“出行服務的提供者”同樣如此。瀋陽動力電池中心從投產到迅速擴建,又是其牢牢將未來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力證——不僅可以增加華晨寶馬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產能,還將進一步提升它在新能源核心領域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的能力。

還是那句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BM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