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愛哭鬧,怎麼辦?

孩子任性、爱哭闹,怎么办?

小喇叭:兒童心理成長課堂,集本號5年來全部的家長課程,並提供兒童行為的原因測試(免費)。

孩子任性、爱哭闹,怎么办?

海珠區王女士說:

女兒從小身體很不好,所以一家人都很寵她,從來都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到手,否則就能哭很久。現在她6歲了,脾氣更大。比如之前說好天熱最多隻能吃3支雪糕,她也答應。但是她一不高興,就哭鬧個不停,把她關在房間反省也沒用。這種情形基本上是每天都要上演一次,很是頭痛。

請問,孩子為什麼養成了這麼喜歡哭鬧的習慣呢?家長該怎麼應對?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潔認為,對長輩提出要求—長輩拒絕—繼續要求—長輩拒絕—哭、鬧、叫—長輩妥協。從小在這樣一個教育模式中成長的孩子,脾氣大愛以哭鬧達到目的就不奇怪啦。

家長對策

堅決說“不”

對於這類寶寶,張潔主張“該出手時就出手”。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旦說“不”,就要堅持到底,並儘可能地向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讓孩子理解大人。

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任性的習氣,就要從當下開始進行教育,而不要推到“下次”。家長對待孩子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樣的態度來解決。而不是有時限制孩子,有時放縱孩子,使孩子無所適從。

冷處理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冷處理”。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哭鬧時,大人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家長可以採取躲避的方法,暫時離開他。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做出讓步。

事後,家長可對孩子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並對他說“相信你以後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激將法

激將法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利用孩子的好勝、想成為“大人”的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果孩子吵著要吃雪糕,父母可以說:“你不是說你很堅強的嗎?怎麼連不吃一塊雪糕都受不了。你究竟是真堅強還是假堅強啊?”

“本質教育是關鍵”,張潔說,孩子畢竟出於生長髮育階段,對事情的理解程度,對自我的把握能力,都需要不斷地完善。而這時需要父母給予正確的引導。

平時,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相關的故事,看一些電影,選擇一些有益的電視節目,讓孩子理解有些事情不能做,知道生活中的一些限制,從而建立起理性的行為習慣。最後,再次提醒,為了“治嬌”有好效果,不至於半途而廢,家長必須下狠心,關鍵時候不能心軟。該堅持的原則還是要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