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摘錄」作爲父母,您平時花了多少時間來陪孩子呢?

「咨询摘录」作为父母,您平时花了多少时间来陪孩子呢?

「咨询摘录」作为父母,您平时花了多少时间来陪孩子呢?

現在很多寶爸寶媽都是80後,平時工作比較忙,照顧寶貝的任務多數是交給了家裡的老人。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文章中的案例,小朋友看似有這麼多的主訴問題,其實背後的原因很好探尋。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家長說什麼。

家長說:我家孩子是個男孩,三歲,還沒上幼兒園。小孩平時喜歡動來動去,一有不順就發脾氣,總是哭鬧著讓我們去猜他要做什麼吃什麼,但給他了他又不要了。平時愛說反話,哭鬧時能哭兩三個小時不停下來。而且孩子不願意和家人以外的人親近,整天愛粘著家人,不願意去幼兒園。我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小孩了,還想了解他平時一直動來動去是否屬於多動症。

這位媽媽的主訴問題有很多,我們來一層層地往下看。

問題根源: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

經過了解,我們知道了孩子的父母平時都是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家裡平時都是由老人在照顧小孩。其實,這是問題的主要根源。孩子的童年時期很重要,如果缺乏親情陪伴,因工作忙而採用一些簡單粗暴的教養方式,這樣的教養方式會影響他的一生。目前來看孩子哭鬧,故意找彆扭,多動,都是因為他非常缺乏安全感和親人的關注,才會故意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

引導方法

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如果條件實在不允許,也需多和孩子溝通,跟孩子說說自己的生活,多傾訴媽媽對孩子的愛與想念,也多引導孩子說說自己,從生活瑣事、細節片段的事情說起,當然也要考慮孩子的接納能力,碎碎念就好。

杜絕打罵

哪怕是哭鬧的時候不理他,之後也要抱一下。可以讓老人多陪著孩子在戶外活動,不用緊緊跟隨,但要時時關注,可以改善多動的習慣和漸漸接受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近。

耐心引導與糾正

就如上述媽媽所言,全家人會去猜孩子的喜好,尤其面對孩子的反話時家長很無奈。我們想說,首先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肯定是很瞭解的,這也很重要。但卻不能省去讓他說出自己的需求這一步。簡單說就是,你就是知道他想要xx,但是不能說:“寶貝你是想要xx嗎?”,而是說:“寶寶你想要什麼呢?說了我就給你拿。”

堅持

這一步很重要,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上面這個步驟我試過了,可是沒有用”。這時候家長的堅持尤為重要。會傲嬌說反話的寶寶如果說“不要”,那就不要。家長就按照他的語言給他最自然的反應,不要嘗試著去勸說寶寶。說起簡單做起來難,但如此堅持下來,不僅能改善孩子任性別扭的性格,而且可以發展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

冷靜與保持淡定

寶寶可能不順心了就會發脾氣,但不會說出來。這時候孩子很可能會有激烈的反應,哭鬧之類的。寶貝哭鬧時,最好的方法是冷處理,不能打罵,也不要哄抱,只要看著他就好。等到不哭了,家長就可以問一下,“你哭好了嗎?哭好了就告訴媽媽你想要什麼呢?”家長自身的情緒處理很重要,我們很容易被孩子帶動情緒,但是,孩子也最受我們的影響。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與淡定。

關於孩子是多動症還是好動

現在家長們都對孩子的行為舉止特別關注,尤其是對多動和好動的區分上特別敏感與小心翼翼。

其實多動症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沒耐心,小動作過多。而好動的孩子雖然也有上述特點,但在必須控制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控制自己的。且多動症的孩子還有做事衝動,學習困難,拖拉,動作不協調,和有攻擊性等特徵。

孩子是白紙,自己可以去尋找色彩,也極容易受周圍的影響;孩子是寶藏,自己可以做到自我守護,也可以在外熠熠生輝。所以,身為父母的您,對於他們極為重要。請多點關注,多點陪伴,以正確的、適合的教育方法和觀念來以身作則,為他們做個好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