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2025年,中國將建成水下立體攻防體系!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厲害了,2025年,中國將建成水下立體攻防體系!

圖注:未來水下立體攻防作戰體系示意圖

近日,中船重工官方發佈的消息讓人精神振奮,除了加快研製核動力航母之外,消息中特別提到了加快水下無人智能對抗體系和水下立體攻防體系的建設,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

厲害了,2025年,中國將建成水下立體攻防體系!

圖注:國產光纖水聽器陣列

什麼是水下立體攻防體系呢?說起“立體攻防體系”,我們就會聯想到以航母為中心,集合了航空、潛艇等作戰單元的海上立體攻防體系,但實際上,未來的水下作戰,也將會形成一個立體攻防體系。

這個體系的核心力量將不再是潛艇,而是各種各樣的水下無人航行器,未來潛艇將不僅僅是一個單打獨鬥的前沿戰術平臺,其作用將會轉變為一個類似航母的協同作戰平臺,搭載和指揮水下航行器去執行情報蒐集、反艦作戰、對陸攻擊等作戰任務。

美國首先在提出了未來水下立體攻防體系的概念,2017年初,美國海軍組建了首支水下無人作戰系統部隊——第一無人潛航器中隊。此舉標誌著無人作戰系統正式加入美國海軍水下作戰體系。在發展未來水下作戰力量時,美國海軍除了進一步發展“哥倫比亞”和“弗吉尼亞”V型等新型潛艇之外,已經將重心轉向了水下無人作戰體系的建設中。

據有關資料顯示,美無人潛航器2020年可能達到1000套左右,2025年可能達到2000套左右。在無人潛航器方面,他們將重點放在發展巨型、滑翔型、仿生型等自主無人潛航器。除此之外,美國還利用大量的無人潛艇器同水下被動聲納節點相結合,建立了監控重點海域的“近海持久監視系統”、“深海監視網”等水下情報系統,形成了一整套立體的反潛網絡。

除此之外,美國海軍正在加緊研發新一代水下無人潛航器,它不光可以進行電子偵察和情報傳遞,還可以監聽水面和水下通信,偵察和傳輸能力得到極大提高,而且具有較強的攻擊性。這種無人潛航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海底偵察兵”,一種未來水下作戰的“全能戰士”即將出現。

美國海軍以“無人潛航器”為主體打造的水下立體攻防體系一旦建成,將會對未來水下作戰模式帶來極大挑戰。

中國在這個領域也並不落後。1986年,中國研製出首臺水下機器人“海人一號”。從2010年開始,中國水下機器人發展迅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7000米級海試中打破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接著無人系列的“潛龍一號”和“潛龍二號”也先後面世。

厲害了,2025年,中國將建成水下立體攻防體系!

圖注:蛟龍號無人潛航器

此外,中國還研製了“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機,可以依靠自身的浮力驅動,在水下航行數月之久。美國對中國這款水下滑翔機非常重視,在2017年7月美國《新聞週刊》網站就曾專門進行過報道,文章稱中國研製的這款海上工具能夠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追蹤五角大樓的潛艇。

厲害了,2025年,中國將建成水下立體攻防體系!

圖注:中國海翼號水下滑翔機

以中國的技術發展速度,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將會為海軍研製更多新型的水下無人潛航器,執行偵察、通信、攻擊任務,它們將同中國新型核潛艇、AIP潛艇緊密合作,建設成一套完整的水下立體作戰體系,為國家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